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十九大時光」新理念引領發展新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性變革系列述評之二

這是波瀾壯闊的發展進程中砥礪奮進的5年——

5564萬人口脫貧、年均經濟增速超過7%、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30%……中國發展新飛躍驚豔世界。

這是新的歷史起點上引領發展新方向的中國啟示——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新發展理念, 是對中國發展實踐的科學指引, 也為破解世界發展難題貢獻了中國方案。

歷史新起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 著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 引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歷史性變革

巍巍太行山深處, 河北邢臺漿水鎮前南峪村被譽為“太行山上最綠的地方”。

50年前的荒山禿嶺, 如今“樹在林中、人在綠中”。 金秋9月, 千畝板栗樹枝繁葉茂, 烏克蘭櫻桃、美國凱特杏、澳洲秋紅油桃……一道道山溝裡果香四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當了50年村支書的郭成志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村上下對這句話深有感觸。 經歷了由荒到綠、由綠到富、由富變美, 如今前南峪人正齊心協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旅遊, 還在建5A旅遊景區, 村莊更美了, 日子越過越紅火。

前南峪村的發展軌跡, 正是中國農村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走向富足的一個縮影。

“發展是党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在建黨95周年的歷史節點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說。

這是攻城拔寨、奮力躍升的5年——

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推動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我們党作出莊嚴承諾。

從太行深處到大別山區, 從隴中定西到呂梁山區……5年來, 我國貧困發生率從10.2%降至4.5%, 成為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這是主動求變、轉型升級的5年——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 黨中央高瞻遠矚,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在主動求新求變中, 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實現新的躍升。

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順利實施, 東中西幾大板塊統籌推進, 轉型升級新動能不斷湧現……經濟發展更具可持續性。

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7年高於城鎮居民, 著力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環境、食品安全、住房、養老等突出問題……百姓獲得感不斷增強。

這是中國經濟在全球分量越來越重的5年——

中國經濟年均增速7.2%、通脹率2%、調查失業率5%左右, 在世界範圍內一枝獨秀;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以上, 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 居世界第一位, 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定之錨。

“去年全球經濟增長35%的貢獻來自中國, 未來中國依然會保持高額的貢獻, 這是非常偉大的成就。

”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克裡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的話, 透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滿滿的期待。

歷史昭示未來, 夢想鑄就輝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 引起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共鳴, 也讓全世界讀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

5年逐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決勝可期;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 尤須奮勇前行。

發展新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新發展理念, 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

傳統產業退, 高技術產業進。

創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正在進行新的“創業”——打造杭州東部的醫藥港小鎮、國際科創小鎮、大創小鎮……

“創新是這場轉型最強的核心動力。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陳其松說, 過去, 開發區招商引資的重點是電子、輕工等出口加工製造業, 現在轉向了資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產業。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進退轉型, 折射中國經濟正在經歷的深刻嬗變。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全球經濟第一大增長引擎……改革開放39年, 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 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

從內部要素看, 經濟增速從兩位數高速增長逐步回落, 傳統產業結構面臨衝擊, 勞動力、能源、土地、市場等資源稟賦發生重大變化, 人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亟待滿足。

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經濟格局持續調整,發達國家採取“再工業化”戰略,中國傳統的低成本、低價格競爭優勢逐漸削弱。

中國經濟如何保持發展增速?中國工業如何突圍攻克“有製造沒智造”頑疾?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怎樣兼得?……

這是時代之問,是世界之問,也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新課題。

站在時代的節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做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

在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大邏輯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

以創新發展點燃發展動力,以協調發展治理區域失衡,以綠色發展和諧人與自然,以開放發展經略內外聯動,以共用發展促進公平正義。

“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選擇發展道路和謀劃發展戰略的進程,就是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實踐,不斷創新發展理念的歷程。”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每一次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都將為中國開啟更高的發展階段。

逐夢新征程

經驗啟示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航船必將駛向更加輝煌的未來,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多中國貢獻

今年夏天,奈及利亞副總統辦公室特別助理歐姆勒圓滿結束在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為期一年的學習。

“中國的發展秘訣值得學習!”去年9月,包括歐姆勒在內27個國家的49名學員成為該學院首期班學員。汲取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是他們留學中國的共同心願。

為何世界形勢跌宕起伏,中國仍風景獨好?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探尋中國發展秘笈,破解自身發展難題。

