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探訪“魔鬼周”丨說好了一起去看藍色大海

一次淬火一次成長

——探訪上海武警“獵豹”突擊隊“魔鬼周”極限訓練

■馬長偉

總行程500公里, 首次遠離陸地演練水上反恐, 參訓隊員80%以上為95後——近日, 武警上海總隊九支隊“獵豹”突擊隊組織進行了第三季度“魔鬼周”極限訓練。 訓練期間, 部隊橫跨洋山深水港、張江獵豹訓練營, 先後完成了水上追逃、島嶼清剿“恐怖分子”營地、碼頭反劫持、極限體能等6大類56個課目。 “特戰隊員在陌生惡劣環境中研究戰法技法、磨礪意志品質, 進一步提高了遂行反恐任務能力。 ”支隊長於懷同說。

特戰隊員進行泥潭匍匐訓練。 胡文華 攝

說好去看藍色大海

碧海藍天、波濤洶湧……這是特戰隊員豆立奎夢中海的樣子。 從小在黃河邊長大的他, 自從聽說要到洋山深水港組織“魔鬼周”訓練, 就一直緊張地盼望“魔鬼周”快點到來。

淩晨4點, 夜濃如墨。 突然, 一陣急促警報劃破夜空, 特戰隊員條件反射似地從床上彈起,

邊往外跑邊整理著裝……不同於以往, 這次“魔鬼周”訓練, 沒有出征儀式, 沒有任何動員, 隊員們登車後即向目的地區域開進。

各組注意!我們現在已駛入東海大橋, 目標前方30公里處海堤, 各組提前做好奔襲準備! 20分鐘後, 車隊到達預定位置。 下車、集結、整理裝具……豆立奎用餘光環顧左右, 滿眼泥沼、荒草叢生……這分明就是大號的黃河, 說好的藍色大海呢?小豆難掩失望, 可沒等他多想, 20公里武裝奔襲就開始了。

“這是一次參照實戰的‘魔鬼周’訓練, 就是要在近似實戰的情況下, 強化特戰隊員綜合素質。 ”副支隊長吳獻帥介紹說, 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 自1843年開埠以來, 海上交通日趨便捷。 為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恐怖分子”從海上通道潛入上海等突發情況,

支隊著眼使命任務需要, 立足洋山深水港組織“魔鬼周”極限訓練, 旨在提高部隊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雖說沒能看到心儀的大海, 但想到自己肩頭的重擔, 豆立奎頓充滿了能量, 他告誡自己:“珍惜每一次訓練機會, 別到戰鬥真的打響才發現力不從心!”

特戰隊員利用休息時間撰寫訓練體會。 馬長偉 攝

“巧婦”難為有米之炊

常言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許多人眼裡, 特戰隊員擒拿格鬥、百步穿楊、飛簷走壁……無所不能。 可正是這樣的全能戰士, 卻被二兩大米難住了手腳。

“魔鬼周”訓練進入第三天, 有一個課目是野外熱食製作, 要求特戰隊員在60分鐘內, 利用隨身物品製作米飯。 灶台可以用石頭搭、柴火隨處都能撿, 可是用什麼煮呢?正在大家一籌莫展時, 電臺裡傳來聲音:早上已經預告中午訓練內容, 要求不允許丟棄任何物品, 所以蒸飯必須用隨身物品!”聽到此, 有的隊員茅塞頓開, 八寶粥盒正好可用。 “鍋”有了著落, 可是新困難又來了, 由於上午大強度訓練,

隊員們隨身攜帶的純淨水幾近喝完, 放眼周邊一時難以找到乾淨水源, 蒸飯的水怎麼辦?

困難面前有我在, 我的面前沒困難, 特戰隊員最擅長迎難而上。 只見他們紛紛取出水袋, 把餘下的最後一點水倒出……沖洗、淘米、點火、煮飯……一場別開聲面的“野炊”在海灘邊鋪展開來。

5分鐘、10分鐘、20分鐘……海灘邊升起嫋嫋炊煙, 空氣中不時吹來陣陣焦味。 由於不清楚水量多少, 有的煮成了粥, 有的蒸冒了煙。 1個小時後, 野炊全部結束, 經過考核組評判僅有4個小組完成任務, 通過率不足20%。

訓練是打仗的預實踐。 島嶼反恐不同於城市, 戰法技法訓法具有特殊性。 這次“魔鬼周”訓練, 該支隊結合島嶼特點, 立足任務所需, 專門設置了野外生存、水上追逃、島嶼搜剿等課目, 有效提高了部隊在特定地形、複雜情況下的生存、協同、處置能力,確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應、有效應對。

特戰隊員在一線開展宣誓活動。胡文華 攝

下次還要參加魔鬼周

苦於累,戰士的滋味。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你無法想像“魔鬼周”有多苦:沖山坡、扛圓木、推卡車、翻輪胎、泥潭匍匐、徒手攀岩……人均負重30公斤以上,每天徒步行軍不少於30公里,休息不足4小時,這是特戰隊員“魔鬼周”訓練的常態。

