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力!肇慶要用八年時間幹成這件大好事!

10月11日至12日,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到肇慶四會、懷集、廣寧等地實地調研新農村建設、農村產業發展等情況, 充分肯定肇慶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工作。

▲10月12日, 慎海雄在賴澤華等市領導陪同下到廣甯縣古水鎮湘下村調研 西江日報記者劉春林 攝

這段時間, 省領導為何頻頻造訪肇慶?

指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

是當中一個主因。

近年來,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

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

推動全市新農村建設呈現良好態勢。

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開局良好

▲四會市威整鎮新增文娛設施

☑目前, 全市完成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自然村有5505個, 整治完成率44.2%。

☑累計創建省級、市級衛生村3326個, 覆蓋受益人口達101.5萬人。

☑完成2個名鎮、80個名村和123個示範村的創建。

☑ 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自然村有404個, 占31.1%。

9月17日, 馬興瑞省長調研肇慶時,

強調要把四會建設成為

全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縣!

如今, 四會市農村的村容村貌不斷更新美化。

水車村於2016年被確定為四會市“美麗鄉村”創建點, 目前該村正大力推進整治垃圾等“三大整治”和街巷硬化等“四化四改”, 取得階段性成效。

大洲村全力開展巷道硬底化、下水道硬底化和封閉式排汙、密閉垃圾屋, 以及開展種植樹木、修建休閒小公園等綠化工程建設。

全市新農村建設成效有目共睹,

但仍有很多方面亟需提升。

需要改進的地方

★ 村莊規劃編制水準有待提升。

★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 基本公共服務水準不高。

★ 部分村莊髒亂差現象比較突出。

★ 部分農民群眾創建熱情還不夠高。

▲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攝

10月12日下午, 我市召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推進現場會, 部署下階段工作。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澤華出席主持會議並講話。

▲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攝

會上,澤華書記強調:

如果新農村建設只是停留在口號上,黨委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就會大打折扣。我們要橫下一條心,先整治、後提升。力爭每年每鎮每村都有新的變化,用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要下最大決心徹底改變農村落後面貌

▲乾淨整潔的籃球場

以111條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範村為突破口,以四會市創建新農村建設示範縣為引領,2018年起爭取每年完成200個行政村的新農村示範村創建任務,力爭用8年時間解決我市農村發展滯後問題。

把四會市建成全省的新農村建設示範縣

▲獨具一格的繪畫牆

四會市創建新農村建設示範縣,不僅成為肇慶新農村建設能否走在全省前列的一個關鍵突破口,而且成為廣東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試驗田”和“先行區”。創建標準只能高不能低,創建品質只能好不能差,創建速度只能快不能慢。

新農村建設要讓農民見實效、得實惠

▲宣傳文明風尚

讓農村有看頭。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切實扭轉農村環境髒亂差局面。

讓農民有奔頭。發展觀光休閒農業、民宿、農家樂、農事體驗等專案,千方百計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讓資金有來頭。引導鼓勵企業家、鄉賢、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實現資金籌措多元化。

讓農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人翁

借鑒創文的有效做法,政府引導幫“搭台”,農民群眾“唱主角”。組織農民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採用競爭性分配資金等方式調動農民積極性,讓農民自覺自願建設美好家園。

水滿田疇稻葉齊,

日光穿樹曉煙低。

小編相信

未來肇慶將擁有更多美麗鄉村!

肇慶發佈編輯部

記者 劉小洪

編輯 劉成 羅敬盛 彭泰章

校對 蔡麗瑩

▲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攝

會上,澤華書記強調:

如果新農村建設只是停留在口號上,黨委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就會大打折扣。我們要橫下一條心,先整治、後提升。力爭每年每鎮每村都有新的變化,用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要下最大決心徹底改變農村落後面貌

▲乾淨整潔的籃球場

以111條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範村為突破口,以四會市創建新農村建設示範縣為引領,2018年起爭取每年完成200個行政村的新農村示範村創建任務,力爭用8年時間解決我市農村發展滯後問題。

把四會市建成全省的新農村建設示範縣

▲獨具一格的繪畫牆

四會市創建新農村建設示範縣,不僅成為肇慶新農村建設能否走在全省前列的一個關鍵突破口,而且成為廣東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試驗田”和“先行區”。創建標準只能高不能低,創建品質只能好不能差,創建速度只能快不能慢。

新農村建設要讓農民見實效、得實惠

▲宣傳文明風尚

讓農村有看頭。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切實扭轉農村環境髒亂差局面。

讓農民有奔頭。發展觀光休閒農業、民宿、農家樂、農事體驗等專案,千方百計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讓資金有來頭。引導鼓勵企業家、鄉賢、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實現資金籌措多元化。

讓農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人翁

借鑒創文的有效做法,政府引導幫“搭台”,農民群眾“唱主角”。組織農民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採用競爭性分配資金等方式調動農民積極性,讓農民自覺自願建設美好家園。

水滿田疇稻葉齊,

日光穿樹曉煙低。

小編相信

未來肇慶將擁有更多美麗鄉村!

肇慶發佈編輯部

記者 劉小洪

編輯 劉成 羅敬盛 彭泰章

校對 蔡麗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