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貴陽市安井學校:讓莘莘學子快樂學習陽光生活

小巧手活動

安井學校是由具有50多年歷史的漁安小學和安井學校合併而成。 以“安心定志, 井井兮有理”為依託命名。 一直以來,

該校以“規範、特色、優質、開放”為目標, 本著“點燃智慧、快樂學習、陽光生活”的辦學理念, 謹記“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成才”的校訓, 力求探索一種符合學生成長規律, 讓學生健康、陽光快樂的教育教學模式, 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職責, 立足安井的發展, 全面育人。

電腦課程

生生平等

以生為本, 才能強教育。 為此, 安井學校始終把抓教育教學品質放在第一位, 積極加強學校軟硬體建設, 創造孩子學得好、家長放心的學校。 作為一所“涉農”學校, 安井學校嚴格執行“劃片招生, 就近入學”的原則, 做好新生招生工作。 學校堅決執行雲岩區教育局招生要求, 首先確保片區內適齡兒童就讀, 在學位空餘的情況下招收就近入學的城市新市民子女。

同時, 秉承“生生平等”的理念, 該校未設“快慢班”, 班級為平行班, 保障學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對於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的接納工作, 該校始終堅持認真落實上級救助政策, 及時為學生辦理入學手續, 並向貧困學生免費發放校服、教科書及救助資金。

對於留守兒童, 該校建立了完備的“留守兒童”檔案。 做到有留守學生檔案、有值班教師、有家長聯繫電話, 增進了父母與留守學生的感情交流, 培養了留守學生感恩父母和關愛社會的情感。

其次, 該校嚴格執行控輟保學制度, 班主任是班級控輟的第一責任人, 每天早上對本班學生人數進行清點。 對沒有按時到校的學生, 班主任會在第一時間摸清去向, 利用休息時間對未到學生家庭逐一進行家訪。 該校的一位老師說:“對於孩子出現不到校或者輟學的情況, 我們一定要耐心做好家長的工作, 堅決不讓一位學生輟學, 家訪要求有記載, 有家長簽名、有圖片。 得益于學校領導與同仁的努力, 我們學校實現了學生到校率100%。

手工課

師師認真

作為貴陽的老城區, 雲岩區的學校都受到城區發展的影響, 得不到擴建, 不少學校的生均是達不到標準的。 但是按照國家對於義務教育均衡學校的認定標準(9項指標符合7項就合格), 2014年, 雲岩區還是以全省最高分97.5分的分數, 通過了認定。

對此, 雲岩區教育局工作人員許老師這樣解釋:“在老城區改擴建學校困難較大, 所以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建設上, 雲岩區教育局在其它的指標上都是下了大力氣的, 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對教學條件的投入, 確保學生都能接受到好的教育。 ”

為讓孩子接受到優質的教育, 安井學校將“給教師一個明確的方向指導”作為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石”。 通過將老師組織起來, 利用每週的教研學習時間分學科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 使新課標的理念進一步內化。 同時, 學校和老師還精心準備了研究課教案, 力爭體現課改精神。

在此基礎上, 在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 各學科教師分別在組內進行教研課的互學活動, 學校還要求教研組長帶領全組成員,課前認真研討教案,課後認真分析優點和存在的問題,為教師提供成長和鍛煉的機會,讓老師們在不斷的學習、鑽研和探討中,提升教育教學水準。

同時,根據《教育局關於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執行課程計畫有關通知》要求,本著“相對專兼,錯位排課”的原則,學校開足開齊音樂、體育、科學、品生品社等科目,做到了規範、可行和有效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閱讀活動

人人發展

安井學校以“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成才”為校訓,以“規範、特色、優質、開放”為教育教學目標,進一步落實“點燃智慧,快樂生活”的教學理念。結合這一特色,該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德育活動。

