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表、肌骨超聲與疼痛治療》全國繼教學習班(第二輪通知)

《淺表、肌骨超聲與疼痛治療》全國繼教學習班(第二輪通知)

本學習班定於2017年10月22日—23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舉行, 註冊學員經考核合格, 可獲得國家級繼續教育Ⅰ類學分10分,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超聲科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疼痛科

2017年10月11日

報到時間:2017年10月21日下午 2:00-4:00或22日現場報名

報到地點:上海市延安西路221號華東醫院7號樓3樓327房間(疼痛科治療室)

理論授課時間:2017年10月22日(周日)

地點:華東醫院北三樓階梯會議室

實踐觀摩時間:2017年10月23日(週一)

地點:華東醫院超聲科、門診手術室

繳納費用:800元/人(現金支付)

住宿安排:外地學員請自行預定華東醫院附近酒店

溫馨提示:請有意參加的同道提前聯繫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華東醫院疼痛科

交通: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搜索華東醫院 或延安西路221號

《淺表、肌骨超聲與疼痛治療》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課程表

授課專家介紹

王文平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超聲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候任主委、上海市超聲質控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學分會常務委員,

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超聲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副會長, 復旦大學超聲醫學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 上海市醫學影像研究所副所長, 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

常才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博士,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超聲診斷科主任, 《腫瘤影像學》雜誌主編, 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常務委員, 上海市超聲品質控制中心專家委員,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超聲工程分會候任主委, 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超聲醫學工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復旦大學超聲醫學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

郭瑞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肌骨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腹部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康復醫學肌骨超聲協作組組長; 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任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第七、八屆全國委員。 現任中國超聲醫學雜誌常委、中國醫學影像技術雜誌編委、中華超聲影像學雜誌、中華超聲醫學(電子版)雜誌編委。 第一主研人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3項, 主編主譯專著6部、參編10部,發表論文近百篇。

王祥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首席專家、疼痛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麻醉與疼痛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針灸學會針刺麻醉理事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針灸學會針刺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疼痛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疼痛分會常務委員,中醫藥促進會軟組織疼痛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非公醫師協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醫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浦東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疼痛醫學雜誌、上海醫學編委。主持國家自然基金7項,國家973課題2項,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50篇,主編專著和譯著7部。2006年獲首屆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6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鄭元義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常務副主任。入選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教育部優秀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上海交通大學“雙百人”計畫。目前擔任國家衛計委超聲醫學專科能力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委員及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師協會肌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肌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超聲分會肌骨超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重點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網評專家、BMC cancer雜誌副編輯以及Advanced Materials等十餘家SCI雜誌審稿人。主要從事肌骨超聲、超聲分子影像等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獲12項基金資助,發表SCI論文70餘篇,獲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

陳曼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會淺表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肌骨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腹部學組委員,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超聲醫學工程委員兼秘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課題評審專家,European Radiology及European Journal ofRadiology等審稿專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學術論著40餘篇(SCI 7篇),培養碩士畢業生11名,主持乳腺、甲狀腺及淋巴結等淺表器官超聲方面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專案4項,主編“超聲造影在乳腺疾病的鑒別診斷中的作用”(Role of CEUS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reast lesions已正式線上全球發佈(www.solutionsincontrastimaging.com)。

趙達強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疼痛科專家。2006年始一直從事超聲引導區域麻醉及疼痛治療,擅長四肢、軀幹神經阻滯以及頭面部、腹腔神經叢、會陰神經等阻滯/總共完成約15000例操作,操作熟練,效果完善。 擔任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超聲引導技術在臨床麻醉和疼痛治療中的應用》的教學及演示。 參與《超聲引導下的區域阻滯和深靜脈穿刺置管》著作編寫。 主編了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區域麻醉學組教學資料《超聲引導區域麻醉手冊》。 獲得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區域麻醉學組第一屆神經阻滯視頻比賽第一名,2015年被評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區域麻醉學組培訓中心優秀講師, 2016年被評為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優秀青年。

