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年級學生研究蘇軾火了卻引質疑 看校方師生怎麼說

火了

一篇名為《當小學生遇見蘇軾》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但讚譽背後, “文章是否反映了小學生的真實水準?”“家長和老師的參與有多少?”也引起熱議。

“火”了

“他們這樣的質疑有依據嗎?沒有吧。 只能說他們對於小學生的現狀太不瞭解了, 不太清楚現在小學生的狀態。 ”清華附小校辦負責人回應稱。

《大資料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很多人都沒想到, 這樣“深沉”的題目是出自清華附小六年級小學生之手, 這也為他們贏得了“史上最強小學生”的美譽。

10月9日, 一篇名為《當小學生遇見蘇軾》的文章被發表在公眾號“清華附小2012級4班”上,

很快, 此文刷爆朋友圈, 截至10月11日17時30分, 文章的閱讀量已經突破十萬, 收穫了7000多個贊。

但讚譽背後, “文章是否反映了小學生的真實水準?”“家長和老師的參與有多少?”等問題, 也引起了熱議。

10月11日下午, 清華附小邀請了該班老師和同學代表在校園內進行了展示和答疑。 校辦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文章的走紅是偶然, 質疑是因為不懂小學生。 ”

孩子們的“學術活動”:

包含大量圖表、表格及資料——

《大資料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

《人傑地靈——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分析》

《今人對蘇軾的評價及蘇軾的影響力》

《蘇軾與王安石、歐陽修的對比》

《蘇軾的社交圈——揭秘蘇軾不同時期的朋友》

“我和爸爸通過一段程式把蘇軾的3458首詩詞進行了分詞研究,

找出了這些詩中的高頻詞。 ”

“《東坡先生編年詩》這本書只能找到哈佛線上圖書館的竹紙線裝的掃描書, 在爸爸的幫助下, 我們找到另外一個網站把這本書進行了OCR識別, 大多數的詩就可以用搜索的方法查到了。 ”

以上就是文章中出現的一些句子, 雖然語言表述比較稚嫩, 關鍵步驟中“爸爸”似乎出鏡比較多, 但專業的定量研究為這篇研究報告贏得了不少讚譽。 網友@Coco_pororo評論道:“是在下輸了……老阿姨連篇論文都編不出來!”

面對這篇已經閱讀量破10萬+的《當小學生遇見蘇軾》, 很多人都表示吃驚, 甚至是難以置信。 對此, 清華附小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老師只是(把文章)正常發佈在班級的微信平臺上,

沒想到意外就火了。 ”

在文章中, 老師共放出了五篇研究報告作為範例。 分別是《大資料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人傑地靈——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分析》、《今人對蘇軾的評價及蘇軾的影響力》、《蘇軾與王安石、歐陽修的對比》、《蘇軾的社交圈——揭秘蘇軾不同時期的朋友》。

雖然不似正規論文前有導語、關鍵字, 後有章節附註、參考文獻, 但這些文章中大量的圖表、表格以及統計資料, 還是能感受到孩子們在十分認真地進行一項“學術活動”。

成年人的“理性思考”:

一片誇讚之中也有不同看法——

向其他地區推廣的難度太大

看似高大上, 實則給老師家長帶來負擔

是否能反映小學生的真實水準?

《沒個好爸爸, 清華附小學生還能“遇到蘇軾”嗎?》

在一片誇讚聲中, 也有不少網友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 這種研究對學生、老師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 向其他地區推廣的難度太大。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熊丙奇撰文《沒個好爸爸, 清華附小學生還能“遇到蘇軾”嗎?》, 文中提到, 要推進中小學探究式教育, 不能只用學科分數評價學生, 要關注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 還有人質疑, 這種看似高大上的活動, 實則給老師和家長帶來巨大的負擔, 並不能反映小學生的真實水準。

帶著這些問題, 10月11日, 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清華附小校辦。

校方回應

這是一項什麼活動?

每個班都在進行不同研究 三個年級段方向不太一樣

紅星新聞記者:這大概是一個什麼活動?

清華附小校辦負責人:蘇軾的研究是附小的一個研究主題, 比如我們2016年的主題是魯迅, 今年是蘇軾。 全校每個班都在進行不同的研究, 只不過三個年級段研究的方向不太一樣。 低年級段是研究他的詩詞, 中年級段是研究他的詩歌、吟誦等這一類的, 高年級段是進行小課題研究。 每個班都有, 只不過這個班級把他們的研究成果提前展示了。 整個2017年都在做這個活動, 並沒有停止。 只不過是這個班級發佈一下他們的研究成果給家長看, 結果不知道為什麼就在網上傳開了。 語文、數學、英語都在做這個課題。

能體現真實水準嗎?

他們這樣的質疑沒有依據

孩子們經過了六年的積累

紅星新聞記者:網上有人質疑, 特別是《大資料》一文, 認為孩子父母可能也參與了比較多,文章能體現孩子的真實水準嗎?

清華附小校辦負責人:他們這樣的質疑有依據嗎?沒有吧。只能說他們對於小學生的現狀太不瞭解了,不太清楚現在小學生的狀態。附小的小課題研究是從孩子們一年級就開始了,每年有不同的主題。孩子們能夠做成這樣也不是一年能成的,是他們經過了六年踏踏實實的積累。網上有人在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是對目前中國小學的教育和發展太不瞭解,對清華附小更是不太瞭解。父母參與課程是避免不了的,孩子有疑問回家問父母,難道就是父母代替孩子嗎?太武斷了。孩子們的研究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選題是老師定的嗎?

從不為孩子規定選題

老師只從方法上引導

紅星新聞記者:選題是如何產生的?是由老師決定的嗎?

清華附小校辦負責人:不是的,老師只是帶領指導選題。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主題呢?每個小組、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可能是不一樣的,我們從來不會為孩子規定什麼樣的選題。我們在一年級就會讓孩子在繁雜的小課題裡面選出他自己喜歡的一個。比如,去估算學校金魚的數量,估算樓的高度,找找學校最漂亮地磚的圖案是什麼樣子的。老師只是從方法上進行引導。

來源: 成都商報

認為孩子父母可能也參與了比較多,文章能體現孩子的真實水準嗎?

清華附小校辦負責人:他們這樣的質疑有依據嗎?沒有吧。只能說他們對於小學生的現狀太不瞭解了,不太清楚現在小學生的狀態。附小的小課題研究是從孩子們一年級就開始了,每年有不同的主題。孩子們能夠做成這樣也不是一年能成的,是他們經過了六年踏踏實實的積累。網上有人在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是對目前中國小學的教育和發展太不瞭解,對清華附小更是不太瞭解。父母參與課程是避免不了的,孩子有疑問回家問父母,難道就是父母代替孩子嗎?太武斷了。孩子們的研究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選題是老師定的嗎?

從不為孩子規定選題

老師只從方法上引導

紅星新聞記者:選題是如何產生的?是由老師決定的嗎?

清華附小校辦負責人:不是的,老師只是帶領指導選題。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主題呢?每個小組、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可能是不一樣的,我們從來不會為孩子規定什麼樣的選題。我們在一年級就會讓孩子在繁雜的小課題裡面選出他自己喜歡的一個。比如,去估算學校金魚的數量,估算樓的高度,找找學校最漂亮地磚的圖案是什麼樣子的。老師只是從方法上進行引導。

來源: 成都商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