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美青海,路遊中國」,火了!

騰訊頭條:中國廣西這條公路美到國外,

英媒驚呼如仙境一般

編者按:國慶中秋假期旅遊大戲剛剛落下帷幕, 據國家旅遊局統計,

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05億人次, 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836億元, 分別增長11.9%和13.9%。 全域旅遊如火如荼, 旅遊成為全民消費剛需, 成為假期家庭生活消費的必需品。 讓筆者驚訝的是, 國慶假期居然湊了一個大熱鬧, 成為最熱景點排名第二的稻城亞丁的座上客, 也成為了自駕川西的那些閨密團中的一員。 自2016年有幸參與青海全域旅遊戰略策劃後, 筆者狂熱的愛上了自駕西部, 所以計畫了這次國慶旅行, 沒想到, 居然上了國慶熱搜榜!? 是不是西部路遊真要火了?

異軍突起的西部旅遊

2017國慶熱門景點Top20

國慶熱門景點Top20的排行中可以看出名勝古跡和主題樂園成為全民旅遊的消費熱點。 隨著26-35歲的年輕人成為家庭出遊的主力, 可以看出目前的旅遊消費在升級, 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正在升級。

而從Top20的景點中可以發現四川的景點占比最高, 占到Top20中的6個席位, 包括異軍突起的稻城亞丁, 以及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樂山大佛、成都熊貓基地等傳統熱門景區, 東部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青島在內的熱門旅遊景點也只有5個。

可見中西部地區成為國內旅遊目的地的熱門區域。

不僅四川國慶日接待旅遊人次超過山東, 成為全國接待旅遊人次最多的省份。 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等西部省份成為新興旅遊目的地和快速增長區域。 內蒙古自治區共接待遊客1062.18萬人次, 同比增長24.49%;實現旅遊收入83.33億元, 同比增長38.3%。 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接待遊客289.31萬人次,同比增長19.47%;實現旅遊收入21.14億元, 同比增長23.75%。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接待遊客99.1萬人次, 同比增長38.2%;實現旅遊收入5.94億元, 同比增長49.6%。 青海省接待遊客236.9萬人次, 同比增長35%, 實現旅遊收入25.06億元, 同比增長36.1%。

中國西部:Road Trip天堂

美國有一個專有的名詞『Road Trip』, 專指長距離的公路旅行方式。 這種旅行方式強調目的地不重要,

不在乎開到哪裡, 到哪裡停, 過程比目的地重要。 這樣的旅行方式多出現在美國西部, 那裡地廣人稀, 有眾多的國家公園, 同時美國的高速公路發達, 沿路的汽車旅館、度假營地及小鎮分佈, 為旅行者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 美國著名的66號公路, 不僅公路本身成為旅遊目的地, 沿路的小鎮、國家公園都被串聯起來。 本著錯位發展的理念, 沿路的小鎮特色鮮明, 有些是以汽車越野為主題的特色小鎮, 有些是以山地探險為主題, 而有些則以土著文化為特色, 或者只是以觀星滑雪、戶外運動作為小鎮的服務。 以公路為主題線路, 串聯起國家公園和特色小鎮成為美國西部最典型的旅遊發展模式, 我們稱之為路遊模式。

中國66號公路的106國道從北京到西藏, 擁有與66號公里差不多的緯度, 非常類似的自然景觀變化和文化體驗。 從北京穿越內蒙、甘肅、青海、西藏中國西部主要省份。 另外青藏公路、川藏公路、318國道以及2017年7月15日通車的G7京新高速等連接中國東西部的交通動脈都是中國西部旅遊的縱貫線。 眾多的自駕旅行愛好者把這些作為人生必走的朝聖之路。

中國109國道VS美國66號公路

據國家旅遊局資料中心最新資料顯示,八天長假期間旅遊市場將接待7.1億人次,其中,選擇自駕車出遊的占比最高為49.8%,近3.5億人次。今年國慶日四川遊客中自駕遊占到進六成。據神州租車的資料顯示,西部重慶、貴州、蘭州、呼市成為自駕出遊的訂單量最高的非一線城市。更有意思的資料是西藏、川西、北疆成為女性自駕的首選地。80後、90號已經是自駕群體的主力。不管是從東部自駕到西部,還是落地西安、蘭州、成都等地再租車自駕。西部自駕已經成為西部旅遊的主要旅行方式。

青海:西部旅遊資源集大成者

目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500家創建單位中省級的單位只有海南、寧夏兩家。海南實施點-線-面全域旅遊發展戰略,貴州打造全域山地旅遊目的地,浙江省實行以建設特色小鎮推動全域旅遊的發展模式。各省市都在因地制宜的實踐全域旅遊的發展模式。而智綱智庫有幸在2016年馳騁青海全域,探索青海旅遊發展的突破模式。

青海代言了西部類似四川、貴州、新疆、甘肅、西藏等區域的旅遊發展特徵:地域廣闊、資源富集、景點分散,旅長游短。從自然資源上看,青海是世界采風聖地,是中國西部的生態屏障,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可哥西裡,擁有中國的『黃石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濕地面積居全國之首(800萬)頃,草原、雪山、冰川、湖泊、戈壁、沙漠等地理風貌一應俱全。從文化資源上看,青海擁有藏、回、土、撒拉、蒙古五大世居少數民族,其中撒拉族和土族是青海獨有的少數民族。同時青海是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儒家河湟文化和昆侖道教文化的交匯之地。自然資源之富集,民族文化之多元,可以說青海是西部旅遊的集大成者。

但如此高規格、高品質的旅遊資源,卻每年只有2300萬左右的遊客可以親臨青海,來領略這世界級的風采?

