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撞死王偉的那架偵察機,中國現在能造嗎?

今天是4月1號, 有人在過愚人節, 有人在紀念張國榮, 還有些人他們在懷念16年前犧牲的“海空衛士”王偉。 2001年4月1日8時55分, 美軍一架從沖繩基地出發的EP-3型偵察機, 在距中國海南島110公里海面, 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架殲八戰機相撞, 中方機師王偉失蹤, 而美軍偵察機則急降海南島陵水機場。

當時美軍EP-3型偵察機的11名機員被中方扣留, EP-3型偵察機也被中國拆解。 不少人說中國今天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的技術得益于當年南海撞機事件中的EP3偵察機。 當時迫降機場, 美軍已經按照標準流程將機內的大部分電子設備進行了摧毀。 機上當值美軍軍官在回國後強調所有電子設備被摧毀, 並將可移動設備通過艙門進行了外拋。 從2001年4月1日迫降陵水機場至2001年6月29日俄羅斯AN-124將切割後的EP-3運離中國為止, 在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裡, 發生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 如果說中國沒有從這次撞機事件中獲益,

那是自欺欺人;如果說中國的預警機發展是靠這一撞而出現的, 那是無稽之談。

EP-3型偵察機是由美國海軍所操作, 配備有渦輪推進引擎的信號偵察機。 它的機身設計取自同廠的P-3“獵戶”海上巡邏機, 而P-3的設計則取自L-188型民航客機。

EP-3的主要任務為電子監聽。 其機載電子設備多為克薩斯州韋科的L-3通信綜合系統公司提供。 該機採用四台阿裡訊公司的T56-A-14渦槳發動機。 機內設有24個固定座位, 19個為機組所用。 EP-3的續航時間超過16小時, 轉場航程超過9000千米。 EP-3通常在敵國的領空之外飛行, 收集敵國國土上各種無線電設備發射出的電子信號, 如廣播、無線電臺、電報、對講機、手機等等。

16年前, 中國的殲八在南海被EP-3型偵察機欺負, 那麼16年後中國空軍的空中電子戰力量如何呢?目前確信存在的大型電子戰飛機包括轟電-5、轟電-6, 以及某些運輸機的改型, 最精銳的型號為圖-154MD電子戰飛機。 95年開始, 解放軍空軍就將兩架圖-154M客機改進為電子戰空中平臺。 據外電資訊估計, 該型電子戰飛機時速每小時900千米, 工作狀態飛行時速350千米, 巡航高度500~12000米, 起飛重量86~102噸, 載重14 噸, 巡航距離6500米, 機組5人, 操作人員約25人。

經過這麼多年發展, 中國的電子偵察機技術日臻成熟。 今年年初, 解放軍6架轟-6型轟炸機、1架運-8系列偵察巡邏機和1架運-9系列電子偵察機組成的龐大編隊前出日本海, 兩家電子戰飛機類比出了幾十架轟炸機的龐大機群。 在雷達上看到大片機群的日本空自大驚失色, 幾乎出動了全日本戰備執勤的戰機飛上天警備, 這也算為王偉出了口惡氣。 16年前美國電子偵察機可以在南海抵近中國偵查, 16年後中國電子偵察機自然也可以抵近日本偵查。81192,中國的電子偵察機在等你返航...

16年後中國電子偵察機自然也可以抵近日本偵查。81192,中國的電子偵察機在等你返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