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生克己的任正非和嚮往自由的王石

任正非, 1944年生, 1974年入伍, 1983年復員, 1987年(43歲)創立華為, 1988年至今任華為總裁。

王石, 1951年生, 1968年入伍, 1973年復員, 1984(33歲)年組建“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 1988年企業更名“萬科”, 1999年辭去公司總經理, 任董事長。

任正非和王石幾乎是同一代人, 都有過軍旅生涯, 他們各自創立的企業都以深圳為據點, 在行業內做到巨鱷體量。

但兩人又截然不同。

從去年起沸沸揚揚的萬科股權之爭, 王石或被迫退休的消息就時不時登上新聞頭條, 不管內幕如何, 觀者皆知其風雨飄搖的處境。

而任正非, 華為不是沒有爭議, 從2月初的裁員謠言, 到被眾人詬病的缺乏人性的狼性文化(據說華為內部禁提這個詞),

但任正非對華為的絕對控制權毋庸置疑, 可以說是神一樣的存在。

都說企業是創始人精神的投射, 任正非和王石的人格特質又是怎樣滲透進華為和萬科文化, 而企業又怎樣反哺回二人身上?

任正非的青少年時期是一部苦難和堅忍的歷史。 一家九口人, 從小缺衣少食, 需要實行分飯制才能保證人人活下去。 他高中三年的理想是吃一個白麵饅頭, 19歲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後併入重慶大學), 還差一年畢業時聽聞父親受批鬥被關進牛棚, 沒錢買票扒火車回去被發現挨打, 半夜才步行到家, 父母怕拖累他一早就讓他走, 只囑咐:“知識就是力量, 別人不學, 你要學, 不要隨大流。 ”

畢業後任正非參軍當基建工程兵, 憑著勤學肯幹, 一路做到副所長(技術副團級)。 39歲轉業, 進入國企, 卻因為失誤導致公司損失巨大, 他被解雇的同時背上了200萬債務。 那一年人均月工資100多, 夫人也跟他離了婚。

1987年, 任正非43歲, 負債200萬, 跟一家老小擠一間棚屋,

那時候家裡人有什麼能省的都會說:“這個省下來, 留給非非。 ”

可以說, 任正非是走投無路才創立的華為, 不創業他一輩子都還不起這比巨債。

差不多同時的1988年, 同樣是深圳這片土地上, 王石的萬科已經實現股份化改造, 當時的王石只要湊到500萬就能擁有40%的股份, 剩下60%歸政府, 但他放棄了。

王石後來的解釋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 個人突然暴富是有風險的。

1989年萬科上市, 王石放棄了原始股份, 成為一個職業經理人, 也從而打下了萬科“股權分散”的基礎。

王石何以大氣到對手邊的權利和財富如此放手?——他生在一個幹部家庭, 父輩參加過抗日戰爭。 1968年, 17歲的王石按父母意願參軍, 在那個年代能避開上山下鄉運動, 王家是有實力的。

參軍5年後, 王石進入蘭州交通大學, 而其父已經擔任柳州鐵路局副局長。

沒過幾年王石完婚, 女方的父親官至廣東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看到這裡不難發現, 任正非是一個苦哈哈的窮孩子, 從小在貧困的泥淖裡掙扎, 他刻苦勤奮, 以為努力就能改善生活, 事實上, 卻幾乎走上了絕路。 現在來看這可以叫命運的考驗, 然後在當時的那個篤信勤勞致富的中年男人眼中難道不是諷刺嗎?他有沒有感歎命運不公我們不知道, 但他確實被生活的磨難打造出一副鋼筋鐵骨。

而王石從一開始就在另一個階級, 他比更多人擁有選擇的權利, 他更具理想主義, 錢權這類俗物不是他最渴望的。

他渴望什麼呢?——“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我對自由的嚮往。 ”他的志趣明顯在更廣闊的世界和更豐富的人生體驗:去哈佛留學、登頂珠峰、飛滑翔傘……

1999年, 王石宣佈卸任萬科總經理, 任董事長。 基本等於放權, 萬科的職業經理人文化進一步鞏固。

這導致萬科股票分散, 而這塊大蛋糕, 時不時吸引各方資本逐利, 一再遭遇“門口的野蠻人”。 進而引發了近年風波不斷的寶萬之爭、華萬之爭、寶萬華之爭等, 王石自己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而任正非則把自己應對苦難的堅忍血性帶進了華為。 一個克己的人, 往往也會嚴以待人。

