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蕭山區長:三年投資超77億,建45所學校!這些大事值得期待!

蕭山素有浙江文明之源頭、交通之樞紐、

經濟之首富、休閒之勝地、

民生之樂園“五個之”的說法

其中“民生之樂園”

足以見得蕭山的民生工作已經名聲在外

接下來, 蕭山的民生工作有哪些新的思路和舉措

聽聽王區長怎麼說

民生工作新變化?

01

蕭山區區長 王敏

一直以來, 蕭山區委區政府都高度重視民生工作, 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 認真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每年用於民生的支出占到財政總支出的七成以上。 今年1至8月蕭山的民生支出共80.4億元, 增長17.3%, 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達到了75.3%。

根據區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 “十三五”時期, 蕭山將圍繞打造體現世界名城風貌的現代化國際城區的總目標, 堅定不移推進全域城市化、區域一體化、城區國際化“三化聯動”, 以城市化為抓手, 加快實現產業轉型、城市品質、人民福祉、文化內涵等產城人文“四位一體”融合發展, 這就對我們的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機遇

一方面是“後峰會、前亞運”的機遇在持續發酵。 作為重要承辦地, 可以預見今後五年蕭山的城市建設將進入加速期, 各類基礎設施都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和完善。

另一方面是浙江建設“大灣區”和杭州“擁江發展”的機遇在不斷顯現。 蕭山全面加快了與杭州主城區融合發展的步伐, 主城區也將有更多更好的民生資源佈局蕭山, 到明年元旦, 蕭山在戶籍、就業和社保、社會救助、教育、公共衛生等九大公共領域將全面實現與主城區的一體化。

有基礎

一方面蕭山經濟實力雄厚。 作為一個經濟大區, 我們有全省第一、全市16.8%的GDP, 有全市16.4%的規上工業增加值, 今年1到8月全區財政總收入達到245.7億元, 增長18.8%。 通俗點講, 也就是政府的口袋鼓了, 可以有更多的錢花在民生事業上。 另一方面蕭山人民生活富足。 蕭山人民一直以一種奔競不息、勇立潮頭的精神努力開創自己的美好生活, 是藏富於民浙江模式的典型。

去年我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5712塊, 連續三年全省第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1849塊, 連續三年全省第一。 百姓的口袋鼓了, 可以有更多的錢花在提高自身生活品質上。

Karma 汽車公司美國生產基地

杭州灣資訊港

有挑戰

有路徑

如何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

02

蕭山區區長 王敏

我們常說,對於老百姓而言,他可能並不關心GDP增長多少,而更關心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問題,也就是所謂的獲得感。為了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今年我們在做好日常民生服務的基礎上,還突出了以下四個重點:

實施大征遷

建設大交通

開展大整治

開展大整治,為群眾打造優美的生態環境。今年蕭山區啟動實施了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城市管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無違建”創建等一系列三年行動計畫,效果顯著。在治水方面,蕭山以官河整治為突破口,1至8月共清違建160多萬平方米。全區河道水質明顯改善,河道及沿岸環境得到較大改觀,很多河道重現美麗的江南水鄉風景。在治氣方面,通過創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治理工業廢氣以及開展機動車尾氣、揚塵、餐飲油煙等大氣污染治理工作,1至8月全區空氣優良天數達到183天,優良率達77.2%,較去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

深化大改革

深化大改革,為群眾打造方便的辦事環境。蕭山借勢“最多跑一次”改革,找准便民服務領域的堵點和痛點,努力破解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問題。主要在三個“度”上做文章。一是提高標準度。蕭山確立了“一口說清、一單列清、一趟辦清”的標準化建設目標。二是加快速度。充分利用網上辦事,積極促進便民服務“零上門”、複雜事項“少跑腿”。三是提高便捷度。在推進區級部門改革的基礎上,我們又將改革延伸至鎮街和村社區,目前已經下放了社保、市民卡、不動產登記、出入境等辦件頻率大、群眾關注度高的事項到鎮街平臺,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目標。

