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不是沒人愛你,是你不敢接受愛

推送文章《愛無能的人, 都有這五個特點》後, 我收到了一封讀者來信, 她說, 我不是愛無能, 我是從沒有被愛過, 自己無法去愛, 和根本沒有人愛自己, 到底哪個更可悲?

來信很長, 洋洋灑灑講了過往的兩段戀愛經歷, 雖然物件不一樣, 情境不一樣, 但分手的原因卻很一致, 她覺得對方並不愛自己, 無論對方怎麼證明都無濟於事。

但每次分手後, 她又矛盾, 一面隱約覺得自己其實也得到過關懷, 但一面還是會忍不住懷疑那到底是不是愛。

我問她, 你覺得被人愛著是一種什麼感覺?她回復我:害怕。

戀愛中很多人都會反復問對方也問自己一個問題:他到底愛我嗎?

這好像是再正常不過的思考, 但背後的心態卻大不同, 大多數人是出於我害怕你不愛我這樣的心情, 但有一部分人卻在擔心“你太愛我”。

他們看起來會有共通的表現:不斷找出對方愛和不愛的證據,

然後不停去確認愛的程度。 只是前者趨向於得到更多愛, 後者回避得到愛。

那些害怕得到愛的人, 常常表現的淡漠疏離, 戀愛關係短暫破碎, 但跟愛無能不同的是, 愛無能清楚地知道是自己的問題, 他們本身無法付出愛, 但對愛情淡漠、無法接受愛的人卻會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對方不夠愛, 自己壓根沒有被愛過。

我們逃避一件事的時候, 往往就會否認它的存在, 好像只有否認它, 才會讓自己更輕鬆, 因為那似乎意味著不是自己的錯。

有個哥們, 現在說起他, 很容易被冠以“渣男”之名。

他每次談戀愛確實都對姑娘特好, 也絕對專一, 在我們看來, 他的每一任前女友也都很愛他, 但哥們卻好像無法承受這種愛。

有一次他生病,

女朋友立馬趕到家裡給他煮粥熬湯, 他不高興反而還挑刺, 粥的口味不對, 湯太鹹, 最後他甚至直接說, 我不過是感冒, 你該上班上班, 不用這麼上心。

等女朋友真的工作忙起來, 稍微有點冷落他, 他又受不了, 跟我們抱怨她不愛他。

他的表現總是反復而矛盾,

對方給予愛的時候不接受, 對方稍有不如意的表現又會立刻歸咎到不愛他。 愛對他來說, 像個燙手山芋, 不知道如何安放。

幾次分手後, 他乾脆決定以後保持單身, 沒有愛, 也沒有那麼多麻煩, 不是嗎?愛對他來說, 的確是沉重的話題。

如果說愛無能是不會愛上別人, 情感淡漠就是無視、拒絕、否定別人的愛, 他們的問題是無法安心被愛。

也許你會覺得, 被一個人愛多簡單?只要接受就好。 但對於無法接受愛的人來說, 愛往往意味著更複雜的含義。

還是從過去追溯, 他們大多一直在享用“有條件的愛”。

都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但這種無私並不是一以貫之, 小時候, 無法接受愛的人可能有這樣的經歷, 他發現, 只有自己成績好或者聽話,

才能得到父母的表揚和誇獎, 反之, 只能得到批評甚至是拳腳棍棒。

表揚和批評其實與愛沒有絕對關係, 但在孩子心裡, 會把這些簡單理解成愛或者不愛, 再加上的確有些家長以愛之名要脅孩子達到自己的標準, 所以成年前, 他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任何愛都是有條件的”。

成年之後的被愛, 也是如此, 他們會把接受愛意認為是一種交換, 你給了我愛, 那我也應該給你些什麼作為回報, 這種回報除了關心和愛本身, 可能還有自己無法承受的東西。

他們害怕會因為接受別人的愛, 就要承擔責任, 甚至意味著交出自己的自由, 這也是成年時跟父母關係的重演。

接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就相當於接受了我要努力學習、聽父母話的前提條件,我就要達到父母的要求,否則我就會失去這份愛;接受戀人的愛,就相當於我要接受TA對我的約束、控制,我就要滿足他的需求,否則我也會失去TA。