血,血,誰流血了?剛從泥潭爬出來,特戰隊員劉玉龍就大喊起來,他發現腳下的泥潭被染紅了。突然一陣劇痛從右腳趾傳來,劉玉龍這才意識到是自己右腳被貝殼割破。可就在此時,他卻停下了呼喊,並示意身邊戰友“不嚴重,不要報告!”劉玉龍清楚:一旦報告,就會被戰友架到終點,最後被淘汰出局。只見他刮去腳上的淤泥,隨手撿起一個塑膠袋裹在腳上,踩著碎石向下個訓練點走去……

第四天,部隊進行攀岩訓練,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目,從海邊攀爬至近乎垂直、高20米的山頂,本身就是件很困難的事,更何況負重30公斤。特勤中隊班長喬光越第一個上,只見他整了整身上的裝具,1步、2步、3步……喬光越一氣呵成、順利到達山頂。2小時內,所有隊員全部完成攀岩,每個人都傷痕累累,有的手被磨破、有的腿還在流血,但他們顧不上多想,就直奔下一個目標。

訓練越是艱險,意志越是堅韌;訓練越是執著,胸膛越激昂。“魔鬼周”訓練中,近半數隊員腳底磨出血泡,先後有6名隊員腳底被割破,但沒有一人輕言放棄。特戰隊員周鑫說:“這已經是第7次參加‘魔鬼周’,每一次訓練都有新提高,自己離一名優秀的特戰隊員越來越近,下個季度還要參加‘魔鬼周’。”

特戰隊員對集裝箱碼頭進行搜索。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進行衝刺訓練。馬長偉 攝

特戰隊員進行涵洞搜索。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利用橡皮艇進行登島訓練。宋黎陽 攝

特戰隊員快速登島。宋黎陽 攝

特戰隊員全副武裝通過染毒區域。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全副武裝通過染毒區域。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公車反劫持訓練。馬長偉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抗高壓水衝擊訓練。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攀岩訓練。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武器分解結合訓練。馬長偉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斜坡衝刺訓練。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正在卡車推行訓練。馬長偉 攝

有效提高了部隊在特定地形、複雜情況下的生存、協同、處置能力,確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應、有效應對。

特戰隊員在一線開展宣誓活動。胡文華 攝

下次還要參加魔鬼周

苦於累,戰士的滋味。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你無法想像“魔鬼周”有多苦:沖山坡、扛圓木、推卡車、翻輪胎、泥潭匍匐、徒手攀岩……人均負重30公斤以上,每天徒步行軍不少於30公里,休息不足4小時,這是特戰隊員“魔鬼周”訓練的常態。

血,血,誰流血了?剛從泥潭爬出來,特戰隊員劉玉龍就大喊起來,他發現腳下的泥潭被染紅了。突然一陣劇痛從右腳趾傳來,劉玉龍這才意識到是自己右腳被貝殼割破。可就在此時,他卻停下了呼喊,並示意身邊戰友“不嚴重,不要報告!”劉玉龍清楚:一旦報告,就會被戰友架到終點,最後被淘汰出局。只見他刮去腳上的淤泥,隨手撿起一個塑膠袋裹在腳上,踩著碎石向下個訓練點走去……

第四天,部隊進行攀岩訓練,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目,從海邊攀爬至近乎垂直、高20米的山頂,本身就是件很困難的事,更何況負重30公斤。特勤中隊班長喬光越第一個上,只見他整了整身上的裝具,1步、2步、3步……喬光越一氣呵成、順利到達山頂。2小時內,所有隊員全部完成攀岩,每個人都傷痕累累,有的手被磨破、有的腿還在流血,但他們顧不上多想,就直奔下一個目標。

訓練越是艱險,意志越是堅韌;訓練越是執著,胸膛越激昂。“魔鬼周”訓練中,近半數隊員腳底磨出血泡,先後有6名隊員腳底被割破,但沒有一人輕言放棄。特戰隊員周鑫說:“這已經是第7次參加‘魔鬼周’,每一次訓練都有新提高,自己離一名優秀的特戰隊員越來越近,下個季度還要參加‘魔鬼周’。”

特戰隊員對集裝箱碼頭進行搜索。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進行衝刺訓練。馬長偉 攝

特戰隊員進行涵洞搜索。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利用橡皮艇進行登島訓練。宋黎陽 攝

特戰隊員快速登島。宋黎陽 攝

特戰隊員全副武裝通過染毒區域。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全副武裝通過染毒區域。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公車反劫持訓練。馬長偉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抗高壓水衝擊訓練。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攀岩訓練。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武器分解結合訓練。馬長偉 攝

特戰隊員正在進行斜坡衝刺訓練。胡文華 攝

特戰隊員正在卡車推行訓練。馬長偉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