安置房建設情況如何

03

蕭山區區長 王敏

安置房建設既是城中村改造的重中之重,也是難中之難。今年安置房建設任務超過500萬方,任務很重。

一是加快進度。圍繞“當年啟動、當年簽約、當年騰房拆房、當年開工安置房”的目標,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設速度,希望能夠儘快圓拆遷群眾的安居夢。目前已有戚家池等5個項目70萬方的安置房進入規劃審批階段、寧東等6個專案170萬方完成了總評方案設計。

二是創新模式。打破區域界線,集中建設安置房,如在位於老城區的城廂街道實施打破村界、異地集中建造安置房的辦法。在條件成熟的區塊,如北幹、開發區等地,在符合規劃、用地的前提下,積極採用EPC建設模式建設安置房,做到讓專業人幹專業事。

三是提高標準。以對老百姓和城市未來負責的態度,進一步提高安置房建設檔次和品質,確保安置房建設水準不低於周邊的商品房。同時謀劃好安置房物業管理問題,讓群眾真正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小城鎮的環境整治舉措

04

蕭山區區長 王敏

小城鎮是城鄉一體化發展中“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的戰略節點,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我區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今年我們明確了6個鎮街的整治任務。具體包括了規劃設計引領、衛生鎮創建、“道亂占”治理、“車亂開”治理、“線亂拉”治理等九大專項行動。從目前的進展情況來看,還是很讓人振奮的。

一是表現在規劃引領有看點。我們結合各鎮街經濟、人文、歷史等實際,找准定位,彰顯特色,堅持“一鎮一規劃”、“一鎮一特色”、“一鎮一評審”,防止“千鎮一面”。

二是表現在“線亂拉”治理有亮點。小城鎮密密麻麻、盤根錯節的“空中蜘蛛網”不僅是視覺污染,更是很大的安全隱患。為此,我們明確了弱電治理的“三統一”政策,解決了弱電運行多頭管理的問題。目前,首批6個鎮街弱電土建部分已完成42公里約85%工程量,強電土建已完成5公里約20%的工程量。

三是表現在“道亂占”“車亂開”治理有特點。在省市首創城管“以鎮建隊”和公安“交治合一”的工作模式,實現了執法重心下移,解決了鎮街“有責無權”的困擾。

接下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潔淨小鎮、活力小鎮、風情小鎮、古韻小鎮,使小城鎮成為人們嚮往的更宜居、更美麗的幸福家園。

如何破解“就學難”

05

蕭山區區長 王敏

經過多年的努力,蕭山區已經形成每個鎮街擁有1所及以上初中、2所及以上小學、1所及以上公辦幼稚園的發展格局,但在市區融合、城市化進程加快、全面二孩等背景下,我們現有的教育資源還是無法完全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需求,需要加快補上這個民生短板。

蕭山區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在本月初,我們召開了全區教育工作大會,提出要以一流狀態辦一流教育。

在硬體上,我們經過半年多的調研論證,根據“佈局科學合理、資源配置優化、建設適度超前”的原則,出臺了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在堅持本土與引進並重、公辦與民辦互補的基礎上,用三年時間投資超過77億元,建設45所學校(包括杭二中、學軍、崇文等蕭山分校在內),屆時將有效緩解孩子的“就學難”問題。

在軟體上,我們加快實施名校集團化發展戰略,通過“高校助推”、“引入名校”、“名校+民校”、“名校+新校”、“名校集團化”等多種辦學模式,“幫、帶、傳、教”,促進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資源分享、優勢互補,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享受最優質的教育。

治水有啥新舉措

06

蕭山區區長 王敏

一方面,我們要在鞏固剿劣成果、持續提升河道水質下功夫。生態問題歸根到底是當地的建築形態、產業業態出了問題。為此,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深入落實河長制,持續推進沿河拆違、截汙納管、河道清障等工作,繼續實施“清水入城”計畫(在錢江樞紐等引水樞紐的作用下,目前全區日引水量將近300萬方,相當於每天有七分之一個湘湖的清水注入我區的各個水體之中,每年都有數億立方的江水流入內河河網),確保湖水、河水“清起來”、“動起來”。

