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電商扶貧發展大事記丨多方發力共同推進 取得階段性成果

電商扶貧

電商扶貧是精准扶貧的有效抓手, 也是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助推脫貧攻堅的創新舉措。 對拓寬貧困農戶的增收管道, 增加收入, 進而推動貧困地區經濟轉型, 產業升級有著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省將電商發展與返鄉創業、精准扶貧結合, 彙集各方面資源共同推進, 電商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根據《山東省電商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山東確定了菏澤、臨沂兩市全部17個縣以及濟南、淄博、濟寧、泰安、德州、濱州、聊城7市中貧困村超過100個以上的15個縣(區), 共計32個縣(區)、3505個貧困村作為重點幫扶對象。

山東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佘春明多次表示, “全省商務系統要精准把握扶貧工作要求, 結合業務定向扶貧、精准幫扶, 突出商務職能拿出實招”。 各地積極探索實踐農產品網銷、電子商務創業就業、電子商務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戶等電子商務扶貧模式,

精准扶貧工作初顯成效。

2016年, 莒縣、山亭、泗水三縣作為“電商扶貧促動”的典型代表獲評省級電子商務示範縣。 當地政府把電子商務作為扶貧切入點, 落實政策支持點, 因類因戶施策, 説明創業就業, 推進電子商務和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發展, 打造電子商務精准扶貧的新引擎。

日照莒縣積極探索建立電子商務扶貧服務、人才培訓、產業支撐、電子商務帶貧、行政推進五大體系, 圍繞“工業產品下鄉, 農產品進城”的發展目標, 按照“培訓一人、脫貧一戶、致富一家”的培訓思路, 幫助城鄉青年提高創業技能, 帶動貧困戶借“網”脫貧。 棗莊山亭把電子商務作為產業扶貧重要手段, 建立了電子商務扶貧攻堅、宣傳引導、培訓導入、精准推進“四大”體系,

全區培植電子商務扶貧示範村居15個, 近300貧困戶通過發展電子商務脫貧、減貧, 80多人成為電子商務致富能人;濟甯泗水不斷完善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 全縣13個鎮街實現電子商務全覆蓋, 利用“快遞電子商務+特色農產品”的服務模式構架, 助力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為破解電商扶貧人才瓶頸, 山東制定了《電子商務扶貧培訓方案》, 安排專項財政資金500萬元, 對33個重點縣及“第一書記”幫扶縣夏津縣的貧困村進行電子商務操作培訓, 共舉辦電子商務培訓66場(每縣/區安排2期培訓, 每期培訓15天), 累計培訓農村青年、殘疾人以及返鄉農民工等1790人。 同時, 指導各地對接電子商務企業以及有關院校、研究機構培訓資源, 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 全省電子商務扶貧培訓取得了顯著成效, 有力促進了貧困群眾創業就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