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醫保新變化!連雲港城鎮醫保和新農合統一啦~繳費、報銷看這裡!

9月30日, 市政府印發《連雲港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 《辦法》自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施行後原有的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同時廢止。 今天上午, 我市召開新聞發佈會, 解讀相關政策。

《連雲港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將沿用原城居保和新農合兩項保險的政策框架。 本著“待遇就高”的原則, 在制度設計時適當向學生兒童傾斜, 向困難群體傾斜, 向住院、大病傾斜, 既體現分級診療, 又與城鎮職工醫保銜接, 還儘量保留了原新農合和城居保的特色政策, 並預留了調整完善的空間。

市人社局醫療保險處處長 楊懷潔:整合後,

原來新農合藥品目錄由1300余種增加到2900多種, 合規的醫用材料也將納入住院報銷範圍。 整合後的門診特殊病種, 報銷比例提高到90%, 整合後的門診慢性病病種擴大到19種。

整合後的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待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調整:

1.整合後原新農合藥品目錄由1300余種增加到約2900種, 將占總費用15%左右的醫用材料納入住院報銷範圍。

2. 將原城鎮居民醫保門診大病和新農合門診特殊病歸併為整合後的門診特殊病種, 報銷比例提高到90%;將原兩項保險的門診慢性病全部歸併納入整合後的門診慢性病種;規定了門診統籌待遇和基層首診要求。

3. 按分級診療要求適當拉開一二三級醫院住院及大病保險報銷比例。

整合後一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基本維持了原新農合的水準, 較原城鎮居民醫保有所提升;二三級醫院住院和轉外報銷比例較原新農合提升5%-10%;大病保險實際報銷水準較原城居保和新農合有所提升。

4.向特殊群體傾斜, 最低生活保障物件、特困供養人員、具有本地戶籍的臨時救助物件中的重大病患者、享受民政部門定期定量生活補助費的20世紀60年代精減退職職工、重點優撫對象、享受政府基本生活保障的孤兒、市和縣(區)總工會核定的特困職工等7類救助物件, 以及低收入農戶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 全額資助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建立新生兒和退役士兵等群體破年參保機制, 持我市居住證的外市戶籍人口參保享受本市居民待遇;將新生兒參保繳費期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延長至1個月;參保學生和未成年人的住院報銷比例提高10%。

5.保留原新農合22種大病保障政策和H型高血壓與腦卒中防控惠民工程項目藥品100%比例報銷等特色政策, 由市人社局另文規範。

6.整合以後的就醫憑證統一為社會保障卡。 除了個人基本資訊外, 社會保障卡同時載入了金融等多種功能, 與原有就醫憑證相比, 更加安全、便捷。

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後經辦管理方面有何變化?

一是實現異地就醫聯網結算。

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後, 將統一納入“金保工程”系統, 實現省內及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 解決了以往個人先墊付後報銷的問題。

參保人辦理相關備案手續後, 在異地就醫聯網醫療機構就醫時, 可刷卡直接結算。

醫療費中應由個人承擔的部分, 由個人直接現金支付, 應由醫保統籌基金支付部分, 由醫保經辦機構與醫院結算。

參保人員在省內異地就醫時, 醫療保險待遇執行參保地的政策;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時, 執行就醫地規定的醫保目錄範圍及有關規定(包括藥品目錄、診療專案及耗材和醫療服務設施標準), 基本醫療保險的起付線、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執行參保地政策。 省內異地就醫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都可以刷卡直接結算;跨省異地就醫只有住院醫療費用可以刷卡直接結算。

二是門診慢性病待遇得到充分保障。

考慮到原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門診慢性病病種的範圍有所不同,

為了保證原有醫療待遇不降低, 將原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的慢性病種共計19種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保門診慢性病病種範圍, 並將甲、乙兩類慢性病的封頂線分別提高至3000元和5000元;同時規定享受兩種及以上門診慢性病待遇的, 在單病種醫療費用封頂線的基礎上, 每增加一個病種封頂線增加500元, 最多增加1000元, 以充分保障慢性病患者的醫療待遇。

