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人情味越來越少,與大量年輕勞動者進城有關

現在的農村經濟越來好了, 但是人情味卻越來越淡了, 這一點從過年我們走訪親戚就能看出來, 當三姑六婆圍在一起, 圍繞的話題不是房子就是車子, 攀比心較重的人在農村裡隨處可見。

在以前, 鄉親鄉里、左鄰右舍的關係都非常好, 今天你幫我, 明天我幫你, 相處的十分和諧, 甚至有人認為, 全村幫忙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農村人情味變淡, 和年輕勞動者進城以及廣泛的大學生教育有關。 過去的農村, 尤其是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那一輩人, 進城是一個很時髦的話題和行為。 那時候的大部分人生活都在村子裡, 到鎮上買東西都是十分少有的事情, 有些人一輩子生活和認識的人都是村子裡的人。

試想一下, 很多家庭和別人做了幾輩子的鄰居了, 與鄰居家的老人都相處了幾十年了, 就是兩個石頭在一起都捂熱乎了, 更何況是人。 所以, 以往的農村雖然也少不了雞毛短皮的小事, 但是人情味總是濃郁的。

經濟發展社會開放之後, 青壯年走進城市, 一年到頭大部分都是在城市生活, 有的偏遠地區的甚至好多年不回家。 特別是對現在25左右的年輕來說, 從小就在外地上學,

與村子裡的人交往本來較少, 大學以後畢業留城市工作, 如果父母不在了之後, 基本上和農村也就沒關係了。 長時間的不聯繫, 很多親人都會變的非常生疏, 更不要說鄰居了。 所以現在農村的人情味變淡了。

不只是農村裡的人情味變淡了, 城裡人也是一樣的,

很多城裡的親戚之間走動都十分的少。 現在多數村裡人都把戶口遷到了城裡, 並且到城裡久居, 被分散到五湖四海的鄉親鄉里聯繫自然就少了很多。

隨著農村人的生活水準逐漸提高, 每家每戶都住上了好房子, 開上了好車子, 但還是會經常懷念那些相親相愛的農村生活。

那時候, 鄉情真的很濃, 沒有一點做作, 不像現在各種攀比, 還是以前的農村好, 你們認為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