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文學作品中那些詩意的名字……

金庸的小說裡為角色取了那麼多寓意高深的名字, 他自己的筆名卻簡單的讓人費解, 金庸不過是該自他的真名查良鏞, 將一個鏞字拆解開來而已。

我初中數學老師姓申, 筆名中一, 據他解釋就是將申字拆開, 金庸先生居然和一個小縣城的數學老師用一個套路。

金庸用過一個筆名叫姚嘉衣, 據說是因為他的女神夏夢給他說了一句話, 開玩笑說他是姚家阿姨, 這個筆名只用來寫影評, 因為他的夢中情人夏夢是電影明星。

在他自己的武俠小說裡, 他把《書劍恩仇錄》裡的紅花會大當家的取名陳家洛,

這是夏夢攝影師的名字, 他還寫了一個人物叫餘魚同, 暗戀人家有夫之婦駱冰, 他明知不對, 卻無法阻擋這份情愫, 十分痛苦, 這是在影射他自己啊, 因為當時夏夢已婚, 餘魚同就是與餘同——和我一樣啊。

古龍的筆名就讓人費猜疑了, 古老的東方一條龍?還是古龍香水?

據說都不是, 他的同學回憶說古龍當年班上最漂亮的女生叫古稚鳳, 古龍暗戀人家, 所以就取了一個筆名叫古龍, 龍鳳配嘛!

這個真假不能啟古龍地下而問之, 也無從考證。

如果這是真的, 古龍這個名字跟金庸那個姚嘉衣有一拼。

都是情種。

不過兩人追求對象的名字還真是好聽, 古稚鳳, 稚嫩的鳳凰, 父母是希望她雛鳳清於老鳳聲吧。

夏夢是藝名, 我猜是不是跟莎翁的喜劇《仲夏夜之夢》有關,

或這沒有關係, 夏天夜裡的一個夢, 聽起來就很美。

女性取名字很容易取得唯美, 特別是女作家, 例如瓊瑤,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 ”還有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壺”

瓊瑤、冰心這兩個名字聽起來就像滿是故事。

王安憶和嚴歌苓雖然不是筆名, 但這名字仿佛生來就是作家, 單從字面上看就是一幅畫, 王安憶——安靜的回憶, 慢慢的傾訴, 嚴歌苓——在遍地茯苓田野裡, 一個人踽踽獨行, 輕輕唱歌。

好吧, 人家的名字未必就是這個意思, 這只是我喜歡的理解, 喜歡她們的文字, 覺得她們的名字就該這麼有詩意。

龍應台也不是筆名, 但這正和她筆下那剛強的文字相對應——一聲斷喝“中國人你為什麼不憤怒?”正如龍嘯長空,

整個臺灣沒人敢應聲。

同在臺灣的李敖也是人如其名, 名字上有個敖字, 他的狂傲可真是名滿華夏, 五百年來白話文頭三名“李敖, 李敖, 李敖。 ”沒有傲氣, 說不出這樣的話。

魯迅也用過一個帶敖的筆名, 那是因為他和二弟鬧翻, 被迫搬出來住, 取名為”宴之敖“, 他可不是為了狂傲, 而是為了敘述自己的委屈, 所謂宴, 拆開來講家裡有個日本女人(他二弟周作人的太太), 敖是流放出來的意思, 意思是因為一個日本女人被流放出來了。

先生大概沒有想到, 就在他死後不久, 整個中華民族因為日本人而顛沛流離。

魯迅先生的筆名最簡單, 因為他母親姓魯, 自己小名迅——後來的什麼魯是狼的意思, 都是過度解讀, 結合金庸的筆名來看,

文才高的筆名往往也最簡單。

不過我小時候曾經想魯迅這名字大概跟魯達有關係, 達和迅兩個字這麼像, 魯達行俠仗義, 魯迅嫉惡如仇, 我常常想像魯迅的形象就是一身腱子肉, 滿是紋身, 談笑間將敵人罵得灰飛煙滅, 隨手一擊, 就把敵人揍得體無完膚。

