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巨大號外!“中國天眼”首次發現脈衝星,宇宙遺珠美不勝收!

10月10日上午,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發佈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國在貴州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大鍋, 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發現了新的脈衝星!而且不止一個!

這是我國射電望遠鏡首次新發現脈衝星。 這個好消息, 首先要獻給FAST望遠鏡之父, 剛剛于9月15日駕鶴西歸的南仁東老師。

實際上就在南老去世前5天的9月10日, 從澳大利亞帕克斯望遠鏡傳來了好消息:它在驗證觀測中,

確認了FAST望遠鏡在8月22日發現的一顆脈衝星候選體:這是FAST望遠鏡確認發現的第一顆新脈衝星, 被稱為FAST脈衝星一號(FP1), 自轉週期1.83秒, 距離粗估1.56萬光年。

另一顆名FP2, 自轉週期0.59秒, 距地球約4100光年。 分別由FAST於今年8月22日、25日在南天銀道面通過漂移掃描發現。

而且FAST望遠鏡發現這顆脈衝星時, 只用了52.4秒的觀測, 得到的信號/雜訊比值(信噪比)就達到了帕克斯望遠鏡驗證時所用2100秒觀測的3倍!FAST的靈敏度之高, 果然名不虛傳!

宇宙中有大量脈衝星, 這些恒星巨人們死亡後留下的緻密遺骸, 比太陽還要重, 卻只有北京五環大小。 它們轉得飛快:通常幾秒就能自轉一周, 有的甚至一秒可以自轉幾百圈。 由於其信號暗弱, 易被人造電磁干擾淹沒, 目前只觀測到一小部分。 搜尋和發現射電脈衝星是FAST的核心科學目標。

話不多說, 今天老炮兒給大家帶來一組望遠鏡拍攝到的短暫、珍貴宇宙之光:

▲圖源美國NASA, 船帆座超新星殘骸(Vela supernova remnant), 約在11000-12000年前爆發。

▲圖源美國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 蟹狀星雲, 本世紀的天文學家推斷出蟹狀星雲是1054年一次超新星爆發的產物。

▲圖源美國NASA, 靈魂星雲, 或稱為幽靈星雲(Soul Nebula), 是一個位於仙后座的發射星雲。

▲圖源美國NASA,蜂巢星雲(Honeycomb Nebula)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蜂巢星雲是天文學家們偶然發現,為天文學家們使用ESO最新的望遠鏡技術,對SN1987A附近拍照所得。

▲蛇妖星雲(Medusa Nebula)是一個位於雙子座,接近與大犬座邊界的巨大行星狀星雲。于1955年被任職于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喬治·阿貝爾發現,並且將它分類為古老的行星狀星雲。

▲黑洞噴流,是在4U1630-47系統中,使用澳大利亞東部CSIRO的射電望遠鏡密集陣列和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衛星得到的。上圖為一名藝術家描繪的4U1630-47恒星系統。

▲圖源美國NASA,蜂巢星雲(Honeycomb Nebula)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蜂巢星雲是天文學家們偶然發現,為天文學家們使用ESO最新的望遠鏡技術,對SN1987A附近拍照所得。

▲蛇妖星雲(Medusa Nebula)是一個位於雙子座,接近與大犬座邊界的巨大行星狀星雲。于1955年被任職于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喬治·阿貝爾發現,並且將它分類為古老的行星狀星雲。

▲黑洞噴流,是在4U1630-47系統中,使用澳大利亞東部CSIRO的射電望遠鏡密集陣列和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衛星得到的。上圖為一名藝術家描繪的4U1630-47恒星系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