青海旅遊發展面臨一下四大核心問題:

1、區域廣闊但人口稀少

青海總面積72萬平方公里,大概是6個江蘇省的面積,但只居住了600萬人口,多數地區是無人區,貫穿青海省東西或者南北區域基本需要驅車一天。原來在成都到西寧的高鐵未通車之前,進入西寧基本以飛機進入為主,旺季時的機場流量爆滿。

2、資源富集但生態脆弱

青海的優勢在生態,限制也是在生態。青海的生態保護是國家戰略,是中國西部的生態屏障。世界自然遺產可哥西裡和三江源國家公園這些世界級的資源都是重點的生態保護區域。青海省超過50%的國土面積都是生態極其脆弱的區域。如何處理好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在青海旅遊發展方面顯得更加重要和艱巨。

3、民族和諧但扶貧艱巨

青海全域有42個貧困縣(市/區),覆蓋了青海95%的地區,而且貧困人口分佈分散,只有部分區域相對集中。這對於精准扶貧這一國家重擔顯得尤其困難。雖然青海區域內的少數民族關係非常和諧,呈現多元的民族文化,但分佈散、不集中使得多元的民族文化鮮有集中的展示平臺。

4、山河秀美但待字閨中

青海夏季較短,冬季漫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所以青海遊客的季節差異非常大。青海一年最好的旅遊季節是6月-9月,一年只有3-4個月的適宜旅遊的時間。且限於青海的環境容量有限,也難以接待大規模的遊客。

其實青海的旅遊問題是全域旅遊發展的共性問題:客源市場問題、生態保護問題、可進入性問題、文化挖掘問題等等都是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要面臨的核心問題。

青海是世界采風基地,中國生態屏障,是中國西部旅遊資源的集大成者。其實青海非常像一個巨幅油畫作品,可以任人在油畫裡暢遊。說是旅長游短,其實是處處是生態、處處是景。那蒼茫、荒涼、壯闊但不失秀美的大地油畫,最適合的旅行方式就是在路上。

大美青海、路遊中國

通過『路』串聯路上的景區、鎮區、營地,通過知名景區拉動帶動其他小景區,小鎮的發展,延長遊客時間的同時,真正拉動全域旅遊產業發展。這裡的『路』的概念不僅僅是公路,未來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以鐵路為發展軸的路遊模式也將成為全域旅遊發展的主脈絡。以青海為代表的中國西部全域旅遊當緊抓時代浪潮,借鑒美國的『路遊模式』,以生態為本,以文化為魂,打造青海版的『生態路遊』模式。

首屆青海“昆侖峰會”文化旅遊體育系列活動

目前青海省已逐步踐行『大美青海、路遊中國』的戰略,舉辦了首屆『西部路遊節』,推出了首屆青海“昆侖峰會”文化旅遊體育系列活動等一系列活動,在國慶期間推出翻越祁連山、神山探秘游、唐蕃古道游、魔鬼雅丹游、兩條青海大環線等多日特色遊線路。接下來青海旅遊集團也將進一步做大『生態路遊』品牌,致力於將青海省打造成為世界生態公園,西部體驗聖地。

作者:王娟 智綱智庫上海中心

獲取商業時訊

挖掘投資價值

對接優質資源

盡在智綱會微信服務號

優質專案推薦:

也許您不想錯過這些經典:

交換一個蘋果,得到一個蘋果,

交換一個思想,得到兩個思想,

沒有什麼比你的深度思考更讓我們感到珍貴,

請留下你的寶貴評論~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智綱智庫微店,看“智庫是怎樣煉成的?”