知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林毅夫說:“中國的發展給其他南南合作國家帶來發展的視窗機遇期,最重要的是帶來了思路:怎樣結合自己的優勢來發展經濟,務實地發展、務實地轉型。”

理念指引方向,行動啟示未來。

——踐行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個出發點。

近日,天津市一條幹部調整消息,在當地幹部群眾中引來熱議:因對中央環保督察意見整改不力,天津市東麗區、津南區兩名副區長被免職。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民福祉。鐵腕治汙,是生態文明建設自上而下的自覺行動,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十九大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說,中國新發展理念的靈魂是“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集中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執政理念。

——踐行新發展理念,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這個關鍵一招。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集中裁定受理一批“僵屍企業”破產和強制清算案,104家“僵屍企業”宣告“死亡”。

“這些‘僵屍企業’多成立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沉屙多年、積重難返。快速出清有利於調整優化企業結構和社會資源配置,減輕政府財政負擔,促進地方經濟健康發展。”廣州市國資委產權處處長羅子章說。

推石上山,不進則退。轉型關鍵期,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才能推動我國發展不斷朝著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踐行新發展理念,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

“企業要想做好,就要時刻保持對大勢的洞察,最關鍵的是要靠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他掌舵的企業正是通過創新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四的伺服器廠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這是中國共產黨面向未來的發展宣言。

時代激蕩,風雲際會。

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中國迎來復興路上的重要節點。

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帶領億萬人民迎難而上、奮力攻堅,在新理念引領的發展道路上昂首闊步,邁向更加壯闊的新征程。

人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亟待滿足。

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經濟格局持續調整,發達國家採取“再工業化”戰略,中國傳統的低成本、低價格競爭優勢逐漸削弱。

中國經濟如何保持發展增速?中國工業如何突圍攻克“有製造沒智造”頑疾?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怎樣兼得?……

這是時代之問,是世界之問,也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新課題。

站在時代的節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做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

在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大邏輯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

以創新發展點燃發展動力,以協調發展治理區域失衡,以綠色發展和諧人與自然,以開放發展經略內外聯動,以共用發展促進公平正義。

“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選擇發展道路和謀劃發展戰略的進程,就是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實踐,不斷創新發展理念的歷程。”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每一次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都將為中國開啟更高的發展階段。

逐夢新征程

經驗啟示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航船必將駛向更加輝煌的未來,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多中國貢獻

今年夏天,奈及利亞副總統辦公室特別助理歐姆勒圓滿結束在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為期一年的學習。

“中國的發展秘訣值得學習!”去年9月,包括歐姆勒在內27個國家的49名學員成為該學院首期班學員。汲取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是他們留學中國的共同心願。

為何世界形勢跌宕起伏,中國仍風景獨好?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探尋中國發展秘笈,破解自身發展難題。

知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林毅夫說:“中國的發展給其他南南合作國家帶來發展的視窗機遇期,最重要的是帶來了思路:怎樣結合自己的優勢來發展經濟,務實地發展、務實地轉型。”

理念指引方向,行動啟示未來。

——踐行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個出發點。

近日,天津市一條幹部調整消息,在當地幹部群眾中引來熱議:因對中央環保督察意見整改不力,天津市東麗區、津南區兩名副區長被免職。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民福祉。鐵腕治汙,是生態文明建設自上而下的自覺行動,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十九大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說,中國新發展理念的靈魂是“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集中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執政理念。

——踐行新發展理念,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這個關鍵一招。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集中裁定受理一批“僵屍企業”破產和強制清算案,104家“僵屍企業”宣告“死亡”。

“這些‘僵屍企業’多成立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沉屙多年、積重難返。快速出清有利於調整優化企業結構和社會資源配置,減輕政府財政負擔,促進地方經濟健康發展。”廣州市國資委產權處處長羅子章說。

推石上山,不進則退。轉型關鍵期,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才能推動我國發展不斷朝著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踐行新發展理念,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

“企業要想做好,就要時刻保持對大勢的洞察,最關鍵的是要靠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他掌舵的企業正是通過創新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四的伺服器廠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這是中國共產黨面向未來的發展宣言。

時代激蕩,風雲際會。

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中國迎來復興路上的重要節點。

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帶領億萬人民迎難而上、奮力攻堅,在新理念引領的發展道路上昂首闊步,邁向更加壯闊的新征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