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霞湧壢下社區試行“三社聯動”治理法後,成外來工租房首選地

日前, 記者來到大亞灣霞湧壢下社區走訪:社區內規劃有車位, 車輛停放有序, 樓房及各種設施井然有序;社區裡看不到一個垃圾桶, 但地面乾淨整潔;主道兩旁居民樓的庭院裡、陽臺上、樓頂上綠意盎然、花草撲香……因為治安好、環境好、管理好, 這個社區成了周邊外來務工人員租房首選地。

這些社區治理新氣象, 得益于該社區2016年12月在全區率先試點開展“三社聯動”模式。

一個制度

“三社聯動”

何為 “三社聯動”?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有機融合、相互促進。 “三層一議”中的三層是指社區居委會、社綜和社區組織。

壢下社區是個移民村, 2007年5月搬遷至西區移民村後由村改為社區, 常住人口有3000多人。 得益于社區領導班子的長遠眼光, 這個社區自成立起, 就實施先進的管理制度:從環境衛生整治到社區租房簽“三方合同”改革, 從社區治安環境優化到為老人建 “幸福廚房”, 這個社區很快成為文明、和諧社區的代表。

2013年, 壢下社區社會綜合服務中心成立。 2016年12月, 大亞灣區民政局統籌在壢下社區試點開展“三社聯動”模式。 壢下社綜結合過去4年的服務基礎, 通過推行“三層一議”議事會制度來實現“三社聯動”。

環保小衛士入戶宣導維護社區環境衛生。

走進壢下社區社綜, 就會發現其外牆醒目位置張貼有 “三層一議”便民服務漫畫, 向群眾宣傳這一制度, 告知大家如何參與社區事務治理。

壢下社綜的社工何麗歡介紹, 其中社綜整合聯動社區居委會、社區組織, 同時還扮演社區問題的發現者和協調者的角色。 該社綜目前成立親子志願服務隊、環保小衛士、社區舞蹈隊、媽媽幫、老年健康互助等多個社區組織。

幾項改革

解民生難題

“社綜辦公場所專門辟有民情民意觀測站辦公室。 任何居民都可提出問題, 社區或社綜根據議題組織召開‘三層一議’議事會, 邀請居民、居委會代表、社工及志願者代表參加。 問題經協商獲得解決辦法後, 社綜會向社區居民公示處理結果。 ”

——壢下社綜社工何麗歡

壢下社區實施 “三層一議”助推社區創新治理的第一項改革, 就是社區停車問題。 如今走進壢下社區會發現社區裡小車、摩托車停放有序。 其實之前, 社區車輛停放是大家最頭痛的問題。

社區專設民情民意觀測站。

“社區停車位少, 社區居民與外來車輛經常搶車位, 我們針對這個問題開展‘三層一議’議事會, 居民、社區居委會和社綜社工一起協商。 ”何麗歡說, 最終議事會上通過了一套解決辦法。

今年初, 社區居委會聯動相關部門在社區裡規劃多個停車位, 小車與摩托車實現有序停放;另外, 社工發揮協調作用, 社區居委會引進資源在社區門口安裝車輛識別系統, 對於外來車輛進入社區停放收取停車費。

社區經過上述改革, 停車問題迎刃而解。

社區“三層一議”議事會開展季度會議。

如今不少社區存在養雞、養狗問題, 壢下社區也不例外。 “根據這一問題, 我們聯動了社區居委會和居民召開了一次‘三層一議’議事會, 取得解決方案,一是杜絕社區內養雞,二是逐步禁止社區內養狗。”何麗歡說,社綜將議事會達成的解決辦法在社區公示,社工又聯動志願者對居民進行宣傳勸解,慢慢地,養雞、養狗住戶認識到其飼養行為給其他住戶帶來的影響,主動放棄養雞,養狗問題目前也在逐步解決中。

壢下社區有位77歲的“三無”老人,獨居且患有眼疾、痛風,生活不能自理。“通過‘三層一議’,我們達成對該老人的服務計畫:鄰里對老人定期走訪陪伴;社工聯動志願者開展送餐服務,定期上門打掃衛生、探訪等。”何麗歡說。

一些變化

居民爭參與

“‘三社聯動’是社區、社工和社區組織互相配合、團結一條心,共同做好社區管理,服務好群眾;‘三層一議’議事會促進社區幹部更多地聽到居民心聲,更快解決社區問題。”

