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義烏城西街道:喚醒沉睡土地 釋放改革紅利

中國義烏網10月13日訊“這一片將用於實施第二批舊村改造, 再過段時間你過來看, 這裡就完全不一樣了。 ”日前, 記者見到義烏城西街道裡界村黨支部書記樓潤強時,

他正和村民一起帶領施工隊對村邊的一片低丘緩坡進行整理。 雖然不時有汗珠從他的額頭滾落, 但絲毫不影響他愉悅的心情。

2016年12月16日, 盛秋平為城西街道和後宅街道頒發首批“集地券”證書。 中國義烏網資料圖

據樓潤強介紹, 此前, 裡界村在第一批舊村改造之後, 已經沒有可建設用地。 作為全市首個開展坡地村鎮建設試點的村, 裡界村依據改革政策, 利用村邊的這片低丘緩坡, 在不佔用耕地的情況下, 順利啟動第二批舊改, 使更多村民有機會及早住上新房。

在夏演村, 原先有一片土質差的廢棄礦山, 基本上種不了農作物。 經過集地券項目改造之後, 不僅產生了相應面積的建設用地指標, 而且也成為了優質農田。 土地流轉承包戶何建民對正在建設中的20餘畝耕地已經有了安排:“複墾之後準備種植進口的獼猴桃, 現在義烏市場上的全是外國進口的, 價格要一百七八十元一斤, 我覺得很有前景。 ”

自集地券項目在毛店橋頭村試點成功後, 城西街道著力進行全域推廣。 由於街道涉及省市重點工程征遷專案較多, 可用於“集地券”專案的資源十分有限。 為此, 街道著力盤活存量資源, 在有限的存量土地資源中挖掘潛力, 力爭“摳”出一片空間。 一方面, 街道充分利用零星地塊、邊角地塊,

積少成多;另一方面, 街道把規劃建設用地上的可耕土層進行轉移再利用, 形成新的可耕用地, 做到土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今年4月, 城西街道啟動了五星村集地券專案, 後續又啟動了夏演、橋頭等7個村95.53畝建設用地複墾專案, 立項完成比例142、99%, 目前,

除五星村建設用地複墾專案外, 其餘項目均已進場施工, 其中分水塘、前塘、裡界村建設用地複墾項目已完成竣工驗收。

自義烏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開展以來, 城西街道抓住改革創新機遇, 大膽探索, 敢闖敢試, 注重統籌協調, 齊頭並進推進各項改革內容, 使改革紅利最大化。 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土入市方面, 何斯路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已成功出讓, 七一村集貿市場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即將掛牌入市;新社區集聚項目“香溪裕園”共計1554套公寓, 已超額完成簽約任務, 基本完成分房到戶工作;在夏跡塘村、西方、益公山、流下、塘下鄭等村開展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工作, 已完成測繪房屋886宗, 測繪面積331100.1平方米, 收取有償使用費730戶, 合計金額7583483元……

“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中,街道創造性地將改革政策與街道實際相結合,創造了多項第一:發放全國第一本‘集地券’證書、全市第一批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成功掛牌出讓、全市第一個農村更新改造暨‘坡地村鎮建設’試點。”城西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惠宇表示,接下來,城西街道將進一步深化改革,為“城西經驗”注入更多內涵與活力,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

合計金額7583483元……

“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中,街道創造性地將改革政策與街道實際相結合,創造了多項第一:發放全國第一本‘集地券’證書、全市第一批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成功掛牌出讓、全市第一個農村更新改造暨‘坡地村鎮建設’試點。”城西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惠宇表示,接下來,城西街道將進一步深化改革,為“城西經驗”注入更多內涵與活力,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