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AI崛起:大量資金不斷湧入 應用層面追平美國

人工智慧(AI)的發展如火如荼, 中國已成為該領域重要競爭者, 並緊追美國這個領頭羊。

多個研究機構近期發佈的報告顯示, 中國大量資金正流向AI,

尤其是AI與其他行業的應用結合, 中國企業在這一層面的融資額已逼近美國。 與此同時, 中國企業還在人才爭奪方面投入重金“補足”, 並在應用層面與美國不相上下後, 開始向核心技術領域進發。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 要加快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研發和轉化, 這也意味著發展AI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未來, 中國建設“智慧型經濟”和“智慧社會”的目標有望推動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

“這一輪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新的革命, 而是18世紀工業革命自動化的一個延續, 技術一旦掌握到手裡, 可以迅速擴展到全世界做生意, 這對於中國起到了一個彎道超車的作用。 ”香港科技大學電腦系主任、國際知名AI專家楊強教授表示。

“先天”優勢

自2010年以來, 中國在AI領域快速發展, 逐漸步入爆發期。 特別是在應用層面, 中國具備“先天”優勢。

2017年8月底, 騰訊研究院發佈報告稱, 在AI領域, 美國領先, 中國次之。 不過, 中國在該領域的獲投率(企業獲得投資的比例)超過美國, 呈後來居上之勢。

報告也稱, 2016年, 中國人工智慧的融資額與美國的差距縮短, 但在2017年又被拉大, 出現了馬太效應。

不過, 互聯網公司巨頭及活躍的VC(風險投資)、PE(股權投資)正在加碼對中國AI領域的資本佈局。 清科集團私募通資料顯示, 2010年到2017年5月, 中國AI領域共發生2218起投資事件, 涉及投資金額達668.42億元人民幣。

上述報告主筆、騰訊研究院研究員俞點分析:“因為美國知名的AI晶片企業Nvidia在2017年獲得273多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融資, 導致差距瞬間拉大了。 但在去掉這個數字後, 中美之間的差距還是要大於2016年的。 不過, 這些差距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 比如說晶片之類。 從應用層面來看, 中國的融資額度正在逼近美國, 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上做得非常好。

“全世界只有中美有如此大量的資料、大規模的計算和應用場景, 在應用層面, 中美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餘凱說。

“最大的優勢是人多, 這種優勢體現在三個層面:人多意味著市場大, 有更強的驅動力去把事情做好;其次針對社會服務層面, 需要很多資料;第三, 人才基數比較大, 未來冒出的頂尖人才相對多一些。 ”第四范式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戴文淵說。

人才爭奪

與投資熱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才的緊缺, 尖端人才已經成為全球AI公司爭相搶奪的對象。

高盛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 深度學習的商業化導致AI人才稀缺, 一些行業巨頭正在全球範圍內設立實驗室, 以吸引人才。

比如, 穀歌(Google)201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設立了實驗室, 臉書(Facebook)也於2015年在巴黎建立了實驗室。

中國企業方面, 百度早在2013年就在美國矽谷設立了AI實驗室, 騰訊在2016年也宣佈成立AI實驗室, 並且積極招募在神經網路和機器學習方面的AI人才。

中國AI企業在招攬人才上不惜重金。 據高盛統計,在百度、亞馬遜、穀歌、微軟、蘋果和臉書六家企業中,百度為機器學習方面的人才提供的年薪為12.6萬美元,並不佔優勢,排在第5位。位居第一的臉書年薪高達16萬美元。但是如果算上每年的分紅和權益,百度則多達22萬美元,躍居第三,僅次於臉書的27.3萬美元和微軟的24.4萬美元。

對於更多的中國AI企業來說,人才同樣是個需要面臨的問題。深圳柒壹思諾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宇翔表示:“我們人工智慧研發團隊有20人左右,其中碩士是14人,有從中國香港過來的,也有從澳大利亞回國的。之前我差不多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招全。”

據瞭解,中國AI市場不缺資金,而是缺技術和人才。AI起源於美國,美國的高校開設AI專業時間較早,有些學校的AI課程多達20門,已經自成體系。而中國開設了人工智慧課程的高校較少,教學體系才剛剛起步,人才供應數量和品質都跟不上需求。

不過,隨著開設AI課程或成立相關實驗室的中國高校越來越多,人才難招的窘境將會緩解。深圳Robo醫療機器人研究所一位資深研究員相信,AI人才在數量上將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市場將需要基於AI的新型人才。