——壢下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周燕貴

“‘三層一議’重點是讓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讓他們有主人翁意識。”何麗歡說,剛實施時,社區居民不是很接受。隨著一些社區事務的有效解決,居民們嘗到甜頭,漸漸變被動為主動。

例如,今年社區推廣“美麗庭院”,社工和志願者開展宣傳,社區居委會發動家庭婦女帶頭美化庭院。家庭婦女一開始嫌搞庭院麻煩,如今愛上美化庭院,爭相建議引進各種花草品種。

壢下社區推行“美麗庭院”專案。

“三層一議”議事會制度推行,也助推壢下社綜孵化出自己的社區組織。何麗歡介紹,親子志願服務隊、環保小衛士、社區舞蹈隊、老年健康互助組織及媽媽幫,目前都是社區開展各種活動時的得力社區組織。如“環保小衛士”是由10來名8歲到十五六歲的學生組成的。

“社工進駐,我們很歡迎。”周燕貴說,社工年輕有活力,且有專業服務知識,在許多社區問題的處理上對社區居委會幫助很大。社區治理更加優化,社區環境更加優美,社區風氣也更加文明和諧。如今的壢下社區雖然只是有著150棟居民樓的小社區,常住人口才3000多人,7成以上是外來務工人員。

潘阿姨60歲了,6年前從湖北跟隨丈夫到大亞灣工作生活,在壢下社區租房。潘阿姨說,搬到壢下來住很幸福,除了社區環境衛生好,娛樂活動也不少。平日裡,許多居民到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看書、健身,社區裡還定期舉辦各種活動,生活豐富多彩。今年,潘阿姨的兒子在澳頭買新房,她搬過去後,對壢下社區戀戀不捨。

評 價

區民政局:社區活力得到激發

大亞灣區民政局副局長陳春燕介紹說,“三社聯動”是目前全國大力推行的社區創新治理方法,大亞灣區先行先試,於去年在壢下社區試點。

“社工工作就是要接地氣,貼近群眾生活,為群眾解決生活、鄰里中的小事,並由此積少成多,量變到質變推動社區和諧穩定發展。”陳春燕說,試點之前,民政局對壢下社區調研發現,社區環境衛生問題、鄰里糾紛等社區事務要快捷、有效解決,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三層一議”議事會這個機制。

“這種模式實施近一年已看到成效,促進了一些社區事務解決,如村容村貌得到改觀,鄰里關係和睦度得到提高,社區活力得到激發。”陳春燕認為,但成效之外也還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比如居民參與社區交易處理的積極性雖有所提高,但自覺性和熱情度不夠,還停留在依靠社工主導的水準,下來民政局將通過系列宣傳手法,提高群眾對“三社聯動”的認知和接受。

其次,“三社聯動”是要實現三者的資源分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以“誰有優勢誰主導,其他各方聯動參與”為原則,協同解決社區問題、推動社區發展。目前來看,一直是社工優勢主導,其他各方的優勢還沒發揮出來。“比如社會組織方面,目前壢下社區主要是靠社綜自己孵化的幾個社區組織。”陳春燕說,希望從社區面向社會,聯動引進外面優秀的社會組織,為社區精准地開展服務。

相 關

今年6個村(社區)推廣“居民議事會”

大亞灣區民政局9月發佈《關於進一步落實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三社聯動”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計畫在沙田社區、橋西社區、東聯社區、塘布村、霞湧社區、霞新村等6個村(社區)推廣“三社聯動”的居民議事會模式。現正做前期準備工。

今年國慶前夕,該區西區塘布村社工站嘗試 “三社聯動”,開展月餅義賣活動:村委會提供安全保障及技術支援,社工站社工協調志願者及村民做月餅並義賣。此次活動共做了500多個月餅,義賣月餅及絲網花獲得1000多元公益資金。

取得解決方案,一是杜絕社區內養雞,二是逐步禁止社區內養狗。”何麗歡說,社綜將議事會達成的解決辦法在社區公示,社工又聯動志願者對居民進行宣傳勸解,慢慢地,養雞、養狗住戶認識到其飼養行為給其他住戶帶來的影響,主動放棄養雞,養狗問題目前也在逐步解決中。

