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怎樣留住“工匠”人才?企業界人大代表這麼說

在浙江代表團的企業界代表看來, 工匠精神是先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 然而培養出來的工匠, 企業卻往往留不住。 代表們呼籲,

要完善相關保障制度, 保護企業智慧財產權。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長盛滑動軸承股份有限公司檢驗員許忠明, 是一名來自車間的操作工人, 從事模具工作已有30多年。 他製作的模具誤差不超過1絲, 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直徑的六分之一。 “我們是做模子的, 設備上的零件都要加工。 它有尺寸要求, 超過半絲不行, 小半絲也不行, 難度很高。 ”

全國人大代表許忠明

堅守和孜孜不倦, 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追求, 這是許忠明理解的工匠精神。 而在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愛蓮看來, 這種精神正是先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 “作為先進製造業的企業, 如果要轉型升級, 最關鍵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問題還是各種專業人才。 ”

全國人大代表陳愛蓮

然而現實中工匠的培養也面臨著諸多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雅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華明認為, 讓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待遇提升非常重要。 “各級地市要對工匠充分認可, 待遇肯定也要跟上去, 他要沉下心去奉獻。 ”

全國人大代表張華明

對企業來說, 還有核心技術人才流失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開山集團董事長曹克堅坦承, 自己的企業面臨著不敢培養技術人才的尷尬境地。 “他們走人太容易了, 你把他教出來, 他辭職報告寫來了, 你無條件地要讓他走, 走了以後可能還得盯著他, 是不是把核心技術拿走了。 ”

全國人大代表曹克堅

全國人大代表、海甯市斜橋鎮華豐村黨委書記朱張金也有同感。 “花了巨大成本, 最終他一點成本沒有就走了。 所以, 最終我們國家要發揮工匠精神, 還是要從法律上體現, 怎樣與提升工匠精神付出的成本相匹配。 培養一批走一批, 這對企業成本是很高的。 ”

全國人大代表朱張金

朱張金和曹克堅兩位代表都建議,政府應該從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勞動合同法方面,完善相關制度和法規,保護企業智慧財產權,為企業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法律保障。

更多2017全國兩會資訊請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查看浙江之聲在藍天雲聽APP和中國藍新聞APP設置的報導專欄。

全國人大代表朱張金

朱張金和曹克堅兩位代表都建議,政府應該從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勞動合同法方面,完善相關制度和法規,保護企業智慧財產權,為企業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法律保障。

更多2017全國兩會資訊請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查看浙江之聲在藍天雲聽APP和中國藍新聞APP設置的報導專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