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按摩手法中的基本手法之運拉,講解運把手法的各種操作方法

運拉

按摩者在被按摩者的某一關節部位, 連續作屈、伸、內收、外展, 內旋、外旋, 環轉及牽引等活動的手法, 稱為運拉, 亦稱引伸法。

由於運拉法屬於被動運動, 進行運拉時, 不能使關節活動幅度超過正常生理活動範圍, 以免造成損傷。

1、操作方法

一手握關節近端肢體, 另一手握關節遠端肢體, 根據關節活動的可能性, 作屈、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環轉及牽引等活動。

頸部運拉法:一手扶住被按摩者頭頸, 另-手托住下頜部, 輕輕地作左右旋轉和前俯後仰的屈伸活動, 如上圖所示。

對於由於頸椎損傷而導致頸椎生理前凸減少的運動員, 運動後可以採用頸椎拔伸法, 減輕頸部不適的症狀。 方法是讓被按摩者正坐, 按摩者站於其身後, 用雙手拇指頂住被按摩者枕後隆突的兩側下方, 其餘手指扶於兩側下頜部位, 並用兩前臂分別壓住被按摩者的兩肩, 然後逐漸用力向上拔伸, 如上圖所示。

肩關節運拉法:一手握肘部, 另一手按於肩上以固定, 作肩關節的屈、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及環轉等活動, 如上圖所示。

肘關節運拉法:按摩者一手從後側握住被按摩著曲上臂下段, 保持不動;另一手握住其同側腕部, 作肘關節的屈、伸和旋轉活動。

腕關節運拉法:一手握腕關節上部, 另一手握著手的四指, 作屈、伸和環轉運動, 如上圖所示。

指關節運拉法:一手握手掌,

另一手捏住指端, 作屈伸、環轉和牽引等活動。 如上圖所示。

運拉上肢:被按摩者取坐位, 按摩者站於其體側, 一手從背側握住其手指(或腕), 使上肢外展, 另一手托住被按摩者同側肘後, 雙手協同用力, 先使前臂內旋, 屈腕, 屈肘, 並從外向內推肘, 使上臂在肩關節處環轉;然後使上肢伸直,如上圖所示。

運拉髖關節:—手握踝關節上部,另一手按於膝關節上,使膝關節屈保持銳角,作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的活動,並適當仲、屈髖關節。

運拉膝關節:被按摩者取俯臥位。按摩者站於其體側,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一手握住同側足部,作膝關節屈、伸活動,在膝關節處於90°位時,作小腿旋內、旋外活動。

運拉踝關節:一手握小腿下部,一手握足,作屈、伸、內翻、外翻和環轉活動,如上圖所示。

運拉下肢:被按摩者取仰臥位,按摩者站於其體側,一手握踝關節上部,另一手按於膝關節上,屈髖,屈膝,作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的運動,使髖關節旋轉,並配合作膝關節的屈伸運動,如上圖所示。

2、作用

能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維持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

3、應用

常在各關節及肢體按摩結束時,活動關節和肢體。

使上臂在肩關節處環轉;然後使上肢伸直,如上圖所示。

運拉髖關節:—手握踝關節上部,另一手按於膝關節上,使膝關節屈保持銳角,作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的活動,並適當仲、屈髖關節。

運拉膝關節:被按摩者取俯臥位。按摩者站於其體側,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一手握住同側足部,作膝關節屈、伸活動,在膝關節處於90°位時,作小腿旋內、旋外活動。

運拉踝關節:一手握小腿下部,一手握足,作屈、伸、內翻、外翻和環轉活動,如上圖所示。

運拉下肢:被按摩者取仰臥位,按摩者站於其體側,一手握踝關節上部,另一手按於膝關節上,屈髖,屈膝,作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的運動,使髖關節旋轉,並配合作膝關節的屈伸運動,如上圖所示。

2、作用

能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維持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

3、應用

常在各關節及肢體按摩結束時,活動關節和肢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