壢下社區有位77歲的“三無”老人,獨居且患有眼疾、痛風,生活不能自理。“通過‘三層一議’,我們達成對該老人的服務計畫:鄰里對老人定期走訪陪伴;社工聯動志願者開展送餐服務,定期上門打掃衛生、探訪等。”何麗歡說。

一些變化

居民爭參與

“‘三社聯動’是社區、社工和社區組織互相配合、團結一條心,共同做好社區管理,服務好群眾;‘三層一議’議事會促進社區幹部更多地聽到居民心聲,更快解決社區問題。”

——壢下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周燕貴

“‘三層一議’重點是讓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讓他們有主人翁意識。”何麗歡說,剛實施時,社區居民不是很接受。隨著一些社區事務的有效解決,居民們嘗到甜頭,漸漸變被動為主動。

例如,今年社區推廣“美麗庭院”,社工和志願者開展宣傳,社區居委會發動家庭婦女帶頭美化庭院。家庭婦女一開始嫌搞庭院麻煩,如今愛上美化庭院,爭相建議引進各種花草品種。

壢下社區推行“美麗庭院”專案。

“三層一議”議事會制度推行,也助推壢下社綜孵化出自己的社區組織。何麗歡介紹,親子志願服務隊、環保小衛士、社區舞蹈隊、老年健康互助組織及媽媽幫,目前都是社區開展各種活動時的得力社區組織。如“環保小衛士”是由10來名8歲到十五六歲的學生組成的。

“社工進駐,我們很歡迎。”周燕貴說,社工年輕有活力,且有專業服務知識,在許多社區問題的處理上對社區居委會幫助很大。社區治理更加優化,社區環境更加優美,社區風氣也更加文明和諧。如今的壢下社區雖然只是有著150棟居民樓的小社區,常住人口才3000多人,7成以上是外來務工人員。

潘阿姨60歲了,6年前從湖北跟隨丈夫到大亞灣工作生活,在壢下社區租房。潘阿姨說,搬到壢下來住很幸福,除了社區環境衛生好,娛樂活動也不少。平日裡,許多居民到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看書、健身,社區裡還定期舉辦各種活動,生活豐富多彩。今年,潘阿姨的兒子在澳頭買新房,她搬過去後,對壢下社區戀戀不捨。

評 價

區民政局:社區活力得到激發

大亞灣區民政局副局長陳春燕介紹說,“三社聯動”是目前全國大力推行的社區創新治理方法,大亞灣區先行先試,於去年在壢下社區試點。

“社工工作就是要接地氣,貼近群眾生活,為群眾解決生活、鄰里中的小事,並由此積少成多,量變到質變推動社區和諧穩定發展。”陳春燕說,試點之前,民政局對壢下社區調研發現,社區環境衛生問題、鄰里糾紛等社區事務要快捷、有效解決,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三層一議”議事會這個機制。

“這種模式實施近一年已看到成效,促進了一些社區事務解決,如村容村貌得到改觀,鄰里關係和睦度得到提高,社區活力得到激發。”陳春燕認為,但成效之外也還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比如居民參與社區交易處理的積極性雖有所提高,但自覺性和熱情度不夠,還停留在依靠社工主導的水準,下來民政局將通過系列宣傳手法,提高群眾對“三社聯動”的認知和接受。

其次,“三社聯動”是要實現三者的資源分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以“誰有優勢誰主導,其他各方聯動參與”為原則,協同解決社區問題、推動社區發展。目前來看,一直是社工優勢主導,其他各方的優勢還沒發揮出來。“比如社會組織方面,目前壢下社區主要是靠社綜自己孵化的幾個社區組織。”陳春燕說,希望從社區面向社會,聯動引進外面優秀的社會組織,為社區精准地開展服務。

相 關

今年6個村(社區)推廣“居民議事會”

大亞灣區民政局9月發佈《關於進一步落實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三社聯動”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計畫在沙田社區、橋西社區、東聯社區、塘布村、霞湧社區、霞新村等6個村(社區)推廣“三社聯動”的居民議事會模式。現正做前期準備工。

今年國慶前夕,該區西區塘布村社工站嘗試 “三社聯動”,開展月餅義賣活動:村委會提供安全保障及技術支援,社工站社工協調志願者及村民做月餅並義賣。此次活動共做了500多個月餅,義賣月餅及絲網花獲得1000多元公益資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