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學者領導開展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發表最新成果

2014年, 第三屆國際微移植研討會召開, 全面啟動微移植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症狀。 據瞭解, 即使針對中青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採用化療治癒率也只有不到40%, 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癒率最高可達70%左右, 但併發症發生率高, 移植相關死亡率高, 老年患者更是達不到這個療效。

這是由解放軍307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博士生導師艾輝勝領銜的“國際微移植興趣研究組”首次發表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 相關資料來自中國、美國和西班牙的15個研究中心, 涉及不同國別、人種、老齡程度, 隨訪2年, 全面檢驗並證實了微移植的卓越療效。

相比于年輕患者, 老年患者臟器功能差、對化療耐受性差、骨髓抑制期長、抑制程度重, 都為白血病的治療增加了難度。 微移植無需白細胞抗原(HLA)配型相合, 供者來源廣泛, 在健康供體造血幹細胞的支持與保護下, 老年患者也能夠接受標準的化療, 而且併發症少、生活品質提高。 微移植技術將老年白血病的療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也為更多患者提供了一種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癒手段。

艾輝勝是國際上首位原創性開展白血病微移植治療臨床研究的學者。 相關研究成果相繼在美國權威期刊《血液》(BLOOD)《臨床腫瘤學雜誌》(JCO)發表後, 微移植技術逐漸在國內外推廣應用。 截至目前, 由艾輝勝、美國《血液》雜誌主編鮑勃˙勒溫柏格、美國杜克大學奈森˙曹等共同發起並由艾輝勝擔任主席的“國際微移植協作組”以及“國際微移植興趣研究組”,

已有北美、歐州、澳州、亞洲的42家研究中心加入, 定期討論微移植臨床及基礎研究問題, 分享研究經驗, 並協作開展臨床研究。

在上述兩個工作組的推動下, 國內外對於微移植臨床應用及作用機制研究的熱情不斷攀升,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多家血液及移植中心, 相繼應用微移植技術救治了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淋巴瘤、骨髓瘤、實體瘤等多種疾病患者。 在實際應用中, 該技術顯示出改善患者預後、加快化療後造血恢復、縮短骨髓抑制期、發揮抗腫瘤療效等諸多優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