今年二月初關於華為裁退34歲以上老員工的消息不脛而走, 雖然及時闢謠, 人們還是想起華為的一系列相關政策。

早期的“床墊文化”, 每個員工桌下都備有床墊以便加班時用;著名的“奮鬥者協定”, 員工簽署後自願放棄帶薪年假;入職8年後,公司予以解職再聘用,以此規避勞動法永久員工條件,不惜10億離職賠償,也要讓員工保持危機感。

華為前副總裁李玉琢在《我為什麼離開華為》提起向任正非辭任的往事,因為拼得太凶身體搞垮了,與太太長期分居希望可以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對於不願意來深圳的李妻,任正非直接說:“這樣的老婆你要她幹什麼。”

李玉琢感慨:“在華為,你首先是一個‘華為人’,其次你才是父親、丈夫、兒子等,企業的利益與目標是放在首位的。任總本身就是親力親為的實踐者,為了華為犧牲了很多。”

任正非給了華為員工國內數一數二的高工資,金錢保障了他人羨豔的物質生活,要求的回報是絕對的奉獻。

但不可否認,華為在企業文化和管理上值得大部分公司借鑒學習。任正非從父輩那牢記了學習囑託,從軍隊那學來了標準化管理,從時代那吸收了表達方式,從命運那練就了鐵血品格。

華為一直在積極向西方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1995年《華為基本法》萌芽,1996年正式定位為"管理大綱";1998年,華為從IBM學習完善從產品到市場的流程管理……一直到2008年,華為與埃森哲對CRM體系進行重新梳理,一再提升公司運作效率。

文化方面,任正非曾說:“資源是會枯竭的,只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他用一支筆桿在華為內刊發表了《華為的冬天》、《一江春水向東流》、《北國之春》、《天道酬勤幸福不會從天降》等極具號召力和煽動性的文章,不斷鞭策華為人保持危機感,積極奮進。

任正非是強悍堅韌的,跟他的同姓任我行有相似之處,都是老驥伏櫪的絕對統治者,心存高遠。華為2016年智慧手機全球市場份額穩居前三,營收增速32%居千億企業榜首,但是增利微薄僅為0.4%,72歲的任正非無疑還要繼續奮鬥。

王石是自由主義和理想主義的,他的英雄情節更像令狐沖,曾想通過自己的退讓把萬科打造成現代化的優秀企業,但業界龍頭如萬科哪曾想到後來的亂局。

現在看來,命運又曾放過誰。

----------------------------

本文為財視media原創,轉載需附上出處及原文連結

員工簽署後自願放棄帶薪年假;入職8年後,公司予以解職再聘用,以此規避勞動法永久員工條件,不惜10億離職賠償,也要讓員工保持危機感。

華為前副總裁李玉琢在《我為什麼離開華為》提起向任正非辭任的往事,因為拼得太凶身體搞垮了,與太太長期分居希望可以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對於不願意來深圳的李妻,任正非直接說:“這樣的老婆你要她幹什麼。”

李玉琢感慨:“在華為,你首先是一個‘華為人’,其次你才是父親、丈夫、兒子等,企業的利益與目標是放在首位的。任總本身就是親力親為的實踐者,為了華為犧牲了很多。”

任正非給了華為員工國內數一數二的高工資,金錢保障了他人羨豔的物質生活,要求的回報是絕對的奉獻。

但不可否認,華為在企業文化和管理上值得大部分公司借鑒學習。任正非從父輩那牢記了學習囑託,從軍隊那學來了標準化管理,從時代那吸收了表達方式,從命運那練就了鐵血品格。

華為一直在積極向西方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1995年《華為基本法》萌芽,1996年正式定位為"管理大綱";1998年,華為從IBM學習完善從產品到市場的流程管理……一直到2008年,華為與埃森哲對CRM體系進行重新梳理,一再提升公司運作效率。

文化方面,任正非曾說:“資源是會枯竭的,只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他用一支筆桿在華為內刊發表了《華為的冬天》、《一江春水向東流》、《北國之春》、《天道酬勤幸福不會從天降》等極具號召力和煽動性的文章,不斷鞭策華為人保持危機感,積極奮進。

任正非是強悍堅韌的,跟他的同姓任我行有相似之處,都是老驥伏櫪的絕對統治者,心存高遠。華為2016年智慧手機全球市場份額穩居前三,營收增速32%居千億企業榜首,但是增利微薄僅為0.4%,72歲的任正非無疑還要繼續奮鬥。

王石是自由主義和理想主義的,他的英雄情節更像令狐沖,曾想通過自己的退讓把萬科打造成現代化的優秀企業,但業界龍頭如萬科哪曾想到後來的亂局。

現在看來,命運又曾放過誰。

----------------------------

本文為財視media原創,轉載需附上出處及原文連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