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許昌:久久為功 一城人文明一座城

【編者按】從2001年率先在全省提出開展創“三城”、實施碧水藍天工程活動, 到2015年榮膺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 中原城市許昌走了很長的“路”。 一路上, 有歡笑, 有淚水, 有收穫, 也有教訓。 近日, 人民網記者走進曹魏故都, 破解許昌文明城市創建的“密碼”。

水系景觀 霍亞平/攝

“一橋河上橫, 詩畫韻無窮。 漣漪浞清蓮, 花開別樣紅。 ”河開了, 水通了, 湖滿了, 景美了……自古繁華的曹魏故都許昌, 在歲月塵封的華章中復活。

從乾渴之城到“水潤蓮城”, 見證了許昌幹群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決心和勇氣。 自2001年以來, 許昌各級幹部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 走出一條具有許昌特色的創建之路, “全國文明城市”品牌越擦越亮。

城市文明起於街頭巷陌——

人人都是正能量, 一城人文明一座城

3月底的一天上午, 許昌市五一路街道辦事處文化活動中心, 踏著《軍中綠花》的節拍, 85歲的市民袁雪雲和“擁軍愛民老媽媽服務隊”的隊友們載歌載舞。

雖然距離八一建軍節還有時日, 但“老媽媽們”已早早排練。 宣傳平安創建、化解矛盾糾紛、幫扶特殊人群, 這個成立27年的志願團深受市民愛戴。

晚霞映蓮城。 有20年歷史的“許昌市老幹部城市管理督導團”也在發光發熱, “不忘記自己是人民的公僕”, 肩負著政府賦予的“宣傳教育、監察督導、巡視檢查、調查研究”職能。

87歲的副團長高景照說起文明創建仍慷慨激昂, 水系治理的調研報告是老人們騎行80多公里的點滴記錄, 《許昌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來自於他們的督導建議, 中小學校園內常見他們宣講文明素養的身影……

類似這樣的志願團體在許昌層出不窮:“社區關愛大隊”幫扶孤寡老人;“許昌雷鋒團”堅持日行一善;愛心早餐點遍佈各區縣;“許昌草根愛心群”致力於構建書香許昌……

一城人文明一座城。

“人的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關鍵。 許昌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 提升全社會文明素養。 通過典型倡樹, 打造“善孝蓮城”, 有力傳播“許昌好人”正能量。

“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近幾年, 許昌好人和先進團體層出不窮:劉英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稱號;“割肝救母”的“90後”鄢陵縣姑娘張文亞入選“感動中原”人物 ……

目前, 許昌逾300個民間愛心志願組織、15萬人活躍城鄉。 從個人到群體, 從群體到品牌, “許昌好人”正成為推動城市文明的強大動力。

水系景觀

引水增綠構建生態之美——

十裡荷花半城柳, 綠滿許昌水繞城

碧水悠悠, 楊柳依依, 水清河暢, 景美岸綠。

每天早晨七點, 家住老城區的居民孫先生習慣性騎著“小綠”(共用單車)來到護城河邊, 然後加入“暴走”上班群。 走累了, 就掏3元錢坐上“水上公交”, 不到半小時就可以到達離家10多公里遠的單位。

一泓水, 終圓一段夢;一泓水,

成就一座城。

從缺水之城到“五湖四海畔三川, 兩環一水潤蓮城”, 得益於許昌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創建全過程。

漫步許昌街頭, “環河一條路、沿河一片綠、依河一批景”。 市區建成126個公園、遊園和廣場, “全年常綠、四季有花”。 10萬畝林海、90多萬畝花木, “平原林海、天然氧吧”呼之欲出。 目前, 許昌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62%, 是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地級市。

道道閘門開, 盈盈清水來。 如今, 500多年歷史的護城河再現“十裡荷花半城柳”的風韻, “泛舟河上、環游許昌”成為現實。 2013年5月, 許昌以創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為契機, 克服重重困難, 解決“水之源”, 開發“水之利”, 保障“水之清”, 實現了“碧水長流、清水繞城”, 為中西部缺水城市做出有益探索。

路見本色,地淨如洗。但在10多年前,許昌被戲稱“許髒”。為此,許昌歷屆班子惕厲自醒,樹起城市管理的“許昌標杆”。精細化上力求路面“以克論淨”;智慧化上力求“高效簡淨”,全市17萬多個公共設施納入數位化管理,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在垃圾資源化上力求“吃幹榨淨”,探索實行“戶投放、村收集、鄉集中、縣轉運、市處理”一體化模式,日清運率達100%,無害化處理率95%以上。

