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延慶鐵爐村變身美麗別墅區 村民搬進200多平大房子

最近, 家住延慶山區大莊科鄉鐵爐村的韓祥一家特別開心, 剛搬進200多平方米的山村別墅, 兩個在外工作的閨女也回來一起團聚。

在200多平方米的自家別墅裡, 農民韓祥大叔開心地看著小外孫女

很多村民參與別墅施工建設, 在自家別墅修建過程中也相應的抵扣了建設款

“鄰里宴”當天, 宴請的是村民, 所有幫忙的也是村民, 大家一起張羅, 一起樂和

鐵爐村143戶村民喜遷新居, “鄰里宴”當天有300多位村民參加, 盛況空前, 這樣的大場面在村裡也不多見

村裡別墅修好了, 到每家每戶的道路修繕也是由村裡鄉親們承擔了,

原本是鄉村放映員的韓祥在這裡當上了修路工人

延慶鐵爐村離北京昌平西關環島只有約半小時車程

今年9月底, 隨著該村最後一戶人家搬進別墅, 經過三年時間五期的建設, 鐵爐村新農村改造完成。 一棟棟別墅整齊地排列在青山綠水間。

一個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呈現在世人面前。

慶祝喬遷當天, 全村農民自發組織“鄰里宴”,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 一起喜慶。 張孝芝家是第一批入住新房的農戶, 已入住兩年, 利用自家240平方米的別墅辦起了民宿。 當天, 她家負責做麵食, 熱氣騰騰的魚形饅頭剛出鍋。 在當地只有重大喜慶的日子才蒸“面魚”, 象徵著年年有餘。

2014年6月, 按照北京市泥石流易發區搬遷政策, 鐵爐村進行整村搬遷改造, 經過三年建設, 143戶村民喜遷新居。 家家住進兩層別墅, 90%的面積都在240平方米。 西鐵路、鐵泰路連接村內外, 一改過去交通不便的狀況。 近年來, 村裡大小工程不斷, 整治河道、清理 小流域、修建300米護村壩、鋪設全村路面、修建停車場上百處, 村內外綠化美化。為了讓村民在家門口掙到錢,村裡的工程不外包,都給村民幹,幾年下來,村民建房花的錢又都掙了回來。不僅住進新居,還生活得更好。村裡正在謀劃著發展民俗旅遊業,利用閒置房屋發展居家養老產業。鐵爐村重視文化保護,為民俗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整理了民俗文化,修築了文化長廊。

鐵爐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乾淨整潔、鳥語花香、鄉風文明,被人稱為“水岸別墅”。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修建了汙水處理站、生態停車場、文化長廊,電線入地,河流也得到了治理,採暖使用地源熱泵,鐵爐村農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都隨之發生著變化。

現在,京郊這個小山村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過去出門在外的子女每逢週末把老人接進城裡過週末;現在每逢週末子女們都回來看父母,而且還帶著同事一起來,大家共同感受新農村的變化發展。

村內外綠化美化。為了讓村民在家門口掙到錢,村裡的工程不外包,都給村民幹,幾年下來,村民建房花的錢又都掙了回來。不僅住進新居,還生活得更好。村裡正在謀劃著發展民俗旅遊業,利用閒置房屋發展居家養老產業。鐵爐村重視文化保護,為民俗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整理了民俗文化,修築了文化長廊。

鐵爐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乾淨整潔、鳥語花香、鄉風文明,被人稱為“水岸別墅”。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修建了汙水處理站、生態停車場、文化長廊,電線入地,河流也得到了治理,採暖使用地源熱泵,鐵爐村農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都隨之發生著變化。

現在,京郊這個小山村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過去出門在外的子女每逢週末把老人接進城裡過週末;現在每逢週末子女們都回來看父母,而且還帶著同事一起來,大家共同感受新農村的變化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