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猴麵包樹能用來烤麵包嗎?這五個真相顛覆你的認知

很久很久以前我聽說過一個故事, 說這非洲有一種叫猴麵包樹的大樹, 枝頭上掛滿了麵包一樣的果子。 把這些果子摘下來, 用篝火一烤就會變得像麵包一樣鬆軟香甜。 我一直幻想著有一天吃到這種神奇的果子, 然而, 正如歌詞裡所唱, 故事裡都是騙人的——

猴麵包樹的果實不能烤, 那該怎麼吃?關於它那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我們逐次展開。

真相一:高大的猴麵包樹其實是廢柴

大多數朋友都只知道馬達加斯加有狐猴, 還有河馬、獅子和長頸鹿(其實根本就沒有後面這三種大動物), 但是很少有朋友知道馬達加斯加有猴麵包樹。

世界上有9種猴麵包樹屬(Adansonia)的成員, 其中1種分佈在澳洲, 其餘8種都分佈在非洲, 而非洲大陸只分佈有2種, 問馬達加斯加有幾種猴麵包樹?

答案是7種, 其中有6種是土著選手, 而該屬的屬長猴麵包樹(Adansonia digitata)則是被引種到島內的。 毫無疑問, 猴麵包樹是馬達加斯加島的象徵, 在曠野中, 山坡上, 甚至是農田裡都能見到高大挺拔的猴麵包樹。 當地有一條猴麵包樹大道, 甚至成了遊客競相拍照的著名景點。

當地導遊介紹, 這些大樹是當地人信奉的神樹。 不過想想, 在馬達加斯加, 人均日收入只有2美元、每位母親平均生育4.6個小朋友的地方, 任何可利用的資源都被開發利用了, 憑什麼會剩下這些動輒二三十米高的大樹呢?

路邊舒展著綠葉的猴麵包樹

答案很簡單, 猴麵包樹可以說是百無一用的廢柴。 為什麼呢?猴麵包樹的樹幹中有發達的薄壁細胞組織, 可以説明它們在雨季盡可能儲存水分, 以度過乾渴難耐的旱季。 但是這樣一來, 其中就缺乏必要的纖維組織, 所以什麼承重性能啊, 什麼燃燒性能啊就別指望了。 更誇張的是, 有些猴麵包樹生長到一定年限之後, 就會變成空心大樹。

最終的結果是, 大家不屑砍掉這些大樹, 於是這些樹反倒成為了馬達加斯加的象徵物。

當人作為比例尺站在猴麵包樹下,可想而知樹有多高大。

真相二:猴麵包果並不能烤,只能喝

“把果子裡面的東西取出來用開水沖調,和上白糖和食用色素就可以喝了。”

什麼?猴麵包樹的果實不用火烤來吃,而是當飲料?好吧。撬開堅硬果子皮,裡面塞滿了一粒粒包裝著海綿狀假種皮的種子,猴麵包樹的英文名Baobab就是“多籽之樹”的意思。

如果把這些“海綿狀物體”放在嘴裡吮吸,味道如何?酸,非常酸,有種類似於酸角的感覺(有些攻略上居然說有葡萄、梨和香草的混合味道,我相信這都是導遊手冊上瞎編的資訊),怪不得要加糖沖水喝。至此,我對於猴麵包樹的幻想完全破滅。

其實這些果子裡面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含量尚可,也算是補充營養的一個選擇。這也是當地野生動物特別是狐猴的主要糧食,要不然人家怎麼能叫猴麵包樹呢。

真相三:猴麵包果與麵包果並不一樣

這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種植物,就叫麵包果(Artocarpus altilis),多分佈在太平洋群島及印度、菲律賓。這種桑科的植物果實就像是縮小版的菠蘿蜜,果實裡倒是真的富含澱粉,可以通過蒸煮烤等烹飪方式做成美味的菜肴。

想來我小時候聽到的故事,應該是把麵包果的特性給“嫁接”到猴麵包樹身上了。名字裡多個猴少個猴,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別,畢竟一個成為了人類的主要糧食,而另一個主要是狐猴在吃。