另一方面,我們治水的目標不僅僅是單純的剿劣,更是為了還水於民、造福於民。在官河,我們計畫投資30億元,打造“運河水鄉”,通過兩三年時間實施官河綜合保護工程,通過水環境治理,引進高端製造業、資訊產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根據規劃設計,官河沿岸的古海塘文化公園、張夏行宮、化纖紡織陳列館、老東嶽廟、衙前老街等10余處景點有望串聯成線,構築一條“古運河旅遊休閒帶”。

美麗湘湖

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系統工程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沒有終點只有新起點

蕭山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永恆的事業

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

蕭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為蕭山的美好明天點zan!

(根據蕭山廣播電視臺、杭州之聲整理編輯)

“最多跑一次”專欄↓↓↓

蕭山車管所雙休日開放,還可以在網上選車牌號

重磅!蕭山8個派出所可處理交通違法和事故了!以後到蕭山的戶籍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就夠了!蕭山車管所“最多跑一次”十大好消息來啦!蕭山戶籍視窗推出“最多跑一次”五大新服務!

有路徑

如何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

02

蕭山區區長 王敏

我們常說,對於老百姓而言,他可能並不關心GDP增長多少,而更關心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問題,也就是所謂的獲得感。為了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今年我們在做好日常民生服務的基礎上,還突出了以下四個重點:

實施大征遷

建設大交通

開展大整治

開展大整治,為群眾打造優美的生態環境。今年蕭山區啟動實施了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城市管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無違建”創建等一系列三年行動計畫,效果顯著。在治水方面,蕭山以官河整治為突破口,1至8月共清違建160多萬平方米。全區河道水質明顯改善,河道及沿岸環境得到較大改觀,很多河道重現美麗的江南水鄉風景。在治氣方面,通過創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治理工業廢氣以及開展機動車尾氣、揚塵、餐飲油煙等大氣污染治理工作,1至8月全區空氣優良天數達到183天,優良率達77.2%,較去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

深化大改革

深化大改革,為群眾打造方便的辦事環境。蕭山借勢“最多跑一次”改革,找准便民服務領域的堵點和痛點,努力破解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問題。主要在三個“度”上做文章。一是提高標準度。蕭山確立了“一口說清、一單列清、一趟辦清”的標準化建設目標。二是加快速度。充分利用網上辦事,積極促進便民服務“零上門”、複雜事項“少跑腿”。三是提高便捷度。在推進區級部門改革的基礎上,我們又將改革延伸至鎮街和村社區,目前已經下放了社保、市民卡、不動產登記、出入境等辦件頻率大、群眾關注度高的事項到鎮街平臺,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目標。

安置房建設情況如何

03

蕭山區區長 王敏

安置房建設既是城中村改造的重中之重,也是難中之難。今年安置房建設任務超過500萬方,任務很重。

一是加快進度。圍繞“當年啟動、當年簽約、當年騰房拆房、當年開工安置房”的目標,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設速度,希望能夠儘快圓拆遷群眾的安居夢。目前已有戚家池等5個項目70萬方的安置房進入規劃審批階段、寧東等6個專案170萬方完成了總評方案設計。

二是創新模式。打破區域界線,集中建設安置房,如在位於老城區的城廂街道實施打破村界、異地集中建造安置房的辦法。在條件成熟的區塊,如北幹、開發區等地,在符合規劃、用地的前提下,積極採用EPC建設模式建設安置房,做到讓專業人幹專業事。

三是提高標準。以對老百姓和城市未來負責的態度,進一步提高安置房建設檔次和品質,確保安置房建設水準不低於周邊的商品房。同時謀劃好安置房物業管理問題,讓群眾真正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小城鎮的環境整治舉措

