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桂花香飄四方——咸安區三產融合發展觀察

又到一年金秋, 滿城桂花盛放。

作為中國桂花之鄉, 我市桂花產業發展與其他地區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如何彌補差距, 實現跨越式發展?咸安桂花三產融合發展給出了答案。

調方向, 融觀賞經濟價值于一體

桂花鎮是全市桂花種植最集中的地區, 每年可銷售1億棵桂花苗。

湖北月月香園林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勝利是土生土長的桂花鎮人。 他從2000年開始做苗圃生意, 經歷了桂花苗行情的起起落落。

“最高峰時, 一棵桂花苗售價可達10元, 而現在每棵苗的價格只有幾毛錢, 基本只能吃老本。 ”何勝利說。

為了改善行情低迷的現狀, 何勝利等一批桂花種植大戶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調整桂花苗木種植方向。

他們從重慶引進了彩色桂, 這種桂花樹葉子的顏色一年四季都不一樣, 1米高的彩色桂樹苗就可賣好幾塊, 巔峰時單棵售價也曾達到25元, 相比本地其他樹種,

利潤空間大的多。

另一個方向是發展桂花盆景, 通過修剪塑型, 苗木本身的價值大大提高, 桂花鎮政府也加強引導, 請來專家教授講解苗木盆景製作方法。

“我每次做的盆景, 客戶上門訂苗木時就全部要走了, 而且現在改良品種後, 一年生的苗也能開花, 觀賞價值大大提升。 ”何勝利說。

建聯盟, 提升桂花產品附加值

金秋時節, 漫山遍野盛放的桂花可謂人間仙境。 但是, 桂花花期短, 鮮桂花無法長期儲存, 這催生了桂花加工業的發展。

咸安民間桂花加工歷史悠久, 已有300多年歷史。

目前, 全區已有桂源紅酒業、金花香料廠、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八月花食品有限公司等 8 家桂花產品加工企業, 主要生產桂花浸膏、桂花酒、糖桂花、桂花露、桂花茶等50多個系列產品,

年生產能力可達1萬噸。

“雙節”期間, 桂花鎮柏墩村村民馮加桂就忙得不可開交。 他家世代進行桂花產品加工, 每年桂花盛放的季節都是最忙碌的時候, 收上來的鮮桂花要根據客戶需求分別烘乾和醃製成桂花茶、桂花糖等產品。 就靠著這些桂花加工產品, 他一年下來有幾萬元收益。

相比桂花苗木, 桂花產品價格比較穩定, 但都屬於粗加工產品, 產品的附加值依舊比較低。 精油、香水等較高檔的桂花產品因為技術限制一直沒有太大發展。

今年4月28日, 我市桂花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正式成立。 這為花農和桂花企業帶來了福音。

聯盟將把我市乃至全國的桂花資源利用起來, 做到人才共用、平臺共建、成果共用,

與農戶、企業一起攻克桂花產業發展難題。

咸甯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王振啟是聯盟成員, 他多次到桂花鎮指導桂花種植。 在他的建議下, 桂花鎮桂花源景區已經開始搜集全國的桂花樹種, 打造百桂園景點。

借東風, 讓桂花香飄萬里

花香也怕巷子深。 今年, 桂花鎮結合特色小鎮建設, 打出了“中國香谷·桂花小鎮”的名片。

9月29日, “中國香谷·桂花旅遊節”在桂花源景區正式開幕。

桂花源景區占地面積2.7平方公里, 核心區域面積800畝, 是全國最大的古桂群基地。 景區內樹齡達到50至100年的桂花樹有2000餘株, 百年以上古桂樹有200餘株。

活動當天, 1300余名遊客一邊欣賞景區桂花美景, 一邊在桂花樹下攝影留念, 一邊體驗打桂花的樂趣。

這是桂花旅遊的一波熱潮。

“雙節”期間, 數以萬計的遊客走進桂花源景區, 帶動了周邊的農副產品銷售和農家樂。

今年9月, 投資3.6億元的桂花特色小鎮項目正式動工, 專案將建設桂花交易市場, 集桂花苗木銷售、鮮花收購、桂花產品展銷為一體, 延伸桂花產業鏈條。 同時對劉家橋景區提檔升級, 完善旅遊功能佈局和設施建設。

借著鄉村旅遊的東風, 咸安桂花旅遊產業正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