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相」揭開困局、迷局下的OTT大數據貓膩

大屏爆發了, IPTV、OTT、DVB, 雖然最終也許殊途同歸, 但大家都在自己的賽道上拼命奔跑。 然而, 關於用戶數, IPTV(1.09億戶——2017年8月底)、DVB(2.51億戶——2017年1季度)都有比較官方的統計數字, 唯有OTT卻是一本糊塗賬——牌照商、硬體企業、內容APP企業還有協力廠商資料公司都有自己的統計發佈, 資料出口眾多, 資料結論也眾口不一。

而如果按照1+1+1的方式把各家資料加起來, OTT使用者恐怕就快占滿中國家庭了。 其中到底多少重複計數, 誰也說不清楚。

于用戶而言, 說不清楚無關緊要;於媒體而言, 誰發佈新資料都可以是一篇新聞;於業界很多從業者而言,

在高普及率中看到希望;但是金主爸爸們呢?在用戶付費難以成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當下, 廣告仍然是最成熟的商業模式。 沒有相對權威的收視率這些東西, 自己掌握資料自己發佈的OTT要怎麼讓廣告主信服?

困局——OTT的資料孤島

OTT時代最直擊人心的就是精准行銷, 後臺直接掌握使用者資料, 然而, 後臺卻掌握在不同的人手裡。

最有話語權的當然是硬體企業, 因為他們一旦系統升級, 以APP等形式存在的部分是可以被覆蓋掉的。 銷售了多少台電視機, 日活、月活如何, 硬體廠商掌握著一手資料。 然而, 恰恰是“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身份, 讓他們發佈資料說服力不夠強。

不僅僅是說服力的問題, 還有很重要的兩點:一, 術業有專攻,

硬體企業開發資料的能力如何、肯花怎樣的力氣去做都不太好說, 最好還是有協力廠商專業公司去完成;二, 每一家都是一家之言, 不能代表整個行業。 而企業資料敝帚自珍、不貢獻出來就沒人知道行業的情況, 這對行業影響非常大, 比如廣告沒人投, 那廠家的開機廣告也沒法做。

牌照商、內容APP企業, 他們也有自己的覆蓋用戶和活躍用戶數, 然而如果跟廣告主對接, 同樣涉及“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問題。

2016年開啟了電視大資料的應用之年, 市場上各家資料公司紛紛基於手頭的資料推出了各類智慧電視資料包告, 協力廠商資料公司風起雲湧。 這下有說服力了?然而各個資料公司他們覆蓋的企業以及產品量千差萬別,

仍然是自說自話, 各有各的小九九的狀態。

因為OTT大資料新鮮興起, 上述問題不談, 傳統6大電視廠商+十幾個互聯網電視品牌+七大牌照商+N個內容APP企業+多個協力廠商資料公司都分別發佈自己的資料, 資料之間相互孤立, 加在一起就是讓人絕望的資料孤島——大家都有資料, 但卻不能為整個行業所用。 這種情景, 大大消減了整個OTT行業對廣告主的吸引力、說服力。 數據越多, 越是迷亂!

迷局——協力廠商資料公司的貓膩

協力廠商資料公司的興起, 提升了整個OTT市場的行業影響力, 尤其是針對廣告主進行OTT的價值傳導和佈道方面起到了明顯作用。 然而, OTT協力廠商資料公司尚處於野蠻生長期, 他們的出現不但沒有消滅資料孤島,

甚至還為其推波助瀾。

協力廠商資料公司存在的貓膩包括以極小的樣本代替整個行業資料, 既做廣告監測又代理廣告, 採信企業提供的資料為資料來源等等, 不一而足。 我們將以一位元爆料哥提供的表格為依據來解說一下這些貓膩, 表格如下:

第一種貓膩:小樣本與大樣本

表格中統計了OTT領域一些典型的協力廠商資料公司的終端覆蓋情況, 包括奧維、歡網、勾正數據、一點網路、酷雲互動。

互聯網品牌雖然火爆, 但目前整體出貨還是以傳統家電企業為主, 互聯網電視品牌在整體的智慧電視機的市場份額中只占不到10%。 所以, 終端覆蓋統計也以傳統家電企業為主, 兼顧互聯網品牌。