生態惠民是目標,更是承諾。創建中,許昌大力發展低碳產業,推廣清潔能源,推動綠色出行,開展綠色服務,打造 “15分鐘健康服務圈”“15分鐘便民服務圈”。

以創增綠,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以創興水,補齊水資源短板、建設水生態文明;以創促管,摘掉“許髒”帽子、提升城市顏值;以創惠民,宣導綠色發展、共用美好生活。

許昌市委書記武國定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應孤軍獨行。許昌文明創建,正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政治生態詮釋“許昌速度”——

一任接著一任幹,生態之城百業興

每晚六點半,許都公園廣場內的音樂準時響起,一邊是上百人的廣場舞大軍扭動起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笑顏逐開;一邊是燈光球場裡,靚男美女賽場競技,青春與汗水飛揚。

拿到“全國文明城市”獎牌已經兩年多,文明許昌並沒有褪色,一如既往保持沉穩,安靜而祥和。

久久為功,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而不是搞運動、刮陣風,畢其功於一役。這是許昌創建的根和魂。

許昌市文明辦主任劉明君介紹,許昌文明城市創建從“十五”之初創“三城”,到“十一五”時期 “四城”同創,再到 “十二五”以來明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16年來,許昌市的創建工作持續開展、穩步推進,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在武國定看來,近年來,許昌經濟社會保持向好態勢,根本保障就是良好政治生態。許昌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党的作風建設,帶出一支素質過硬的幹部隊伍,展現了奮發有為的幹事創業精氣神。

知難進、腳未歇。晝巡察,夜總結。“治水”期間,全線運轉1500台工程機械,萬人會戰,水系通水僅用25個月。許昌幹群用行動詮釋“許昌速度”。

“築巢引鳳”,許昌通過生態文明創建,不僅改善民生,而且提升實力。“十二五”期間,許昌市GDP年均增長11.2%、增速全省第1位,2016年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在2016年《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中,許昌的經濟發展、行政效能、法治三項環境指數均居全省第一。

獎牌拿到手,創建不鬆手。武國定深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許昌持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繼續深入開展以水生態文明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為內容的“五城聯創”活動,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邁進,努力讓城市更美麗、社會更文明、人民更幸福。

路見本色,地淨如洗。但在10多年前,許昌被戲稱“許髒”。為此,許昌歷屆班子惕厲自醒,樹起城市管理的“許昌標杆”。精細化上力求路面“以克論淨”;智慧化上力求“高效簡淨”,全市17萬多個公共設施納入數位化管理,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在垃圾資源化上力求“吃幹榨淨”,探索實行“戶投放、村收集、鄉集中、縣轉運、市處理”一體化模式,日清運率達100%,無害化處理率95%以上。

生態惠民是目標,更是承諾。創建中,許昌大力發展低碳產業,推廣清潔能源,推動綠色出行,開展綠色服務,打造 “15分鐘健康服務圈”“15分鐘便民服務圈”。

以創增綠,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以創興水,補齊水資源短板、建設水生態文明;以創促管,摘掉“許髒”帽子、提升城市顏值;以創惠民,宣導綠色發展、共用美好生活。

許昌市委書記武國定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應孤軍獨行。許昌文明創建,正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政治生態詮釋“許昌速度”——

一任接著一任幹,生態之城百業興

每晚六點半,許都公園廣場內的音樂準時響起,一邊是上百人的廣場舞大軍扭動起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笑顏逐開;一邊是燈光球場裡,靚男美女賽場競技,青春與汗水飛揚。

拿到“全國文明城市”獎牌已經兩年多,文明許昌並沒有褪色,一如既往保持沉穩,安靜而祥和。

久久為功,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而不是搞運動、刮陣風,畢其功於一役。這是許昌創建的根和魂。

許昌市文明辦主任劉明君介紹,許昌文明城市創建從“十五”之初創“三城”,到“十一五”時期 “四城”同創,再到 “十二五”以來明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16年來,許昌市的創建工作持續開展、穩步推進,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在武國定看來,近年來,許昌經濟社會保持向好態勢,根本保障就是良好政治生態。許昌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党的作風建設,帶出一支素質過硬的幹部隊伍,展現了奮發有為的幹事創業精氣神。

知難進、腳未歇。晝巡察,夜總結。“治水”期間,全線運轉1500台工程機械,萬人會戰,水系通水僅用25個月。許昌幹群用行動詮釋“許昌速度”。

“築巢引鳳”,許昌通過生態文明創建,不僅改善民生,而且提升實力。“十二五”期間,許昌市GDP年均增長11.2%、增速全省第1位,2016年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在2016年《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中,許昌的經濟發展、行政效能、法治三項環境指數均居全省第一。

獎牌拿到手,創建不鬆手。武國定深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許昌持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繼續深入開展以水生態文明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為內容的“五城聯創”活動,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邁進,努力讓城市更美麗、社會更文明、人民更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