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人日本人傻傻分不清?“人臉識別系統”治癒美國大兵的臉盲症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戰場, 曾有大批盟軍參加了在中國的戰鬥。 但很少有人知道, 當時奉命到華北或華東執行轟炸和偵察任務的美軍飛行員, 每人的口袋裡都帶有一副小卡片。 不要小看這些卡片, 二戰中的美國兵很多在出國作戰之前壓根沒離開過家鄉, 對亞洲面孔比較陌生, 分不清中國人日本人, 更不要說懂得區分不同的部隊、兵種等, 這些卡片就成了美國大兵的“人臉識別系統”。

卡片的標注說明是“遊擊隊員”

這名中國遊擊隊員穿著對襟棉襖, 打著綁腿, 背著步槍, 手榴彈則放在自製的挎包中, 是華北遊擊區武裝的典型形象。

用圖畫而不是僅僅用文字來教育這些“傻大兵”, 成為美空一條頗有價值的創舉。 那麼, 這套圖片中包括哪些形象呢?

山西的山區農民

手提瓦罐, 肩背鋤頭, 腰帶上斜插一枝旱煙袋, 特別是頭上包著白羊肚手巾, 這樣的農民形象在山西和河北的山區地帶頗為常見。

平原上的農民

相對來說, 這張平原農民的形象有些走形。 雖然中國農民也會用草叉子幫助揚場, 河北農民也戴草帽, 但這張圖上農民的面孔多少帶了些堪薩斯的味道。 看來美國的畫師在製作此圖時可能走神了。

晉西北和陝甘寧邊區的標準十八集團軍制服

這便是當時八路軍主力部隊的基本著裝了。 藍灰色的軍服佩戴有“18GA”標誌的臂章, 打綁腿但沒有軍鞋而只穿和百姓相同的布鞋(一般也沒有襪子)。

在所有的邊區, 戰鬥都在不斷進行。 一般來說穿成這樣的是八路軍或新四軍。

這就是典型的“土八路” – 八路軍或新四軍的地方部隊。 圖片上是個號兵, 故此還給他保留了一條紅綢子。

民兵-或者叫民團,執行地方保衛任務。他屬於平民,只有在特殊的時候才被動員起來。

日本兵

鋼盔,土黃色的軍裝,小鬍子,都是日軍的典型形象。不過這張圖上比較突出地表現了日軍紅色的領章和肩章 – 紅色是所有顏色中最容易被注意到的,如同紅綠燈一樣醒目。

這套卡片的作者是美軍少校希爾,他是AGAS在昆明的負責人,並于1944年在中國組織了説明飛行員的逃生網。這些略帶些幽默感的圖片,則成為歷史的見證和若干盟軍飛行員珍藏的紀念品。

季我努學社學術團隊供圖

編輯:郭小鳳 歡迎訂閱影像中國史

民兵-或者叫民團,執行地方保衛任務。他屬於平民,只有在特殊的時候才被動員起來。

日本兵

鋼盔,土黃色的軍裝,小鬍子,都是日軍的典型形象。不過這張圖上比較突出地表現了日軍紅色的領章和肩章 – 紅色是所有顏色中最容易被注意到的,如同紅綠燈一樣醒目。

這套卡片的作者是美軍少校希爾,他是AGAS在昆明的負責人,並于1944年在中國組織了説明飛行員的逃生網。這些略帶些幽默感的圖片,則成為歷史的見證和若干盟軍飛行員珍藏的紀念品。

季我努學社學術團隊供圖

編輯:郭小鳳 歡迎訂閱影像中國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