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透過現象看本質:豬週期迴圈漲跌,未來養豬仍可盈利!

國慶沒有拯救豬價, 豬價在國慶尾聲持續穩中下跌!預期的節日拉動成了泡影……10月份, 生豬供應正在緩慢增加, 豬肉消費卻不及預期, 進口肉大量進口或成為常態, 市場整體供大於求, 屠宰企業採購無壓力, 接連趁勢壓價。 預計短期豬價仍偏弱運行。

2017年10月13日全國外三元均價14.23元/公斤, 較昨日下跌0.01元/公斤。

養豬戶看好豬價穩定, 豬不多, 豬肉沒少

雖然供應在緩慢增加, 但整體來看, 由於養豬戶看好價格穩定, 一頭豬的出欄重量比之都會比之前多很多, 所以豬不多, 肉卻沒少。 截至目前來看, 能繁母豬存欄基數依舊偏低,

而且今年南北方的暴雨洪澇災害以及颱風等自然災害對母豬產能造成了一定的折損, 部分地區損失嚴重, 必將影響今年仔豬的供應量, 這從今年仔豬價格居高不下也可以看出端倪。 但進口肉價格優勢明顯, 必然會對國內豬價造成衝擊。 尤其是美國近期豬價雪崩, 出口中國意願強烈。 今後豬肉大量進口或將成為新常態, 給國內豬價帶來利空影響。

有的養殖戶留言說, 讓我們每天漲一毛, 漲一段, 豬價就會上去了……豬友盼漲的心我們是理解的!但是請問, 你們自己信嗎?屠宰企業會信嗎?小編覺得, 只有真實的資訊對我們才是有用的, 才會讓我們更從容地面對後市, 而不是製造一個虛假的繁榮來自欺欺人。

輿論的誘導是左右不了市場行情的, 只有供需才能決定市場。

豬價怎麼就漲著漲著就跌了呢?

似乎對於史上最強豬週期的享受我們還未盡興, 但是今年6月份中旬生豬價格就急劇上演了因此暴跌走勢。 自此以後, 豬價一直沒有好的表現。 6月份豬價高位跳水, 7月份反彈失敗, 8月份窄幅調整, 9月份再贏深跌。 生豬價格怎麼就漲著漲著就跌了呢?

屠宰企業壓價自然是我們首先想到的, 但是上半年他們怎麼就沒有壓價的機會呢?肯定是供應增加了, 可是供應缺口還在, 產能還未恢復正常怎麼就供應增加了呢?

首先自然是養殖戶的集中壓欄造就集中出欄, 待豬價出現大跌之後, 養殖戶追漲殺跌的心理全面釋放。

其次今年3、4月份仔豬成活率提高,

導致了9—11月份市場可供出欄的生豬供應量增加。 北方地區養豬戶出欄增加, 出欄體重上升, 屠宰企業採購無壓力, 趁勢壓價。 而北豬南運頻繁, 南方豬價持續受到低價豬的衝擊。

第三是進口肉激增對國內豬價造成衝擊。 2017年前8個月豬肉進口總量113.8萬噸, 達到了過去歷年全年進口總量的2倍甚至更多, 業內認為四季度仍會有數量龐大的進口豬肉進入中國市場。 而近來美國豬市產能過剩, 豬價遭遇雪崩, 或繼續衝擊國內市場。

最後高肉價抑制了消費, 消費替代依然存在。 加之近年來節日效應被熨平, 需求端提振力度不大。 此次國慶也同樣遭此一劫, 豬肉消費不達預期。

什麼樣的行情才是事實?

此次國慶期間的豬價,

雖然下跌幅度開始縮窄, 但是下跌的地區有所增加, 那麼在節後需求和供應均沒有明顯利好的情況下, 供需博弈激烈, 進口豬肉衝擊, 豬價短期或延續低迷走勢, 真正的反彈需要消費旺季的支撐。

之前有券商認為年底豬價可以沖高到20元/公斤, 但目前被定性為“笑話”。 業內普遍性的認為豬價下跌的底線很難跌破14元/公斤, 而豬價強勁反彈有望至16元/公斤以上, 不會過高。

就目前情況看, 市場看衰氛圍濃厚, 加之近來美國豬市的影響, 似乎豬價真的不是很可觀。 其實豬價雖然下跌, 但仍處於相對高位。 目前養殖成本相對較低, 盈利依然可觀。 目前, 穀物、玉米價格一降再降, 養殖成本相對較低, 養豬還在盈利。 建議養殖端保持節奏,

有序出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