從應用走向核心技術

中金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稱,語音交互、電腦視覺、認知計算等技術蓬勃發展,助推醫療領域的快速突破。通過人工智慧的手段,醫生診療、患者自診的效率可以大幅提升。“AI+醫療”是人工智慧應用中具備強大市場潛力的新興領域。

此外,在其他垂直領域,以BAT為代表的巨頭公司因為具備海量資料、演算法和人才優勢,已經做出了不少探索。

但站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風口,垂直應用之外,必須掌握核心技術,突破尖端技術難題,才能持續不斷創新,掌握國際競爭的制勝權。在人才、資料、基礎設施優勢之上,中國也在補足。

以晶片為例,作為資訊產業發展的核心基石,中國晶片一直處於跟隨狀態。在新一輪AI競賽中,全球IT巨頭包括英偉達、英特爾、高通都在加緊AI晶片的佈局,中國公司同樣不甘落後。

今年8月,中科院計算所孵化的“寒武紀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國投、阿裡、聯想、國科控股、中科圖靈等機構的近1億美元融資,成為估值近10億美元的智慧晶片獨角獸公司。

目前,寒武紀終端處理器IP產品已衍生出1A、1H等多個型號,在未來數年,全世界有數億終端設備可望通過集成寒武紀處理器,來獲得強大的本地智慧處理能力。和英偉達相比,它擁有超過100多件專利和自己的指令集系統,所謂指令集是存儲在CPU內部,對CPU運算進行指導和優化的硬程式。

寒武紀CEO陳天石認為:“從國家硬體實力發展角度來看,應當對業界進行引導和規範,把國產AI指令集樹立為產業的標準,只有國產AI指令集立住了,中國主導世界AI產業的機會可能就到來了。”

據高盛統計,在百度、亞馬遜、穀歌、微軟、蘋果和臉書六家企業中,百度為機器學習方面的人才提供的年薪為12.6萬美元,並不佔優勢,排在第5位。位居第一的臉書年薪高達16萬美元。但是如果算上每年的分紅和權益,百度則多達22萬美元,躍居第三,僅次於臉書的27.3萬美元和微軟的24.4萬美元。

對於更多的中國AI企業來說,人才同樣是個需要面臨的問題。深圳柒壹思諾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宇翔表示:“我們人工智慧研發團隊有20人左右,其中碩士是14人,有從中國香港過來的,也有從澳大利亞回國的。之前我差不多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招全。”

據瞭解,中國AI市場不缺資金,而是缺技術和人才。AI起源於美國,美國的高校開設AI專業時間較早,有些學校的AI課程多達20門,已經自成體系。而中國開設了人工智慧課程的高校較少,教學體系才剛剛起步,人才供應數量和品質都跟不上需求。

不過,隨著開設AI課程或成立相關實驗室的中國高校越來越多,人才難招的窘境將會緩解。深圳Robo醫療機器人研究所一位資深研究員相信,AI人才在數量上將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市場將需要基於AI的新型人才。

從應用走向核心技術

中金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稱,語音交互、電腦視覺、認知計算等技術蓬勃發展,助推醫療領域的快速突破。通過人工智慧的手段,醫生診療、患者自診的效率可以大幅提升。“AI+醫療”是人工智慧應用中具備強大市場潛力的新興領域。

此外,在其他垂直領域,以BAT為代表的巨頭公司因為具備海量資料、演算法和人才優勢,已經做出了不少探索。

但站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風口,垂直應用之外,必須掌握核心技術,突破尖端技術難題,才能持續不斷創新,掌握國際競爭的制勝權。在人才、資料、基礎設施優勢之上,中國也在補足。

以晶片為例,作為資訊產業發展的核心基石,中國晶片一直處於跟隨狀態。在新一輪AI競賽中,全球IT巨頭包括英偉達、英特爾、高通都在加緊AI晶片的佈局,中國公司同樣不甘落後。

今年8月,中科院計算所孵化的“寒武紀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國投、阿裡、聯想、國科控股、中科圖靈等機構的近1億美元融資,成為估值近10億美元的智慧晶片獨角獸公司。

目前,寒武紀終端處理器IP產品已衍生出1A、1H等多個型號,在未來數年,全世界有數億終端設備可望通過集成寒武紀處理器,來獲得強大的本地智慧處理能力。和英偉達相比,它擁有超過100多件專利和自己的指令集系統,所謂指令集是存儲在CPU內部,對CPU運算進行指導和優化的硬程式。

寒武紀CEO陳天石認為:“從國家硬體實力發展角度來看,應當對業界進行引導和規範,把國產AI指令集樹立為產業的標準,只有國產AI指令集立住了,中國主導世界AI產業的機會可能就到來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