先不管是否SDK, 只算總量, 奧維320萬台, 歡網2880萬台,

勾正2900萬台, 一點1565萬台, 酷雲1310萬台。 其中最大的樣本是2900萬台, 最小的是320萬台, 差異巨大。 如果以過小的樣本量為依據, 去推及號稱2億多保有量的整個OTT行業, 所推導的結論跟傳統抽樣採集收視率似乎比較接近了, 其最終結果有值得商榷之處。

很多協力廠商資料平臺對外公佈的覆蓋資料動輒大幾千萬, 但其實水分很足, 就如前面所說, 如果真有這麼多, 那麼他們加在一起, 將超過中國家庭用戶總數。

第二種貓膩:非SDK與SDK

協力廠商資料公司的資料來源還有SDK與非SDK方式之分。

所謂SDK採樣方式, 就是預裝一個SDK到電視機裡對資料進行採集;而非SDK方式則是直接從硬體企業處獲得資料進行研究, 很顯然, SDK方式獲得的是一手資料, 非SDK方式獲得的是二手甚至是加工過的資料。

上述提到的爆料哥的表格裡,也對幾家資料公司與硬體企業合作的SDK方式、非SDK方式做了簡單盤點。

就實操層面而言,非SDK方式雖然更省心省力,成本低,但終究非一手資料,資訊真實準確性會受一定影響。而預裝SDK的採樣方式,不僅需要一家一家企業去談,而且一台機器只能裝一個SDK,對於採集方的經濟實力、資源能力以及時間成本都有較高要求。

但SDK的優勢也顯而易見,一是沒有終端重複統計的情況;二是獲得的是一手資料,更加可靠;三是能夠保證資料的穩定性、連續性。所以,雖然獲取更難、更累,但從大資料的未來來看,真實永遠值得投入。

第三種貓膩:裁判員與運動員

協力廠商之所以為協力廠商,是因為沒有直接利益關係。

但是現在的現狀是:不少資料公司,無論手中有多少資料,都開始以此對外提供廣告監測服務,同時還充當著廣告代理商的角色,身兼多職之下,也必然會帶來了OTT市場裁判員和運動員的左右互換的亂象。

而這種貓膩的存在,可能是比終端企業直接對接廣告主提供資料更大的坑。因為終端對廣告主雙方至少還是一對一的,不太可能提升到傷害行業的層面上。但是,如果以協力廠商資料機構+廣告監測機構+廣告售賣機構的多重身份去對接終端、廣告主、內容企業等,傷害的就是OTT行業的未來。

破局——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與全樣本

術業有專攻,雖然這是大資料的時代,雖然很多人掌握資料,卻不代表人人都能做好大數據。家電企業的優勢方向必定是硬體而非大資料,同樣,牌照商或者內容企業優勢方向是內容也非大資料。暫且不論硬體企業+牌照商+內容商數量眾多,各自樣本難以代表行業,也不論他們既發佈資料又賣廣告是否影響公信力,單單從術業有專攻的角度而言,顯然協力廠商資料公司所代表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更有利於整個行業形成合力。

任何行業都是越來越垂直的走向,OTT也不例外,沒有誰能通吃整個產業鏈,也沒有誰再像當初一樣期待“OVER THE TOP”,不是過頂傳球,而是合作、共贏,大家都貢獻出自己擅長的部分,把整個市場做大。蛋糕足夠大的時候,人人都能分到自己的那杯羹。

在大資料盛行的今天,雖然人人都在談大資料,家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資料,但是如果資料不能打通,不能共用,那麼所謂的大資料其實是一個個的資料孤島,並不能真正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反而會因為資料樣本的差異,以及研究標準的多樣化,而導致市場上標準多元化,聲音不統一,嚴重影響產業鏈合作夥伴的真實判斷,對於智慧電視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形成阻力。

在這萬物互聯的時代,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之外,OTT行業還需有大格局的視野,擺脫單一小樣本的利益干擾和價值片面性,聯合諸多小樣本形成大樣本,通過共建DMP(大資料管理平臺)共用,逐步從大樣本走向全樣本。如果協力廠商資料企業能夠互相聯手,將資料打通,標準統一,其意義就跟現在完全不同了,也是打破資料孤島最好的方式。

連接產生價值,讓我們期待OTT資料更加透明的美好時代!

