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特”“特”在何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習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論述, 是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堅持、發展、繼承和創新, 明確宣示了我們黨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

習總書記曾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上, 特就特在其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的內在聯繫上, 特就特在這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上。 這是習總書記總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理論與實踐,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何處”作出的歷史性回答。

“特”在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然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三個方面組成的統一整體, 那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 就體現在這三者的各自特色中。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新時期以來我們黨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歷史性創造,

體現在實踐上, 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在理論上, 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體現在政治上, 就是要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特”在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的內在聯繫上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 從內容上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可以概括為“一總三分”的邏輯結構。 “總”主要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隱含著嚴密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它既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又是整體性與科學性的統一;“三分”主要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三個方面的內容。

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三者之間既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 又是內在聯繫、有機統一、缺一不可的邏輯關係。

“特”在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來之不易, 它們是在改革開放近40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 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 是在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 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 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實踐基礎。

作為占世界人口近1/5的東方大國, 在短短幾十年間通過和平道路迅速崛起,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被西方一些學者稱之為過去1000年裡發生的屈指可數的重大歷史進程之一, 其意義可與歐洲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美國崛起相提並論, 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 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並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 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我們國家要順利通過這場史無前例的社會變革,
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更加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