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墉:我是個絕對的“中國式父親”

劉墉, 著名華人作家、畫家。 多年來, 他的處世和勵志文學影響了幾代人, 被譽為“溝通青少年心靈的作家”。 而作為一對兒女的父親, 劉墉則坦言自己是個絕對的“中國式父親”, 今天, 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劉墉別樣的教育心得。

中式教育:強權加規則, 強化孩子良好的行事習慣

在兒子劉軒7歲時, 全家去了紐約定居, 因為陌生的環境, 劉軒變得膽小、內向。 作為父親, 劉墉認為要用中國式的“強權”措施才能樹立兒子堅強自信的品格。 於是給劉軒制訂了嚴格的生活制度:嚴格作息;自己洗衣服;父母不在家, 自己要做飯。

“在教育劉軒的過程中, 我是個絕對的‘中國式父親’”劉墉說:“看電視要管;打電話要限制;為了鍛煉他, 把他送到離家90分鐘車程的地方上學。 ”

由於父親的強權教育, 劉軒很早就自己洗衣做飯, 甚至燒得一手好菜, 這讓很多自詡獨立的美國同學都自愧不如。

劉墉認為:“‘強權’只是手段, 規則總會被淘汰或忘掉,但思考與行事的習慣一旦養成, 自然地就能在他的人生中發生作用。 ”

美式教育:教孩子獨立自主, 翅膀硬了就去飛

“做為家長你要想好, 是培養一隻乖貓睡在你腿上, 還是培育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男子漢呢?”在崇尚獨立的美國,

劉墉很看重孩子的獨立精神。

在去看電影的路上, 他總是讓劉軒問員警、路人、賣爆米花的“現在幾點了?”, 劉軒就特別緊張。 但多次的嘗試後, 劉軒漸漸敢與不同的人打交道了。

“你翅膀硬了, 可以飛了”劉墉曾對長大後的兒子這樣說。

而對女兒倚帆, 劉墉也同樣如此。 “在她成長的過程中, 我每每對她多加鼓勵, 讓她充分獨立, 自己把握生活, 又在某些方面嚴格要求, 原則問題決不放任自流。 ”劉墉說:“因為時代愈來愈進步, 孔武有力的男生不見得吃香, 嬌小的女孩子照樣可以統治世界”。

民主教育:尋找適合孩子成長的方法

除了要求孩子遵守原則和獨立, 劉墉對孩子也有“放任自流”的一面。

“有一次, 夜裡兩三點了, 倚帆還在洗澡、聽歌, 我只提醒了一遍, 就不理了。 結果第二天, 她哈欠連天地去上課, 一整天也沒精打采的, 自然就意識到生活規律的重要性。 ”劉墉認為:“每個孩子情況不同, 教育方法也不同。 女兒可以趴在地毯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做功課,

她有本事仍然每科照樣拿A, 我有什麼話可說呢?她能一心多用, 不正好適應了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嗎?父母要在不同的嘗試教育中, 尋找適合孩子成長的方法。 “

而為了融入孩子的成長, 劉墉甚至學會了許多新事物:上網聊天、滑旱冰、穿破牛仔褲, 甚至如何染綠頭髮。

“強權”和獨立的教育方法, 是讓孩子懂得自強自立。 而民主的方式, 更多的是讓他們明白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兩點都是在教育上不可或缺的。 ——這, 就是劉墉家庭教育的總結。

每天30分鐘音訊, 每週1本書, 有娃幫你成長為教練型父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