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原創丨骨質疏鬆,真的是老年人的專利?

骨質疏鬆症主要特徵是骨礦物質含量低下、骨結構破壞、骨強度降低、易發生骨折。 主要表現為疼痛、駝背、身高降低和骨折, 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直接後果,

輕者影響機體功能重則可能致殘。 說到骨質疏鬆, 大家很自然的會想到患病者多為中老年人, 年輕人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骨質疏鬆人群

不可否認骨質疏鬆與年齡有很大關係,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生的幾率較高。 因為骨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 女性絕經後雌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水準下降, 成骨細胞活性降低, 破骨細胞的活性增強, 導致骨轉換加速, 骨量丟失增加。 但是骨質疏鬆症在任何的年齡階段均可發生, 都應當注重骨質疏鬆的預防, 尤其青少年、孕產婦、絕經期女性、老年人是預防的重點人群。

 健康飲食必不可少

首先要增加飲食中鈣及蛋白質的攝入,

多吃一些乳製品、豆類、魚類和肉類。 蛋白攝入不足影響骨量的維持, 鈣是預防骨質疏鬆症關鍵的營養素, 可以減緩骨量丟失, 改善骨礦化。 補鈣的同時應補充維生素D, 這就要求經常接受陽光照射, 這樣對維生素 D 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其次堅持低鹽飲食。 如果長期高鈉攝入導致長期性的鈣平衡破壞 ,最終會骨礦物引起質密度減少和骨質疏鬆症骨折危險性的增加。 大家在烹調時儘量少放鹽和含鹽調味品, 最好使用限鹽勺。 炒菜出鍋時再放鹽, 這樣鹽分不會滲入菜中, 而是均勻散在表面, 能減少攝鹽量, 一些暗含食鹽的醬肉、香腸、燒雞、熏肉等也要少吃。

堅持運動

適量的運動能改善骨骼的血液迴圈,

促進骨轉換平衡, 維護和提高骨密度, 延緩骨量丟失, 因此運動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好方法。 運動還可提高肌肉的力量、增加活動的協調性, 減少跌倒風險。 缺乏運動會造成骨量丟失, 體育鍛煉對於防止骨質疏鬆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 不鍛煉身體還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 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不過運動方式、時間、強因人而異, 老年人及骨質疏鬆人群應避免過度劇烈的運動, 可以選擇慢走或太極拳等運動方式。 年輕人群可以選擇跑步、騎自行車、打球等運動方式。

戒煙限酒

吸煙可使骨密度降低, 會使骨折危險性增加。 飲酒過量可導致骨質疏鬆, 人體的酒精過量, 酒精會抑制成骨細胞, 破壞的骨質大於形成的骨質, 骨質開始流失。

另外要少喝濃咖啡、濃茶和碳酸飲料以免造成鈣的流失。

因此骨質疏鬆症並非與年輕人無關, 我們要從年輕就開始做好預防工作。 年輕時期飲食結構不合理, 生活方式不健康, 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品質, 就會增加骨質疏鬆症患病風險。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 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 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