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殲20原型機早在半個世紀前出現?如今的殲20身上依然有它的影子

如今, 我國的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已經裝備部隊, 其實歷史上, 我們有款戰機與現在的殲20非常像。

上世紀70年代時, 全球各個大國相繼開始三代機的研發工作, 要求機動性, 雷達探測, 速度有了全新的要求。 當時作為我軍主力的殲-7參加的實戰中暴露升限留空時間短、高空高速性能落後、沒配備雷達以及機動性差等缺點, 已經無法滿足實戰要求。 我國決定研發一款全新的高空高速的截擊機, 專門針對當年經常侵犯領空的某國偵察機。

先直觀對比一下1976年的殲9VI-II風洞模型和2017年的78275號殲20量產機

70年代水準的設計!領先世界水準半個世紀!

哎呦我去果然是“山寨”機呀, 雖然山寨的是自己

在確定了主要性能參數之後, 我國科研人員開始了殲-9的設計, 首要設計目標就是“雙26”(2.6馬赫, 最大升限26000米),

渦扇6發動機在當時算是十分先進的大推力發動機。

只不過後來由於“雙26”標準依然無法達到, 而且飛機材料, 發動機本身的問題層出不窮, 要求指標根本無法突破, 初期發動機還不斷傳出前進的好消息, 後來也變得冷淡了。 到了1972年4月, 殲9已經算是轉為了課題研究。 最終在1980年殲-9相關工作停止。

後來軍工專家回憶道, 那是我國首次向超高音速飛機領域發起挑戰, 雖然最終結果失敗了, 但相關研究下來經驗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各種發動機, 雷達, 耐熱材料等方面對後續飛機有了深遠的影響。 不少次模擬風洞實驗更是獲得了鴨翼佈局的可靠性能, 以至於後來的殲-10,

殲-20都多多少少有了當年殲9的影子, 推動了我國航空軍工的進步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