殷於磊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病理科主任,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2005年起任病理科主任、2006年晉升病理科主任醫師,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病理醫師分會委員,上海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1984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系,醫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進入華東醫院外科工作,1985年8月,轉入病理科工作。

程愛群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普外科行政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外科分會普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甲狀腺腫瘤委員會委員。

林光武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主任醫師,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USC)KECK醫學院訪問學者;現為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放射科行政副主任、磁共振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抗癌協會影像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磁共振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專科分會MRI學組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盆腔學組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神經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目前是國家科技部數位影像重點專項評審專家;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目前還兼任Diagnostic Imaging、Journal of Imaging and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中華放射學雜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中國醫學電腦成像、老年醫學與保健等8本中外核心期刊雜誌的審稿專家。主持及參與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共11項(目前正主持在研課題2項,已主持完成課題2項;正參與在研課題4項,已參與完成課題3項);發明專利1項;現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論文50篇,SCI收錄5篇;參編著作5部、譯著1部。

陳林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超聲診斷科副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海峽兩岸超聲醫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上海醫學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和淺表器官超聲學組秘書,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評審專家和《心血管外科雜誌》(電子版)青年審稿人等。擅長淺表、泌尿和男科等超聲診斷,專注於超聲造影、彈性成像和容積超聲等的臨床應用和基礎研究。以專案負責人承擔上海市科委、衛計委和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課題共4項,發表專業論文20多篇,其中SCI論文3篇,參編《超聲醫學》(第六版)、《甲狀腺與甲狀旁腺超聲影像學》和《內分泌疾病超聲診斷》等專著。

鄭擁軍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醫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疼痛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全國青年委員,中西醫結合麻醉學會全國青年委員,中華疼痛學會上海分會副主委,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疼痛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副秘書長,第一屆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社會辦醫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第一屆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麻醉與疼痛分會委員兼秘書,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第一屆疼痛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中醫藥疼痛學會常務委員。長期從事慢性疼痛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曾在哈佛,斯坦福等美國多家著名疼痛中心研修,獲得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SCI論文六篇,熟練進行各種慢性疼痛的超聲引導下微創治療。採用各種微創神經介入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射頻調節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CT引導下腰交感神經治療老寒腿和糖尿病潰瘍。

陳悅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超聲診斷科主任,主任醫師,兼任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委員,上海醫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上海分會理事,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理事,上海聲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生物醫學學會委員,上海腫瘤影像學學會委員,上海市科委技術評定專家,上海市醫院管理中心評審專家,上海市政府採購諮詢專家組成員;以及《中華超聲影像學雜誌》、《中華超聲醫學雜誌(電子版)》等雜誌編委。主、參編《淺表器官超聲診斷學圖譜》、《超聲診斷學》和《上海超聲專業人員崗位培訓教材》等專業書籍。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雜誌發表專業論文50多篇,其中SCI論文10多篇,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

主編主譯專著6部、參編10部,發表論文近百篇。

王祥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首席專家、疼痛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麻醉與疼痛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針灸學會針刺麻醉理事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針灸學會針刺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疼痛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疼痛分會常務委員,中醫藥促進會軟組織疼痛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非公醫師協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醫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浦東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疼痛醫學雜誌、上海醫學編委。主持國家自然基金7項,國家973課題2項,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50篇,主編專著和譯著7部。2006年獲首屆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6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鄭元義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常務副主任。入選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教育部優秀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上海交通大學“雙百人”計畫。目前擔任國家衛計委超聲醫學專科能力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委員及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師協會肌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肌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超聲分會肌骨超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重點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網評專家、BMC cancer雜誌副編輯以及Advanced Materials等十餘家SCI雜誌審稿人。主要從事肌骨超聲、超聲分子影像等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獲12項基金資助,發表SCI論文70餘篇,獲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

