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教授:擁有100歲的人生是喜還是悲?

“也許100年的人生目標並不重要, 重要的在自然老去的過程中仍能不斷體驗到生命的尊嚴和意義以及由此帶來的幸福感。 ”

文/王春雪(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近倫敦商學院教授琳達•格拉頓(Lynda Gratton)和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合著的的新書《百歲人生 The 100-year life》備受關注。 書中談到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 人類活到100歲的概率越來越大。 人口壽命每10年會遞增2-3歲。 現階段西方發達國家出生的嬰兒活到百歲的概率高達50%。 這令人不禁要問, 萬一不小心我們真活到100歲, 那時的心情是否美麗?大腦能否正常思考?生活品質是否如意?

老年人是慢病的高危群體, 身體器官的無情衰老導致各種慢病高發, 嚴重影響暮年的生活品質。 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 如腦卒中、白質疏鬆、帕金森、癡呆等是導致老年人生活品質顯著下降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此外還有持續存在的各種不適,

如慢性頭暈、慢性的失眠、慢性疼痛對老年生活造成的各種困擾嚴重降低了長壽帶來的自豪感。

不僅慢病高發, 老年人也是抑鬱的高危群體。 2017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年公佈的資料顯示:依據年齡和性別進行分層後,

抑鬱障礙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最高(55-74歲的女性患病率>7.5%, 男性> 5.5%) 。 隨著健康狀況的惡化, 這一比例會更高。 一方面因為軀體各項功能的衰退和不適, 導致生活品質的下降引發焦慮、抑鬱情緒, 喪失了對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增齡導致的離群索居、社交孤獨進一步增加抑鬱情緒甚至自殺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大腦的老化、神經環路的褪變、神經遞質及功能的改變, 以及軀體疾病治療有關藥物的負面影響構成了老年人發生抑鬱的重要生物學基礎。

除了慢病和抑鬱的高危, 老年人還是認知障礙的高危群體。 目前中國老年癡呆人群至少有800萬, 每年這一數字會增加30萬。 癡呆前期表現為輕度認知障礙的群體每年有15%甚至更高的比例向癡呆轉化。

85以上老年人癡呆發病率接近50%。 軀體的各種慢病顯著增加抑鬱風險, 同樣慢病也顯著增加癡呆風險, 而持續的抑鬱狀態顯著惡化認知功能, 有些老年人晚發的抑鬱症就是帕金森或癡呆的前奏。

假設100歲的人生旅途是在多種慢病、情緒低落、大腦不能正常獨立思考的伴隨中渡過, 這樣的人生未必是多數人的願望。 但是如果這一群體能在科學評估、適度治療、有效管理、社會支持的前提下, 仍然能擁有高品質的生活, 瀟灑地活到一個嶄新的世紀, 那麼100歲的人生仍然是令人驕傲和嚮往的。

就像慢性疾病可以通過科學的治療可以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一樣, 多數老年人抑鬱症的規範治療同樣可以獲得情緒和功能的改善。 規範的抗抑鬱藥物治療不僅可以改善症狀, 還具有一定的促進神經可塑和再生的作用。 安全有效的抗抑鬱藥物聯合心理治療、物理治療、音樂治療、運動治療、園藝治療, 甚至寵物治療可以顯著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狀態和生活品質。

希波克拉底在2000多年前曾經說過疾病不會不期而遇,每日違背自然的惡習日積月累才會導致疾病令人措不及防(illness do not come upon us out of the blue. They are developed from small daily sins against nature when enough sins have accumulated illness will sudden appears)。對於大部分慢病來說,如果說基因決定了是否發病,那麼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發病的時間早晚和預後,而精神心理狀態決定了患病過程中的體驗和應對模式,這種持續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對疾病的預後至關重要。在日常的生活方式中,運動對情緒的正向調節作用是見效最快的。運動可以顯著改善抑鬱症患者的低落的情緒,改善睡眠品質。結構化的抗阻和有氧運動可以快速改善卒中後抑鬱的症狀,長期的運動還可以促進神經營養因數分泌和神經遞質的釋放,減少氧化應激,抵禦衰老,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也許100年的人生目標並不重要,重要的在自然老去的過程中仍能不斷體驗到生命的尊嚴和意義以及由此帶來的幸福感。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陽光的心態和醫學的適度干預可以讓人類擁有高品質的100歲人生。從這個角度看,在悲觀的衰老和疾病面前,永遠有值得終身追求的積極的人生價值。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編輯製作,轉載授權請聯繫“科學加”微信公眾號,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用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希波克拉底在2000多年前曾經說過疾病不會不期而遇,每日違背自然的惡習日積月累才會導致疾病令人措不及防(illness do not come upon us out of the blue. They are developed from small daily sins against nature when enough sins have accumulated illness will sudden appears)。對於大部分慢病來說,如果說基因決定了是否發病,那麼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發病的時間早晚和預後,而精神心理狀態決定了患病過程中的體驗和應對模式,這種持續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對疾病的預後至關重要。在日常的生活方式中,運動對情緒的正向調節作用是見效最快的。運動可以顯著改善抑鬱症患者的低落的情緒,改善睡眠品質。結構化的抗阻和有氧運動可以快速改善卒中後抑鬱的症狀,長期的運動還可以促進神經營養因數分泌和神經遞質的釋放,減少氧化應激,抵禦衰老,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也許100年的人生目標並不重要,重要的在自然老去的過程中仍能不斷體驗到生命的尊嚴和意義以及由此帶來的幸福感。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陽光的心態和醫學的適度干預可以讓人類擁有高品質的100歲人生。從這個角度看,在悲觀的衰老和疾病面前,永遠有值得終身追求的積極的人生價值。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編輯製作,轉載授權請聯繫“科學加”微信公眾號,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用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