這裡有你的一封信,需要你親自打開·······

親愛的:

2017年,中國的電視使用者正在回歸。

中國的傳統電視正在進入一個產業升級的新時代,從傳統的有線電視到IPTV、互聯網電視;產業正在發生蛻變,用戶也正在回歸。

IPTV和互聯網電視作為電視的新生力量,使用者均已破億,電視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流媒體網的“論道”系列高峰論壇,不僅關注中國的電視新媒體產業格局的變遷,還深刻影響著這些掌握中國電視新興力量的變化。(報名通道:http://www.lmtw.com/201710iptv/index.html)或者點擊閱讀原文快速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往期熱點文章

關注IPTV、OTTTV等電視新媒體的行業動態、情報資訊、資料分析及新品評測。

上述提到的爆料哥的表格裡,也對幾家資料公司與硬體企業合作的SDK方式、非SDK方式做了簡單盤點。

就實操層面而言,非SDK方式雖然更省心省力,成本低,但終究非一手資料,資訊真實準確性會受一定影響。而預裝SDK的採樣方式,不僅需要一家一家企業去談,而且一台機器只能裝一個SDK,對於採集方的經濟實力、資源能力以及時間成本都有較高要求。

但SDK的優勢也顯而易見,一是沒有終端重複統計的情況;二是獲得的是一手資料,更加可靠;三是能夠保證資料的穩定性、連續性。所以,雖然獲取更難、更累,但從大資料的未來來看,真實永遠值得投入。

第三種貓膩:裁判員與運動員

協力廠商之所以為協力廠商,是因為沒有直接利益關係。

但是現在的現狀是:不少資料公司,無論手中有多少資料,都開始以此對外提供廣告監測服務,同時還充當著廣告代理商的角色,身兼多職之下,也必然會帶來了OTT市場裁判員和運動員的左右互換的亂象。

而這種貓膩的存在,可能是比終端企業直接對接廣告主提供資料更大的坑。因為終端對廣告主雙方至少還是一對一的,不太可能提升到傷害行業的層面上。但是,如果以協力廠商資料機構+廣告監測機構+廣告售賣機構的多重身份去對接終端、廣告主、內容企業等,傷害的就是OTT行業的未來。

破局——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與全樣本

術業有專攻,雖然這是大資料的時代,雖然很多人掌握資料,卻不代表人人都能做好大數據。家電企業的優勢方向必定是硬體而非大資料,同樣,牌照商或者內容企業優勢方向是內容也非大資料。暫且不論硬體企業+牌照商+內容商數量眾多,各自樣本難以代表行業,也不論他們既發佈資料又賣廣告是否影響公信力,單單從術業有專攻的角度而言,顯然協力廠商資料公司所代表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更有利於整個行業形成合力。

任何行業都是越來越垂直的走向,OTT也不例外,沒有誰能通吃整個產業鏈,也沒有誰再像當初一樣期待“OVER THE TOP”,不是過頂傳球,而是合作、共贏,大家都貢獻出自己擅長的部分,把整個市場做大。蛋糕足夠大的時候,人人都能分到自己的那杯羹。

在大資料盛行的今天,雖然人人都在談大資料,家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資料,但是如果資料不能打通,不能共用,那麼所謂的大資料其實是一個個的資料孤島,並不能真正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反而會因為資料樣本的差異,以及研究標準的多樣化,而導致市場上標準多元化,聲音不統一,嚴重影響產業鏈合作夥伴的真實判斷,對於智慧電視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形成阻力。

在這萬物互聯的時代,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之外,OTT行業還需有大格局的視野,擺脫單一小樣本的利益干擾和價值片面性,聯合諸多小樣本形成大樣本,通過共建DMP(大資料管理平臺)共用,逐步從大樣本走向全樣本。如果協力廠商資料企業能夠互相聯手,將資料打通,標準統一,其意義就跟現在完全不同了,也是打破資料孤島最好的方式。

連接產生價值,讓我們期待OTT資料更加透明的美好時代!

這裡有你的一封信,需要你親自打開·······

親愛的:

2017年,中國的電視使用者正在回歸。

中國的傳統電視正在進入一個產業升級的新時代,從傳統的有線電視到IPTV、互聯網電視;產業正在發生蛻變,用戶也正在回歸。

IPTV和互聯網電視作為電視的新生力量,使用者均已破億,電視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流媒體網的“論道”系列高峰論壇,不僅關注中國的電視新媒體產業格局的變遷,還深刻影響著這些掌握中國電視新興力量的變化。(報名通道:http://www.lmtw.com/201710iptv/index.html)或者點擊閱讀原文快速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往期熱點文章

關注IPTV、OTTTV等電視新媒體的行業動態、情報資訊、資料分析及新品評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