陳曼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會淺表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肌骨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腹部學組委員,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超聲醫學工程委員兼秘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課題評審專家,European Radiology及European Journal ofRadiology等審稿專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學術論著40餘篇(SCI 7篇),培養碩士畢業生11名,主持乳腺、甲狀腺及淋巴結等淺表器官超聲方面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專案4項,主編“超聲造影在乳腺疾病的鑒別診斷中的作用”(Role of CEUS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reast lesions已正式線上全球發佈(www.solutionsincontrastimaging.com)。

趙達強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疼痛科專家。2006年始一直從事超聲引導區域麻醉及疼痛治療,擅長四肢、軀幹神經阻滯以及頭面部、腹腔神經叢、會陰神經等阻滯/總共完成約15000例操作,操作熟練,效果完善。 擔任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超聲引導技術在臨床麻醉和疼痛治療中的應用》的教學及演示。 參與《超聲引導下的區域阻滯和深靜脈穿刺置管》著作編寫。 主編了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區域麻醉學組教學資料《超聲引導區域麻醉手冊》。 獲得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區域麻醉學組第一屆神經阻滯視頻比賽第一名,2015年被評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區域麻醉學組培訓中心優秀講師, 2016年被評為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優秀青年。

殷於磊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病理科主任,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2005年起任病理科主任、2006年晉升病理科主任醫師,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病理醫師分會委員,上海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1984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系,醫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進入華東醫院外科工作,1985年8月,轉入病理科工作。

程愛群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普外科行政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外科分會普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甲狀腺腫瘤委員會委員。

林光武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主任醫師,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USC)KECK醫學院訪問學者;現為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放射科行政副主任、磁共振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抗癌協會影像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磁共振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專科分會MRI學組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盆腔學組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神經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目前是國家科技部數位影像重點專項評審專家;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目前還兼任Diagnostic Imaging、Journal of Imaging and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中華放射學雜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中國醫學電腦成像、老年醫學與保健等8本中外核心期刊雜誌的審稿專家。主持及參與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共11項(目前正主持在研課題2項,已主持完成課題2項;正參與在研課題4項,已參與完成課題3項);發明專利1項;現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論文50篇,SCI收錄5篇;參編著作5部、譯著1部。

陳林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超聲診斷科副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海峽兩岸超聲醫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上海醫學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和淺表器官超聲學組秘書,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評審專家和《心血管外科雜誌》(電子版)青年審稿人等。擅長淺表、泌尿和男科等超聲診斷,專注於超聲造影、彈性成像和容積超聲等的臨床應用和基礎研究。以專案負責人承擔上海市科委、衛計委和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課題共4項,發表專業論文20多篇,其中SCI論文3篇,參編《超聲醫學》(第六版)、《甲狀腺與甲狀旁腺超聲影像學》和《內分泌疾病超聲診斷》等專著。

鄭擁軍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醫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疼痛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全國青年委員,中西醫結合麻醉學會全國青年委員,中華疼痛學會上海分會副主委,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疼痛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副秘書長,第一屆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社會辦醫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第一屆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麻醉與疼痛分會委員兼秘書,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第一屆疼痛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中醫藥疼痛學會常務委員。長期從事慢性疼痛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曾在哈佛,斯坦福等美國多家著名疼痛中心研修,獲得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SCI論文六篇,熟練進行各種慢性疼痛的超聲引導下微創治療。採用各種微創神經介入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射頻調節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CT引導下腰交感神經治療老寒腿和糖尿病潰瘍。

陳悅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超聲診斷科主任,主任醫師,兼任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委員,上海醫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上海分會理事,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理事,上海聲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生物醫學學會委員,上海腫瘤影像學學會委員,上海市科委技術評定專家,上海市醫院管理中心評審專家,上海市政府採購諮詢專家組成員;以及《中華超聲影像學雜誌》、《中華超聲醫學雜誌(電子版)》等雜誌編委。主、參編《淺表器官超聲診斷學圖譜》、《超聲診斷學》和《上海超聲專業人員崗位培訓教材》等專業書籍。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雜誌發表專業論文50多篇,其中SCI論文10多篇,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