如教學樓頂開闢的“校園農場”就是特色活動的一個具體體現。如今,“開心農場”已經成為了學校非常重要的教育平臺,教師們借助這一平臺開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變得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傳統種植基地、水培陽光基地、陽光小屋的使用,不僅讓孩子們感受了快樂、體驗了生活,還增強了學校與家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交流。使校園文化的構建既立足於活動,又回歸自然。

說起自己的校園生活,六(1)班的李芯彤表示自己“最喜歡學校了”。從一年級就進入安井學校的這名小女孩,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每個學期都學會種植新蔬菜的方法。在照顧蔬菜“長大”的過程中,在期待和澆灌中等待植物的成長,也成了她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她說:“我還喜歡學校的社團,每年都可以加入新的社團,在社團我學會了剪紙、合唱、表演課本劇,特別開心。”

快樂小超市,是安井學校在德育活動創建中的又一特色活動。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分別以“薯小弟”、“晶晶妹”、“棒果果”、“南多藝”、“快樂茄”來激勵學生愛學習、講衛生、有禮貌、多才藝、能創新的素養。每天的學習生活中,老師們會根據學生的表現來發放鼓勵卡。在不同領域表現優秀的學生都會獲得這些不同種類的小卡片,根據卡片的多少,再在時間範圍裡去“快樂小超市”兌換相應的小獎品。以這樣的方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此外,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冬季運動會、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之弘毅傳道、摯愛求真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彙報展示、多彩貴州系列活動展演、建隊日活動……豐富的活動在校常開展,為學生提供了玩樂的方向,為造就全面發展的素質人才打好基礎,使每一個孩子在校都能最大限度的獲得全面發展。(本報記者 鄭 果)

舞蹈課

運動

學校還要求教研組長帶領全組成員,課前認真研討教案,課後認真分析優點和存在的問題,為教師提供成長和鍛煉的機會,讓老師們在不斷的學習、鑽研和探討中,提升教育教學水準。

同時,根據《教育局關於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執行課程計畫有關通知》要求,本著“相對專兼,錯位排課”的原則,學校開足開齊音樂、體育、科學、品生品社等科目,做到了規範、可行和有效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閱讀活動

人人發展

安井學校以“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成才”為校訓,以“規範、特色、優質、開放”為教育教學目標,進一步落實“點燃智慧,快樂生活”的教學理念。結合這一特色,該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德育活動。

如教學樓頂開闢的“校園農場”就是特色活動的一個具體體現。如今,“開心農場”已經成為了學校非常重要的教育平臺,教師們借助這一平臺開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變得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傳統種植基地、水培陽光基地、陽光小屋的使用,不僅讓孩子們感受了快樂、體驗了生活,還增強了學校與家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交流。使校園文化的構建既立足於活動,又回歸自然。

說起自己的校園生活,六(1)班的李芯彤表示自己“最喜歡學校了”。從一年級就進入安井學校的這名小女孩,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每個學期都學會種植新蔬菜的方法。在照顧蔬菜“長大”的過程中,在期待和澆灌中等待植物的成長,也成了她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她說:“我還喜歡學校的社團,每年都可以加入新的社團,在社團我學會了剪紙、合唱、表演課本劇,特別開心。”

快樂小超市,是安井學校在德育活動創建中的又一特色活動。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分別以“薯小弟”、“晶晶妹”、“棒果果”、“南多藝”、“快樂茄”來激勵學生愛學習、講衛生、有禮貌、多才藝、能創新的素養。每天的學習生活中,老師們會根據學生的表現來發放鼓勵卡。在不同領域表現優秀的學生都會獲得這些不同種類的小卡片,根據卡片的多少,再在時間範圍裡去“快樂小超市”兌換相應的小獎品。以這樣的方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此外,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冬季運動會、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之弘毅傳道、摯愛求真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彙報展示、多彩貴州系列活動展演、建隊日活動……豐富的活動在校常開展,為學生提供了玩樂的方向,為造就全面發展的素質人才打好基礎,使每一個孩子在校都能最大限度的獲得全面發展。(本報記者 鄭 果)

舞蹈課

運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