真相四:它的花朵遠比果實有吸引力

猴麵包樹的花朵,遠比猴麵包樹的果實有吸引力,不信你看——簇擁在一起的雄蕊看起來就像個毛球,在乳白色的花瓣襯托下顯得冰清玉潔。

儘管花朵好看,但猴麵包樹並無法成為常見的行道樹或庭院觀賞植物,這大概與它們的花朵氣味有關。這些花朵在剛開放的時候是香甜味兒,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釋放腐肉的氣味兒,讓人無法親近。並且,花朵在開放24小時之後就會凋謝,觀賞期實在太短。

與此同時,考慮到猴麵包樹的身材,你也需要有一個夠大的庭院才行。

真相五:猴麵包樹漂洋過海去澳洲

猴麵包樹是被子植物中的壽星。根據同位素分析,現存的最古老的猴麵包樹,樹齡已經超過1275年。

我們前面說了,澳洲和非洲都有猴麵包樹,這是一個生物地理學的典型案例。今天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兩地的猴麵包樹的分化時間長達1億年,這大概是1億年前偶然漂去的種子生根發芽的結果,猴麵包樹的果實也確實有一些適合海漂的性狀,比如厚而內部纖維狀的果皮。

這就是猴麵包樹,一種生活在神奇故事中的“美味”植物。至於它是否真的有好味道?還是別奢望了。

當人作為比例尺站在猴麵包樹下,可想而知樹有多高大。

真相二:猴麵包果並不能烤,只能喝

“把果子裡面的東西取出來用開水沖調,和上白糖和食用色素就可以喝了。”

什麼?猴麵包樹的果實不用火烤來吃,而是當飲料?好吧。撬開堅硬果子皮,裡面塞滿了一粒粒包裝著海綿狀假種皮的種子,猴麵包樹的英文名Baobab就是“多籽之樹”的意思。

如果把這些“海綿狀物體”放在嘴裡吮吸,味道如何?酸,非常酸,有種類似於酸角的感覺(有些攻略上居然說有葡萄、梨和香草的混合味道,我相信這都是導遊手冊上瞎編的資訊),怪不得要加糖沖水喝。至此,我對於猴麵包樹的幻想完全破滅。

其實這些果子裡面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含量尚可,也算是補充營養的一個選擇。這也是當地野生動物特別是狐猴的主要糧食,要不然人家怎麼能叫猴麵包樹呢。

真相三:猴麵包果與麵包果並不一樣

這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種植物,就叫麵包果(Artocarpus altilis),多分佈在太平洋群島及印度、菲律賓。這種桑科的植物果實就像是縮小版的菠蘿蜜,果實裡倒是真的富含澱粉,可以通過蒸煮烤等烹飪方式做成美味的菜肴。

想來我小時候聽到的故事,應該是把麵包果的特性給“嫁接”到猴麵包樹身上了。名字裡多個猴少個猴,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別,畢竟一個成為了人類的主要糧食,而另一個主要是狐猴在吃。

真相四:它的花朵遠比果實有吸引力

猴麵包樹的花朵,遠比猴麵包樹的果實有吸引力,不信你看——簇擁在一起的雄蕊看起來就像個毛球,在乳白色的花瓣襯托下顯得冰清玉潔。

儘管花朵好看,但猴麵包樹並無法成為常見的行道樹或庭院觀賞植物,這大概與它們的花朵氣味有關。這些花朵在剛開放的時候是香甜味兒,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釋放腐肉的氣味兒,讓人無法親近。並且,花朵在開放24小時之後就會凋謝,觀賞期實在太短。

與此同時,考慮到猴麵包樹的身材,你也需要有一個夠大的庭院才行。

真相五:猴麵包樹漂洋過海去澳洲

猴麵包樹是被子植物中的壽星。根據同位素分析,現存的最古老的猴麵包樹,樹齡已經超過1275年。

我們前面說了,澳洲和非洲都有猴麵包樹,這是一個生物地理學的典型案例。今天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兩地的猴麵包樹的分化時間長達1億年,這大概是1億年前偶然漂去的種子生根發芽的結果,猴麵包樹的果實也確實有一些適合海漂的性狀,比如厚而內部纖維狀的果皮。

這就是猴麵包樹,一種生活在神奇故事中的“美味”植物。至於它是否真的有好味道?還是別奢望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