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知道藏族的你 不一定知道藏裝有多少種

服飾,作為一種物質文化,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服飾的產生和服飾民俗的形成和人類居住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以及各民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藏族,自古以來,生活在祖國大西南廣闊的萬里雪域高原上。 這裡雪峰林立,草原遼闊,海拔最高,號稱地球第三極,氣候寒冷。 可能很多朋友都沒注意到,其實藏族服裝分為很多種,有康北農區服飾、康南農區服飾、木雅飾、嘉絨服飾、牧區服飾五類。 但是奇怪的是,不管是哪個藏區的服裝,別人都能一眼就認出這就是藏族服裝。

康北農區服飾主要分佈在德格、白玉、新龍、甘孜、爐霍等縣農區;康南農區服飾分佈在巴塘、雅江、鄉城、稻城、得榮等縣農區;木雅服飾分佈在道孚、雅江、康定縣折多山以西農區,九龍縣農區;嘉絨服飾以丹巴縣和康定縣大渡河沿岸為代表。 康定魚通區和雅拉鄉,滬定嵐安鄉一帶又自有特點。

牧區服飾主要分佈在石渠、色達縣以及各縣純牧業區。 康定魚通區和雅拉鄉一帶又自有特點。

丹巴美人谷選美

康巴服飾,男裝服飾差異不大,女裝服飾差異尤為典型,形成地域風格。 有一首民謠就是唱的藏族服裝:“我雖不是德格人/德格裝飾我知道/德格裝飾要我說/頭頂珊瑚寶光耀。

我雖不是康定人/康定裝飾我知道/康定裝飾要我說/紅絲髮辮頭上拋。 我雖不是理塘人/理塘裝飾我知道/理塘裝飾要我說/大小銀盤頭上套。 我雖不是巴塘人/巴塘裝飾我知道/巴塘裝飾要我說/銀絲鬚子額上交。 ”下面小編列舉甘孜州幾種藏裝。

丹巴藏裝:

丹巴屬於嘉絨藏區,嘉絨藏族服飾是整個藏族服飾中頗具代表性的,服飾多是用氆氌、呢子、毛料等上品料製作,上衣外套分大領和小領,也有長裝和短裝。 外套的衣領、袖口等處鑲有水獺皮、豹皮。 領口、袖口均用金絲緞鑲邊。 著裝一般分為盛裝和便裝,用於不同的季節的場合。

精緻的頭飾

盛裝的美人谷女孩兒

雪中美人

鄉城瘋裝:

鄉城屬於康南農區,在服飾上,鄉城有一種獨屬於他們自己的服裝,叫瘋裝,最初形成于文成公主進藏時期,于雲南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統治時期定型,並吸納了納西族婦女穿的齊膝圍裙的形狀特點,它的特點是折皺多,分內折、外折各54個,用料講究,一般以氆氌為上品,整個連衣裙用料約7米。 它最獨特的地方是在穿法上,其它藏區一般是左襟在裡右襟在外,鄉城女子的連衣裙恰恰相反,"瘋裝"的得名也就因此而來。

康定藏裝

康定的木雅藏區分佈在折多山以西地區,木雅婦女的古老服裝是用自織的粗氆氌縫製的百皺裙,其外套用帶毛羊皮作的過膝坎肩。婦女頭飾也與其他地方的女性差異明顯,喜用紅頭繩編髮辮,盤頭,紅黑相間,給人以明快之感。康定縣的木雅婦女頭纏3丈長的白或黑色頭帕,額上飾銀泡,喜歡穿紅、紫、綠、黑色衣褲,腰系圖案精美的圍裙,外套繡有精美花紋的坎肩,後垂繡滿各種圖案的帶子。男子著青或黑色衣褲,個別著青色長衫,加羊皮褂或用犛牛毛手工編織的"咪呱",頭纏白或黑色頭帕,腰帶藏刀或"偏褲刀",既古典又威武英俊。

康定木雅聖地景區身著藏裝的人們

藏裝的複雜多樣為藏區的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在發展全域旅遊的甘孜州,藏裝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民族文化向來複雜深奧,再加上民族的遷移、融合等因素,許多民族文化呈現交融的趨勢。

它最獨特的地方是在穿法上,其它藏區一般是左襟在裡右襟在外,鄉城女子的連衣裙恰恰相反,"瘋裝"的得名也就因此而來。

康定藏裝

康定的木雅藏區分佈在折多山以西地區,木雅婦女的古老服裝是用自織的粗氆氌縫製的百皺裙,其外套用帶毛羊皮作的過膝坎肩。婦女頭飾也與其他地方的女性差異明顯,喜用紅頭繩編髮辮,盤頭,紅黑相間,給人以明快之感。康定縣的木雅婦女頭纏3丈長的白或黑色頭帕,額上飾銀泡,喜歡穿紅、紫、綠、黑色衣褲,腰系圖案精美的圍裙,外套繡有精美花紋的坎肩,後垂繡滿各種圖案的帶子。男子著青或黑色衣褲,個別著青色長衫,加羊皮褂或用犛牛毛手工編織的"咪呱",頭纏白或黑色頭帕,腰帶藏刀或"偏褲刀",既古典又威武英俊。

康定木雅聖地景區身著藏裝的人們

藏裝的複雜多樣為藏區的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在發展全域旅遊的甘孜州,藏裝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民族文化向來複雜深奧,再加上民族的遷移、融合等因素,許多民族文化呈現交融的趨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