啊, 對不起了迅哥兒。

男性作家也有取得柔美的。

張恨水, 這筆名取自“人生長恨水長東”, 也也不知道他心中藏了多少遺憾, 而周瘦鵑、秦瘦鷗這名字全是鴛鴦蝴蝶派的味道啊。

臺灣有個作家叫林清玄, 光看名字我就會想像這是一個一襲青衣的道士(雖然他寫的都是禪意十足的散文), 獨坐幽篁裡, 彈琴複長嘯。 後來看到他那火雲邪神一樣的照片, 才把我的想像打落塵埃。

最柔美的還是詩人的名字。 徐志摩曾經用過一個筆名”雲中鶴“顯然是希望自己如雲中之鶴, 來去自由, 本來很美的名字, 但他的表弟金庸在天龍八部裡為四大惡人的老四冠以此名, 一下子讓這名字猥瑣起來(再想想慕容複就是王語嫣的表哥, 金庸該多討厭表哥啊)。

漂亮的當屬戴望舒, 望舒是為月亮駕車的神仙, 取這麼一個名字仙味十足, 才配得上”撐一把油紙傘, 徘徊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才有可能遇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

名字如郁達夫, 望文生義, 我以為是豁達大丈夫的意思(參考我對魯迅和魯達的想像),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曾因酒醉鞭名馬, 唯恐情多累美人”。

我最喜歡沈從文, 聽起來就是要以文字為生的人, 可惜他老人家被迫未能從一而終,晚年反倒研究服裝史,不過,從文之文,未必只是文字之文,文化的文,何嘗不是文?這麼一想便豁達了,從文先生一生從文,算是從一而終,真是中華文字之幸,也是中華文化之幸。

人如其名的還有錢鐘書先生,名鐘書,一生鍾愛的還真是書。

鐘書先生一生醉心于書,我不禁想起另一位大師季羨林,他羨林,這個林指的是誰?

林語堂嗎?

不是,雖然林語堂這個名字也很美,仿佛是一個儲存各種語言的殿堂,語言大師當之無愧。

但季羨林羡慕的不是他。

而是宋朝的林逋,所以季羨林的字是希逋,

林逋就是“梅妻鶴子”那位,他把梅花做孩子,把仙鶴做妻子,在山林間梅鶴相伴,逍遙一生。他的名詩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有個女演員叫江疏影,她的名字很可能從這首詩來的。

季羨林羡慕的是林逋,因為他們都是文化人。東北的軍閥頭子張作霖肯定不想讓兒子去當什麼隱士,他給兒子取名張學良,讓他學的是漢朝的張良,輔佐他成為劉邦,所以張學良的字是漢卿——漢朝卿相之意,字如其名,名卻未必如其人 。當他把東北三省拱手送給倭寇的時候,兩千多年前的張良在地下估計也會掩面哭泣:“你就這麼學得我啊。”

不知道大家還聽說過什麼好聽而詩意的名字,希望可以共同分享和探討~

可惜他老人家被迫未能從一而終,晚年反倒研究服裝史,不過,從文之文,未必只是文字之文,文化的文,何嘗不是文?這麼一想便豁達了,從文先生一生從文,算是從一而終,真是中華文字之幸,也是中華文化之幸。

人如其名的還有錢鐘書先生,名鐘書,一生鍾愛的還真是書。

鐘書先生一生醉心于書,我不禁想起另一位大師季羨林,他羨林,這個林指的是誰?

林語堂嗎?

不是,雖然林語堂這個名字也很美,仿佛是一個儲存各種語言的殿堂,語言大師當之無愧。

但季羨林羡慕的不是他。

而是宋朝的林逋,所以季羨林的字是希逋,

林逋就是“梅妻鶴子”那位,他把梅花做孩子,把仙鶴做妻子,在山林間梅鶴相伴,逍遙一生。他的名詩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有個女演員叫江疏影,她的名字很可能從這首詩來的。

季羨林羡慕的是林逋,因為他們都是文化人。東北的軍閥頭子張作霖肯定不想讓兒子去當什麼隱士,他給兒子取名張學良,讓他學的是漢朝的張良,輔佐他成為劉邦,所以張學良的字是漢卿——漢朝卿相之意,字如其名,名卻未必如其人 。當他把東北三省拱手送給倭寇的時候,兩千多年前的張良在地下估計也會掩面哭泣:“你就這麼學得我啊。”

不知道大家還聽說過什麼好聽而詩意的名字,希望可以共同分享和探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