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祖孫三代皆為醫 厚德仁術澤鄉里

“一切為了病人, 一切方便病人, 一切服務于病人”。 在成武縣白浮圖鎮有一家傳承半個多世紀的民間診所, 名為“中興堂”, 這是一個黨員家庭中醫診所, 自創始人朱玉榮開辦以來, 一直秉承著這樣的醫風醫德。 他們一家三代行醫, 足跡踏遍了白浮大地, 視病人如親人, 把歡聲笑語送進千家萬戶。

創始人朱玉榮, 是一名共產黨員, 今年已是96歲高齡, 從32歲開始正式行醫, 到現在, 已經整整64年。

“朱老的醫德非常高, 對前來求診的病人很是熱情, 行醫這麼多年, 他一直都是先看病, 再談錢。 對於困難的病人, 還會給予減免。

”朱玉榮的厚德仁術、治病救人不嫌貧富的行醫風格, 贏得了周邊老百姓的良好口碑。

朱玉榮給兒孫定下了規矩, 藥價不能太貴, 不賠本就行, 所有的針灸都是免費的。

在朱玉榮的耳濡目染下, 身為共產黨員的兒子朱清傑也走上了行醫之路。

“從小跟隨父親行醫的所見所識, 給我留下了很深的觸動。 ”朱清傑對記者說。

幾年前, 朱清傑在治病過程中發現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不能出門的、看病難的群眾, 他便決定抽時間挨家挨戶給全村的困難群眾和黨員免費義診。 這樣的義診, 一干就是好幾年。 這期間, 不知道看了多少病人, 開了多少藥方, 朱清傑一家, 從來沒有記過。 在朱清傑看來, 自己義診解決病患者的痛苦, 拉近與群眾的距離,

為群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是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

而今, 作為該診所的“第三代傳人”——朱攀, 畢業于醫科大學, 受過系統的中醫課程教育。 本來畢業後可以選擇大型中醫院任職, 但是受爺爺父親影響, 他選擇回到家鄉, 在自家的醫館行醫為民。

“我心裡一直對家鄉群眾的樸實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發生在群眾身上的很多事情都使我感動, 同時長輩們深入群眾行醫、跟他們打交道的行為也深深地影響著我。 ”朱攀說。

就是這家在熱鬧集市中不顯眼的中醫館, 祖孫三代, 代代在此行醫, 低廉的藥價, 精湛的醫術, 每天都吸引了不少患者前來。 多年來, 這家醫館在周邊鄉鎮, 甚至臨近市縣也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患者, 每天也都有痊癒的患者從這兒離去, 這家醫館就這麼一直存在著。 朱清傑說他還要讓他的小孫子繼續學醫, 將這家醫館繼續傳承下去。

祖孫三代, 為了一個共同的行醫夢想, 紮根在自己的家鄉, 服務著周邊的鄉親, 他們一直恪守著共產黨人的誓言, 踐行著為醫者的仁心。 記者 郭陽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