04

蕭山區區長 王敏

小城鎮是城鄉一體化發展中“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的戰略節點,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我區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今年我們明確了6個鎮街的整治任務。具體包括了規劃設計引領、衛生鎮創建、“道亂占”治理、“車亂開”治理、“線亂拉”治理等九大專項行動。從目前的進展情況來看,還是很讓人振奮的。

一是表現在規劃引領有看點。我們結合各鎮街經濟、人文、歷史等實際,找准定位,彰顯特色,堅持“一鎮一規劃”、“一鎮一特色”、“一鎮一評審”,防止“千鎮一面”。

二是表現在“線亂拉”治理有亮點。小城鎮密密麻麻、盤根錯節的“空中蜘蛛網”不僅是視覺污染,更是很大的安全隱患。為此,我們明確了弱電治理的“三統一”政策,解決了弱電運行多頭管理的問題。目前,首批6個鎮街弱電土建部分已完成42公里約85%工程量,強電土建已完成5公里約20%的工程量。

三是表現在“道亂占”“車亂開”治理有特點。在省市首創城管“以鎮建隊”和公安“交治合一”的工作模式,實現了執法重心下移,解決了鎮街“有責無權”的困擾。

接下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潔淨小鎮、活力小鎮、風情小鎮、古韻小鎮,使小城鎮成為人們嚮往的更宜居、更美麗的幸福家園。

如何破解“就學難”

05

蕭山區區長 王敏

經過多年的努力,蕭山區已經形成每個鎮街擁有1所及以上初中、2所及以上小學、1所及以上公辦幼稚園的發展格局,但在市區融合、城市化進程加快、全面二孩等背景下,我們現有的教育資源還是無法完全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需求,需要加快補上這個民生短板。

蕭山區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在本月初,我們召開了全區教育工作大會,提出要以一流狀態辦一流教育。

在硬體上,我們經過半年多的調研論證,根據“佈局科學合理、資源配置優化、建設適度超前”的原則,出臺了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在堅持本土與引進並重、公辦與民辦互補的基礎上,用三年時間投資超過77億元,建設45所學校(包括杭二中、學軍、崇文等蕭山分校在內),屆時將有效緩解孩子的“就學難”問題。

在軟體上,我們加快實施名校集團化發展戰略,通過“高校助推”、“引入名校”、“名校+民校”、“名校+新校”、“名校集團化”等多種辦學模式,“幫、帶、傳、教”,促進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資源分享、優勢互補,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享受最優質的教育。

治水有啥新舉措

06

蕭山區區長 王敏

一方面,我們要在鞏固剿劣成果、持續提升河道水質下功夫。生態問題歸根到底是當地的建築形態、產業業態出了問題。為此,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深入落實河長制,持續推進沿河拆違、截汙納管、河道清障等工作,繼續實施“清水入城”計畫(在錢江樞紐等引水樞紐的作用下,目前全區日引水量將近300萬方,相當於每天有七分之一個湘湖的清水注入我區的各個水體之中,每年都有數億立方的江水流入內河河網),確保湖水、河水“清起來”、“動起來”。

另一方面,我們治水的目標不僅僅是單純的剿劣,更是為了還水於民、造福於民。在官河,我們計畫投資30億元,打造“運河水鄉”,通過兩三年時間實施官河綜合保護工程,通過水環境治理,引進高端製造業、資訊產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根據規劃設計,官河沿岸的古海塘文化公園、張夏行宮、化纖紡織陳列館、老東嶽廟、衙前老街等10余處景點有望串聯成線,構築一條“古運河旅遊休閒帶”。

美麗湘湖

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系統工程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沒有終點只有新起點

蕭山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永恆的事業

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

蕭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為蕭山的美好明天點zan!

(根據蕭山廣播電視臺、杭州之聲整理編輯)

“最多跑一次”專欄↓↓↓

蕭山車管所雙休日開放,還可以在網上選車牌號

重磅!蕭山8個派出所可處理交通違法和事故了!以後到蕭山的戶籍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就夠了!蕭山車管所“最多跑一次”十大好消息來啦!蕭山戶籍視窗推出“最多跑一次”五大新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