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馬達加斯加尋找那些神奇的特有鳥種

印度洋, 儘管歲月與海浪掩蓋了它遠古的生活圖畫, 但人們依舊可以在印度洋西南角的馬達加斯加, 找到很多遠古進化而來的特有物種, 這裡是鳥類愛好者的天堂, 大約300種鳥類的家園, 其中120種是特有種, 是非洲特有鳥種比例最高的國家。

作為一個新晉“鳥人”, 我在馬達加斯加的旅行自然也格外關注當地的鳥類, 雖然不是專門的觀鳥線路, 還是在自然保護區或者國家公園拍攝下四十種鳥類, 其中三分之一是當地特有鳥種, 這樣高的比例在其它國家非常少見。

(馬島愛情鳥和馬島紅織雀, 兩個都是特有鳥種)

馬島與非洲大陸分離, 獨特的地理環境造成了物種進化的差異, 使得島上保留下了許多奇特美麗的物種。 馬達加斯加有記錄的鳥類約有300種, 其中近一半為特有種。 馬達加斯加及其鄰近島嶼有5個特有鳥科:擬鶉科、地鴗科 、裸眉鶇科 、鉤嘴鵙科和鵑鴗科。

安卡拉那國家公園收穫不少, 首先觀察到的特有鳥種是一種被稱為彎嘴鵙(Sickle-billed Vanga)的奇特鳥兒。 雖說鳥類的喙呈彎狀很常見, 不少常見的食蟲鳥類喙都彎曲帶鉤用於啄食昆蟲等獵物, 猛禽類的鉤狀喙更是典型代表, 但是彎嘴鵙無論是彎嘴的長度還是弧度,

在彎嘴鳥類中都是數一數二, 絕對是珍奇物種。 屬於馬島鉤嘴鵙家族, 該家族是喙型特化的一類鳥, 約22種。 只見它全神貫注地用彎長的鐮刀喙深入樹洞捕捉藏在裡面的獵物。 這個品種只見於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地區, 主要棲息地為從海平面至海拔900米的熱帶乾旱森林和熱帶乾旱灌叢, 也見於稀樹草原和村落周圍的林區, 為留鳥, 不遷徙。 食譜較廣, 包括蜘蛛、蟑螂、蟋蟀、甲蟲、蠕蟲等昆蟲和變色龍、壁虎等小型脊椎動物。 據說彎嘴鵙佔據了馬達加斯加島啄木鳥的生態地位(馬達加斯加無啄木鳥), 被認為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最值得關注的鳥種, 也是馬島的保護鳥種。

這裡還有不少好貨色, 很快我在欽基石林附近又發現了棕尾牛頓鶯(Common Newtonia)的身影, 同前者一樣同屬於鉤嘴鵙科, 是牛頓鶯屬的鳥類。

鳳頭馬島鵑(Crested Coua)的出場很引人矚目, 一來體型較大,二來相貌漂亮。綠灰色頭冠,藍紫色眼睛,胸脯紅褐色,喙和腿部為黑色,腹部白色,紫藍色尾翼,尾翼末端呈白色,長而尖,棲在枝頭時常上下翹動。後來在路邊又見到過幾次,是馬島比較常見的鳥兒。

馬島有很多特有鳥種屬於當地常見鳥種,屬於亞種,後來被單獨列為一個品種,便成了當地特有種。比如馬島戴勝(Madagascan Hoopoe)是戴勝的亞種之一,分佈於馬達加斯加北部、西部和南部。

還有馬達加斯加石鵖 (Madagascar Stonechat),原作為非洲石鵖的亞種,但基因研究表明它與印度洋石鵖的親緣關係更近,與非洲石鵖的區別在於,喉部黑色更濃,雄鳥上胸的橘紅色更少。

馬島文鳥(Madagascan-Mannikin)是梅花雀科文鳥屬的一種。

馬島鶺鴒(Madagascan Wagtail)在房前屋後的草地上很常見,這個就是塔那酒店前面拍攝到的。

馬島鵲鴝(Madagascar Magpie-Robin)也很多,鵲鴝種類較多,分佈廣,生存能力強,但一些島嶼鵲鴝卻瀕臨滅絕,屬瀕危動物。

最常見的馬島紅織雀(Red Fody)也被叫做馬島麻雀,可見其普通和數量眾多。過去常作為紅豔織雀的亞種,現獨立成一種,成為馬島特有,被引入了附近的科摩羅島、馬約特和塞席爾島等地。

沒有想到馬達加斯加還有鸚鵡—馬島愛情鳥 (Madagascar Grey-headed Lovebird),在北部的紅石林附近,我第一次見到這種小型鸚鵡,成雙成對立在枝頭,它們是非洲愛情鳥中體型最小,也是源於非洲本土外的唯一一種愛情鳥。

