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能人風采」厲害,石泉這些能人讓人自豪(二)

一個能人抒寫一部創業史

一批能人組成一支扶貧“攻堅隊”

石泉宣傳繼續為你推出

能人代表風采第二期

徐奇芳

徐奇芳, 石泉縣泉豐本草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 原在安康從事藥材、藥品貿易。 2015年, 抱著回饋桑梓夢想, 她毅然回鄉創業, 投資近百萬元發展白芨、元胡、烏藥、黃芪等中藥材種植, 並成立橡樹林中藥材合作社, 採取包技術、包回收的方式, 輻射帶動8個村60名群眾, 種植中藥材500餘畝,

實現產值2000余萬元, 全年可提供貧困戶務工崗位300餘人次, 45戶貧困戶在她的帶動下實現增收脫貧。 目前, 她正在投資建設中藥材飲片加工企業, 提高藥材的綜合附加值, 帶動更多的鄉親們通過中藥材發家致富。

劉青山

劉青山, 喜河鎮雙溝村村民, 中共黨員。 原在深圳某公司任企業高管, 後回鄉創辦石泉縣富硒綠高粱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以高粱、甜杆、玉米、南瓜等為原料加工果酒, 年產量800噸。 公司通過農友合作、訂單回收、個人發展等方式, 帶動群眾127戶, 其中貧困戶61戶;流轉農戶土地300余畝, 發展150畝拐棗種植和150畝甜柿子種植基地,

為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0餘個, 每年為周邊群眾創收100余萬元。

周國芳

周國芳, 石泉康泉生態有限公司負責人。 原在外地從事礦業開採, 後回鄉投資1000萬元成立了石泉康泉生態有限公司, 在喜河鎮檔山村新建2000平方米的高標準茶葉加工廠房, 引進了選茶、制茶、包裝等一條龍的現代化生產設備。 牽頭成立了雁山生態茶葉合作社, 吸收發展社員46戶, 社員種植茶園300畝, 年實現生產總值300萬元, 累計流轉茶園500畝, 實現村民就業30人, 帶動當地貧困戶30戶65人, 實現戶均年增收3000元。

孟天毅

孟天毅,石泉縣熨斗鎮人,中共黨員,領辦熨斗靈雀山茶廠,兼任茶廠黨支部書記,曾榮獲全國農村科普帶頭人、安康市勞動模範等榮譽。在經營靈雀山茶廠期間,新建高標準密植茶園基地1100畝、觀光茶園示範園1個,擴建廠房600平方米,建產業路1.7公里,年產優質綠茶48噸,茶廠通過流轉土地、茶園務工和茶廠聘用勞務等方式帶動群眾增收,其中流轉貧困戶土地23戶235畝,長期聘用或臨聘貧困戶用工360餘人。

鄭書鵬

鄭書鵬,池河鎮良田村村民,中共黨員。他利用池河富硒資源,註冊“良田村”品牌,創辦“鵬飛米業”,帶頭成立了良田富硒糧油合作社,輻射帶動迎豐、中池、池河和漢陰種植戶發展糧油種植產業。按照“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發展生產、種植、銷售富硒大米,年效益達到100多萬元。吸納40戶貧困戶帶資入社,戶均年分紅近5000元,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為發展優質糧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蒲年明

蒲年明,石泉盛禾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原在外從事礦業開採,因市場低迷,恰逢縣委、縣政府實施“能人興村”戰略,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引導下,毅然返鄉創辦盛禾牧業有限公司,從事肉牛養殖,公司總投資600萬元,規劃占地面積60畝,現已建成標準化圈舍2000平方米,年出欄肉牛200餘頭,固定用工10人,季節性臨時用工270人次,是石泉縣目前規模最大的養牛場之一。公司採取入股分紅、安置就業、母牛分養、免費防疫、牛犢回收等方式,共帶動饒峰鎮勝利村50戶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戶均增收4000元。

李金鬥

李金鬥,後柳鎮永紅村村民。原在外創業,隨著家鄉旅遊業迅猛發展帶來旅遊產品巨大市場,毅然返鄉投資農副產品開發項目,創辦了自己的土特產品加工廠,加工廠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有大型機器8台,常年雇傭職工5人,並在集鎮老街開辦土特產專賣店。通過開辦工廠、企業直接帶動貧困戶100余戶,發展訂單農業,覆蓋500余戶農戶。