這種反復上演的心路歷程,背後有一個更深層的核心信念:我不值得被愛。

以前看過一個帖子,如果故事真實,那也是無法接受愛的一例。從樓主的照片來看的確是個美女,雖追求者眾但年近三十歲卻從沒談過戀愛,她自述對自己沒信心,覺得其他人對她都“居心叵測”,無非是看上她漂亮,再附贈幾個常用來誇獎女人的詞:溫柔善良懂事。

但她從不覺得自己有別人以為的那麼好,她擔心真的在一起後,對方很容易發現她的缺點便不會再愛她。她把所有殷勤和關懷都解釋成一種交換,她不認為那是愛。

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比沒人愛更可悲,因為無法接受愛的人也同樣無法真正的去愛自己。所以,現在越來越流行的觀念是,愛情無用,我不需要愛情,有沒有人愛無所謂,看似是保護自己,實則讓自己一直陷入“缺愛”的狀態。

每當有人向你釋放愛的信號,你只會第一時間用那些負面認知來擊退愛意,是沒人愛你嗎?不,是你自己拒絕了所有可能。

想改變無法安心被愛這件事,還是要回到關係本身去解決,正所謂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如果你認識到了自己的心魔,那麼不如坦然去告訴對方,你的挑剔你的淡漠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因為對方可能並不瞭解你的想法,甚至會以為是自己的錯。

人們常說,有些事是要自己去改變去克服去解決的,但是良好的關係同樣也有修通問題的作用,如果對方願意給你信心,陪你一起去面對困難,這其實正說明,TA給你的愛並不如你以為的那般脆弱,依然有人會給你滿腔真誠。

另外,換位思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這件事往往跟你自卑的點有關,你會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擔心對方無法真正接受你,但反觀你愛著的對方,其實也有不足,你能接受全部的TA,這也就意味著你也可以同樣敞開心扉,做真實的自己,而這個自己依然會被愛。

愛和被愛都是修行,每個人的修行之道都不相同,所以,沒有絕對奏效的方法,但只要你能發現自己的心結所在,願意改變,那麼解決它並沒你想像中那麼難。

接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就相當於接受了我要努力學習、聽父母話的前提條件,我就要達到父母的要求,否則我就會失去這份愛;接受戀人的愛,就相當於我要接受TA對我的約束、控制,我就要滿足他的需求,否則我也會失去TA。

這種反復上演的心路歷程,背後有一個更深層的核心信念:我不值得被愛。

以前看過一個帖子,如果故事真實,那也是無法接受愛的一例。從樓主的照片來看的確是個美女,雖追求者眾但年近三十歲卻從沒談過戀愛,她自述對自己沒信心,覺得其他人對她都“居心叵測”,無非是看上她漂亮,再附贈幾個常用來誇獎女人的詞:溫柔善良懂事。

但她從不覺得自己有別人以為的那麼好,她擔心真的在一起後,對方很容易發現她的缺點便不會再愛她。她把所有殷勤和關懷都解釋成一種交換,她不認為那是愛。

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比沒人愛更可悲,因為無法接受愛的人也同樣無法真正的去愛自己。所以,現在越來越流行的觀念是,愛情無用,我不需要愛情,有沒有人愛無所謂,看似是保護自己,實則讓自己一直陷入“缺愛”的狀態。

每當有人向你釋放愛的信號,你只會第一時間用那些負面認知來擊退愛意,是沒人愛你嗎?不,是你自己拒絕了所有可能。

想改變無法安心被愛這件事,還是要回到關係本身去解決,正所謂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如果你認識到了自己的心魔,那麼不如坦然去告訴對方,你的挑剔你的淡漠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因為對方可能並不瞭解你的想法,甚至會以為是自己的錯。

人們常說,有些事是要自己去改變去克服去解決的,但是良好的關係同樣也有修通問題的作用,如果對方願意給你信心,陪你一起去面對困難,這其實正說明,TA給你的愛並不如你以為的那般脆弱,依然有人會給你滿腔真誠。

另外,換位思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這件事往往跟你自卑的點有關,你會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擔心對方無法真正接受你,但反觀你愛著的對方,其實也有不足,你能接受全部的TA,這也就意味著你也可以同樣敞開心扉,做真實的自己,而這個自己依然會被愛。

愛和被愛都是修行,每個人的修行之道都不相同,所以,沒有絕對奏效的方法,但只要你能發現自己的心結所在,願意改變,那麼解決它並沒你想像中那麼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