外型明顯比其它愛情鳥特殊,公鳥的頭部為灰白色,母鳥則為綠色,它們不像一些愛情鳥整日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反而十分安靜,分佈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海岸地區,曾引進到其周圍數個小島和非洲大陸,但僅有部分地區成功繁衍。

馬島旋木鵯(Madagascar Greenbul)

猛禽中我最喜歡的是馬島鷹(Frances's sparrowhawk),路旁偶見一隻,靜靜地立在那裡,即使我走近了也很淡定,似乎在沉思中。

馬島鵟(Madagascar Buzzard)在海邊地區相當普遍,分佈在東部和西部海岸、北部的陶拉納魯及南部山區,途中我們見過若干次,有時就在馬路旁的樹上,距離很近,據說在中部高原地區由於大面積的猖獗毀林幾乎不存在了。

馬島藍鳩(Madagascan-Blue-Pigeon)是在琥珀山國家公園附近下榻的酒店後面的山林裡見到的。

最後要哀悼下馬島曾經擁有的世界上最大的鳥—象鳥,滅絕的原因很簡單:人類對其無節制的獵殺和棲息地的破壞。如今曾經與其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狐猴們,亦正遭受著致命打擊,瀕臨滅絕,還有這些珍稀鳥類,為它們的命運祈禱,希望人類的貪欲不要將其逼入絕境。

關於馬島旅行,可以聯繫:

一來體型較大,二來相貌漂亮。綠灰色頭冠,藍紫色眼睛,胸脯紅褐色,喙和腿部為黑色,腹部白色,紫藍色尾翼,尾翼末端呈白色,長而尖,棲在枝頭時常上下翹動。後來在路邊又見到過幾次,是馬島比較常見的鳥兒。

馬島有很多特有鳥種屬於當地常見鳥種,屬於亞種,後來被單獨列為一個品種,便成了當地特有種。比如馬島戴勝(Madagascan Hoopoe)是戴勝的亞種之一,分佈於馬達加斯加北部、西部和南部。

還有馬達加斯加石鵖 (Madagascar Stonechat),原作為非洲石鵖的亞種,但基因研究表明它與印度洋石鵖的親緣關係更近,與非洲石鵖的區別在於,喉部黑色更濃,雄鳥上胸的橘紅色更少。

馬島文鳥(Madagascan-Mannikin)是梅花雀科文鳥屬的一種。

馬島鶺鴒(Madagascan Wagtail)在房前屋後的草地上很常見,這個就是塔那酒店前面拍攝到的。

馬島鵲鴝(Madagascar Magpie-Robin)也很多,鵲鴝種類較多,分佈廣,生存能力強,但一些島嶼鵲鴝卻瀕臨滅絕,屬瀕危動物。

最常見的馬島紅織雀(Red Fody)也被叫做馬島麻雀,可見其普通和數量眾多。過去常作為紅豔織雀的亞種,現獨立成一種,成為馬島特有,被引入了附近的科摩羅島、馬約特和塞席爾島等地。

沒有想到馬達加斯加還有鸚鵡—馬島愛情鳥 (Madagascar Grey-headed Lovebird),在北部的紅石林附近,我第一次見到這種小型鸚鵡,成雙成對立在枝頭,它們是非洲愛情鳥中體型最小,也是源於非洲本土外的唯一一種愛情鳥。

外型明顯比其它愛情鳥特殊,公鳥的頭部為灰白色,母鳥則為綠色,它們不像一些愛情鳥整日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反而十分安靜,分佈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海岸地區,曾引進到其周圍數個小島和非洲大陸,但僅有部分地區成功繁衍。

馬島旋木鵯(Madagascar Greenbul)

猛禽中我最喜歡的是馬島鷹(Frances's sparrowhawk),路旁偶見一隻,靜靜地立在那裡,即使我走近了也很淡定,似乎在沉思中。

馬島鵟(Madagascar Buzzard)在海邊地區相當普遍,分佈在東部和西部海岸、北部的陶拉納魯及南部山區,途中我們見過若干次,有時就在馬路旁的樹上,距離很近,據說在中部高原地區由於大面積的猖獗毀林幾乎不存在了。

馬島藍鳩(Madagascan-Blue-Pigeon)是在琥珀山國家公園附近下榻的酒店後面的山林裡見到的。

最後要哀悼下馬島曾經擁有的世界上最大的鳥—象鳥,滅絕的原因很簡單:人類對其無節制的獵殺和棲息地的破壞。如今曾經與其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狐猴們,亦正遭受著致命打擊,瀕臨滅絕,還有這些珍稀鳥類,為它們的命運祈禱,希望人類的貪欲不要將其逼入絕境。

關於馬島旅行,可以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