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病例:椎間孔鏡手術治癒腰椎間盤突出症一例

椎間孔鏡技術屬於脊柱內窺鏡技術, 是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治療中最符合神經外科微創理念的特色技術。 近日, 唐都醫院脊柱神經外科通過椎間孔鏡手術治癒一例腰4/5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術後, 患者症狀緩解明顯。

病情介紹

患者老年男性, 74歲, 陝西人。

主訴

右下肢麻痛伴輕微行走障礙2+月

病史

1、患者于2個月前沒有明顯誘因出現右側小腿麻木不適

2、患者就診于當地醫院, 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給於保守治療, 症狀緩解不明顯

3、患者症狀呈現進行性加重, 出現間歇性跛行

4、患者為進一步診療,

就診于唐都醫院脊柱神經外科。

診斷

唐都醫院脊柱神經外科王鵬教授結合患者病史、體征、症狀及影像資料確診為腰4/5椎間盤突出症, 建議及時手術治療。

治療

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專家組討論認為:患者手術指征明確, 無明顯手術禁忌, 完善術前各項檢查後建議脊柱亞專業組儘快行手術治療。

手術

椎間孔鏡下路腰4/5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術者

唐都醫院脊柱神經外科王鵬教授

術中

術後

患者症狀緩解明顯, 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 無不適及其他後遺症。

手術技術:椎間孔鏡、椎間盤鏡及開放手術對比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 大約只有不到10%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目前, 臨床上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主要有開放手術、椎間盤鏡手術、椎間孔鏡手術。 那麼, 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1、開放手術:直接在背部後方相應的手術部位切開3-5cm的皮膚切口, 隨即深入切開背部肌肉, 顯露出椎板, 再用專門的器械將椎板咬一個小窗, 進去把神經牽開, 顯露出下面的突出椎間盤, 再將椎間盤切除,

最後逐層縫合組織, 結束手術。

2、椎間盤鏡手術:椎間盤鏡手術其實就是縮小版的開放手術。

3、椎間孔鏡手術:以穿刺的方式直接進入椎間盤, 逐級擴張後建立工作管道, 通過這個直徑為0.6cm的工作管道, 取出突出的椎間盤組織。

椎間孔鏡手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中其優勢主要在於:

1、微創:避免傳統後路手術對椎管和神經的干擾, 不咬除椎板, 不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 對脊柱穩定性無影響。

2、直接:直接切除突出間盤, 手術減壓明確。

3、適應症廣:能處理大部分椎間盤突出, 部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等病變。

4、併發症低: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幾率低;術後不會在後方重要結構處留下瘢痕, 造成椎管和神經的粘連。

5、安全:局部麻醉不傷及神經和血管;基本不出血, 手術視野清晰, 大大降低誤操作的風險。

6、康復快:術後次日可下地活動, 平均3-6周恢復正常工作和體育鍛煉。

7、病人滿意度高:立即緩解疼痛, 大小便自理, 護理簡單, 口服抗生素即可, 皮膚切口僅7mm, 符合美學觀點。

8、擴展範圍廣:結合經皮固定技術, 可利用微創方式完成脊柱滑脫與不穩的融合及固定;此基礎平臺易於擴展至頸椎椎間盤內窺鏡手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