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學生防騙能力不夠”拷問了誰?

“大學生被騙光學費”“大學生求職遭遇黑仲介”“大學生租房被騙”……當下, 大學生群體被騙的新聞屢屢被爆出。 近日,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4名受訪者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 70.5%的受訪者承認自己或周圍人在大學期間有過被騙的經歷。 大學生容易受騙的原因是什麼?調查中, 68.4%的受訪者歸因於缺少社會經驗與辨別能力。 (10月12日《中國青年報》)

近年來, 大學生上當受騙的新聞可謂“屢見不鮮”。 憑常識論, 受騙無非三種原因:經驗不足難以防範、心無防備因善受騙、心存貪念鑽入圈套。 此次調查中,

68.4%的受訪者將大學生受騙歸因於缺少社會經驗與辨別能力, 即“辨識及防騙能力不足”, 屬於上述的第一種情況。 大學生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 為何會屢受騙局傷害?這種在關鍵時刻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和防騙能力, 到底拷問了誰?

有人認為, 大學生上當受騙主要歸責于騙子的騙術太高明, 不僅是大學生, 哪怕是經驗老到、閱歷豐富的長者, 也會掉入騙子的圈套。 騙子的騙術不斷“升級換代”, 讓人“防不勝防”自然是原因之一, 然而深層次的原因卻並非如此。 大學生作為受過十幾年正規教育的成年人, 有一些可謂“低級的騙局”依然在大學生身上“屢屢得逞”, 這不禁讓人追問學校的安全教育:防騙教育是否系統、防騙知識是否到位、是否開展了防騙“演練”?

眾所周知, 大學生不僅承載著國家的未來, 更肩負著家庭的希望。 大學生一旦上當受騙, 不僅經濟上損失財物, 自身甚至全家人都可能因此陷入生活的困境;同時, 大學生因受騙而產生對社會的不滿, 容易引發心理危機, 進而演變成惡性事件, 成為各方不願看到的悲劇。

本著從長遠出發、負責的態度, 教育主管部門要強化對大學生以及中小學安全教育的系統規劃, 形成分年齡、有層次、可銜接、按門類、重主題的“逐級遞進式”“融會貫通式”安全教育, 同時強化對各類學校開展安全教育的指導和督查, 以考核的指揮棒提升學校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 各類學校則要增強主動意識, 積極開展防騙教育,

將安全教育納入到課程教育之中, 並通過經常性的主題班會等形式予以強化, 而切不可等有學生上當受騙了再來“補上”安全課, 雖說“亡羊補牢猶未晚”, 但此前“受傷害的羊”受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對於廣大學生而言, 則應該通過各種方式瞭解防騙知識、提升防騙技能, 在遇到各類非平常事件時多詢問老師和家長, 力求做到心存善意但也不忘戒備。

“騙局”在短期內並不會消失, 學生成為上當受騙的重災區拷問的正是學校的安全教育。 竊以為, 唯有不斷強化學生的安全教育, 增強學生的騙局辨別能力和社會經驗, 才可能從根本上遏制學生上當受騙現象的肆意蔓延。

文/沈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