另外, 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後, 參保人員可自行選擇統籌區範圍內的任意一家基層定點醫療機構申報慢性病待遇, 申報程式較以往更加簡化、便捷。 門診慢性病將實行定點就醫, 參保人員經申請、核實符合享受條件後, 需選擇一家定點醫療機構作為其就醫醫療機構,在其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發生的病種對應用藥、診療專案的合規醫療費用,可按規定享受相應報銷待遇。

三是定點醫療機構範圍進一步擴大。

為方便參保人員就醫,將原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定點醫療機構統一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醫療機構數量達到了157家,其中包括一、二、三級醫療機構,也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其所轄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及其所轄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

城鄉居民如何參保繳費?

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參保登記。新增參保居民至戶籍所在地辦理參保登記;續保居民原則上不需要登記,若戶籍地發生變動需至新戶籍地重新登記;取得《居住證》常住人員在居住證發放地辦理參保登記;各類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由學校統一辦理參保登記。

二、2018年個人繳費標準為180元。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年度繳費,每年集中參保繳費時間為9月至12月,特殊情形如外出務工人員、新生兒、當年退役士兵、原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人員中斷繳費2個月內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除外。2018年全市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為180元,困難群體個人應繳納費用由醫療救助資金全額支付。

三、銀行代扣代繳、網上繳費等多管道繳費方式可供選擇。為滿足不同群體參保繳費,2018年度城鄉居民醫保新增了網上繳費(包括手機APP、電腦端繳費、微信、支付寶)、銀行代扣代繳、銀行直接繳費等多管道繳費方式。參保居民在核准戶籍身份資訊後,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支付寶、手機APP、市人社局官網為自己和親友繳費,實現參保居民足不出戶即可繳費。也可至相關銀行簽定代扣代繳協議或現金繳費。

目前,整合工作已經完成了原新農合管理經辦體制劃轉、財務資產和基金的移交等工作。檔案資料和資訊系統轉移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在2018年1月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實施以前,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和新農合參合人員仍執行原有政策和報銷流程,按原標準和報銷程式支付待遇。

(綜合)

需選擇一家定點醫療機構作為其就醫醫療機構,在其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發生的病種對應用藥、診療專案的合規醫療費用,可按規定享受相應報銷待遇。

三是定點醫療機構範圍進一步擴大。

為方便參保人員就醫,將原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定點醫療機構統一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醫療機構數量達到了157家,其中包括一、二、三級醫療機構,也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其所轄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及其所轄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

城鄉居民如何參保繳費?

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參保登記。新增參保居民至戶籍所在地辦理參保登記;續保居民原則上不需要登記,若戶籍地發生變動需至新戶籍地重新登記;取得《居住證》常住人員在居住證發放地辦理參保登記;各類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由學校統一辦理參保登記。

二、2018年個人繳費標準為180元。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年度繳費,每年集中參保繳費時間為9月至12月,特殊情形如外出務工人員、新生兒、當年退役士兵、原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人員中斷繳費2個月內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除外。2018年全市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為180元,困難群體個人應繳納費用由醫療救助資金全額支付。

三、銀行代扣代繳、網上繳費等多管道繳費方式可供選擇。為滿足不同群體參保繳費,2018年度城鄉居民醫保新增了網上繳費(包括手機APP、電腦端繳費、微信、支付寶)、銀行代扣代繳、銀行直接繳費等多管道繳費方式。參保居民在核准戶籍身份資訊後,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支付寶、手機APP、市人社局官網為自己和親友繳費,實現參保居民足不出戶即可繳費。也可至相關銀行簽定代扣代繳協議或現金繳費。

目前,整合工作已經完成了原新農合管理經辦體制劃轉、財務資產和基金的移交等工作。檔案資料和資訊系統轉移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在2018年1月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實施以前,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和新農合參合人員仍執行原有政策和報銷流程,按原標準和報銷程式支付待遇。

(綜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