尤自勇

尤自勇,石泉縣降家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中共黨員。2012年畢業于楊淩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後進入外企工作,先後到臺灣、日本、韓國等地考察和學習先進農業技術,獲得“葡萄、蘋果、玉米”等講師認證資格證書。2015年回鄉註冊“石泉縣降家坡六月春家庭農場”,流轉土地30餘畝,種植蓮藕,養土雞、山羊和黃鱔。2016年5月,成立石泉縣降家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流轉本村貧困戶土地及入股分紅的方式,解決當地30多名貧困勞動力的增收問題,直接促進貧困戶增收共計20余萬元。

譚可叢

譚可叢,城關鎮絲銀壩村村民,共產黨員。2006年復員後返鄉創業,成立了弘泰家居建材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不斷壯大,他和公司員工積極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優先聘用10餘戶貧困家庭成員在公司務工就業,定期組織公司員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同時聯繫多家企業為貧困群眾捐款捐物,受益人群達到300餘人。

王傳東

王傳東,池河鎮合心村民,合歡花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致力於蠶桑產業鏈的延伸,研製開發桑葉粉、桑葉桑汁麵包糕點等富硒桑葉原料食品。年帶動當地40餘人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吸納13戶貧困戶帶資入社,年分紅戶均近4000元。

孟天毅

孟天毅,石泉縣熨斗鎮人,中共黨員,領辦熨斗靈雀山茶廠,兼任茶廠黨支部書記,曾榮獲全國農村科普帶頭人、安康市勞動模範等榮譽。在經營靈雀山茶廠期間,新建高標準密植茶園基地1100畝、觀光茶園示範園1個,擴建廠房600平方米,建產業路1.7公里,年產優質綠茶48噸,茶廠通過流轉土地、茶園務工和茶廠聘用勞務等方式帶動群眾增收,其中流轉貧困戶土地23戶235畝,長期聘用或臨聘貧困戶用工360餘人。

鄭書鵬

鄭書鵬,池河鎮良田村村民,中共黨員。他利用池河富硒資源,註冊“良田村”品牌,創辦“鵬飛米業”,帶頭成立了良田富硒糧油合作社,輻射帶動迎豐、中池、池河和漢陰種植戶發展糧油種植產業。按照“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發展生產、種植、銷售富硒大米,年效益達到100多萬元。吸納40戶貧困戶帶資入社,戶均年分紅近5000元,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為發展優質糧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蒲年明

蒲年明,石泉盛禾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原在外從事礦業開採,因市場低迷,恰逢縣委、縣政府實施“能人興村”戰略,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引導下,毅然返鄉創辦盛禾牧業有限公司,從事肉牛養殖,公司總投資600萬元,規劃占地面積60畝,現已建成標準化圈舍2000平方米,年出欄肉牛200餘頭,固定用工10人,季節性臨時用工270人次,是石泉縣目前規模最大的養牛場之一。公司採取入股分紅、安置就業、母牛分養、免費防疫、牛犢回收等方式,共帶動饒峰鎮勝利村50戶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戶均增收4000元。

李金鬥

李金鬥,後柳鎮永紅村村民。原在外創業,隨著家鄉旅遊業迅猛發展帶來旅遊產品巨大市場,毅然返鄉投資農副產品開發項目,創辦了自己的土特產品加工廠,加工廠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有大型機器8台,常年雇傭職工5人,並在集鎮老街開辦土特產專賣店。通過開辦工廠、企業直接帶動貧困戶100余戶,發展訂單農業,覆蓋500余戶農戶。

尤自勇

尤自勇,石泉縣降家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中共黨員。2012年畢業于楊淩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後進入外企工作,先後到臺灣、日本、韓國等地考察和學習先進農業技術,獲得“葡萄、蘋果、玉米”等講師認證資格證書。2015年回鄉註冊“石泉縣降家坡六月春家庭農場”,流轉土地30餘畝,種植蓮藕,養土雞、山羊和黃鱔。2016年5月,成立石泉縣降家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流轉本村貧困戶土地及入股分紅的方式,解決當地30多名貧困勞動力的增收問題,直接促進貧困戶增收共計20余萬元。

譚可叢

譚可叢,城關鎮絲銀壩村村民,共產黨員。2006年復員後返鄉創業,成立了弘泰家居建材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不斷壯大,他和公司員工積極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優先聘用10餘戶貧困家庭成員在公司務工就業,定期組織公司員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同時聯繫多家企業為貧困群眾捐款捐物,受益人群達到300餘人。

王傳東

王傳東,池河鎮合心村民,合歡花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致力於蠶桑產業鏈的延伸,研製開發桑葉粉、桑葉桑汁麵包糕點等富硒桑葉原料食品。年帶動當地40餘人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吸納13戶貧困戶帶資入社,年分紅戶均近4000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