眾多的自駕旅行愛好者把這些作為人生必走的朝聖之路。

中國109國道VS美國66號公路

據國家旅遊局資料中心最新資料顯示,八天長假期間旅遊市場將接待7.1億人次,其中,選擇自駕車出遊的占比最高為49.8%,近3.5億人次。今年國慶日四川遊客中自駕遊占到進六成。據神州租車的資料顯示,西部重慶、貴州、蘭州、呼市成為自駕出遊的訂單量最高的非一線城市。更有意思的資料是西藏、川西、北疆成為女性自駕的首選地。80後、90號已經是自駕群體的主力。不管是從東部自駕到西部,還是落地西安、蘭州、成都等地再租車自駕。西部自駕已經成為西部旅遊的主要旅行方式。

青海:西部旅遊資源集大成者

目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500家創建單位中省級的單位只有海南、寧夏兩家。海南實施點-線-面全域旅遊發展戰略,貴州打造全域山地旅遊目的地,浙江省實行以建設特色小鎮推動全域旅遊的發展模式。各省市都在因地制宜的實踐全域旅遊的發展模式。而智綱智庫有幸在2016年馳騁青海全域,探索青海旅遊發展的突破模式。

青海代言了西部類似四川、貴州、新疆、甘肅、西藏等區域的旅遊發展特徵:地域廣闊、資源富集、景點分散,旅長游短。從自然資源上看,青海是世界采風聖地,是中國西部的生態屏障,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可哥西裡,擁有中國的『黃石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濕地面積居全國之首(800萬)頃,草原、雪山、冰川、湖泊、戈壁、沙漠等地理風貌一應俱全。從文化資源上看,青海擁有藏、回、土、撒拉、蒙古五大世居少數民族,其中撒拉族和土族是青海獨有的少數民族。同時青海是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儒家河湟文化和昆侖道教文化的交匯之地。自然資源之富集,民族文化之多元,可以說青海是西部旅遊的集大成者。

但如此高規格、高品質的旅遊資源,卻每年只有2300萬左右的遊客可以親臨青海,來領略這世界級的風采?

青海旅遊發展面臨一下四大核心問題:

1、區域廣闊但人口稀少

青海總面積72萬平方公里,大概是6個江蘇省的面積,但只居住了600萬人口,多數地區是無人區,貫穿青海省東西或者南北區域基本需要驅車一天。原來在成都到西寧的高鐵未通車之前,進入西寧基本以飛機進入為主,旺季時的機場流量爆滿。

2、資源富集但生態脆弱

青海的優勢在生態,限制也是在生態。青海的生態保護是國家戰略,是中國西部的生態屏障。世界自然遺產可哥西裡和三江源國家公園這些世界級的資源都是重點的生態保護區域。青海省超過50%的國土面積都是生態極其脆弱的區域。如何處理好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在青海旅遊發展方面顯得更加重要和艱巨。

3、民族和諧但扶貧艱巨

青海全域有42個貧困縣(市/區),覆蓋了青海95%的地區,而且貧困人口分佈分散,只有部分區域相對集中。這對於精准扶貧這一國家重擔顯得尤其困難。雖然青海區域內的少數民族關係非常和諧,呈現多元的民族文化,但分佈散、不集中使得多元的民族文化鮮有集中的展示平臺。

4、山河秀美但待字閨中

青海夏季較短,冬季漫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所以青海遊客的季節差異非常大。青海一年最好的旅遊季節是6月-9月,一年只有3-4個月的適宜旅遊的時間。且限於青海的環境容量有限,也難以接待大規模的遊客。

其實青海的旅遊問題是全域旅遊發展的共性問題:客源市場問題、生態保護問題、可進入性問題、文化挖掘問題等等都是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要面臨的核心問題。

青海是世界采風基地,中國生態屏障,是中國西部旅遊資源的集大成者。其實青海非常像一個巨幅油畫作品,可以任人在油畫裡暢遊。說是旅長游短,其實是處處是生態、處處是景。那蒼茫、荒涼、壯闊但不失秀美的大地油畫,最適合的旅行方式就是在路上。

大美青海、路遊中國

通過『路』串聯路上的景區、鎮區、營地,通過知名景區拉動帶動其他小景區,小鎮的發展,延長遊客時間的同時,真正拉動全域旅遊產業發展。這裡的『路』的概念不僅僅是公路,未來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以鐵路為發展軸的路遊模式也將成為全域旅遊發展的主脈絡。以青海為代表的中國西部全域旅遊當緊抓時代浪潮,借鑒美國的『路遊模式』,以生態為本,以文化為魂,打造青海版的『生態路遊』模式。

首屆青海“昆侖峰會”文化旅遊體育系列活動

目前青海省已逐步踐行『大美青海、路遊中國』的戰略,舉辦了首屆『西部路遊節』,推出了首屆青海“昆侖峰會”文化旅遊體育系列活動等一系列活動,在國慶期間推出翻越祁連山、神山探秘游、唐蕃古道游、魔鬼雅丹游、兩條青海大環線等多日特色遊線路。接下來青海旅遊集團也將進一步做大『生態路遊』品牌,致力於將青海省打造成為世界生態公園,西部體驗聖地。

作者:王娟 智綱智庫上海中心

獲取商業時訊

挖掘投資價值

對接優質資源

盡在智綱會微信服務號

優質專案推薦:

也許您不想錯過這些經典:

交換一個蘋果,得到一個蘋果,

交換一個思想,得到兩個思想,

沒有什麼比你的深度思考更讓我們感到珍貴,

請留下你的寶貴評論~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智綱智庫微店,看“智庫是怎樣煉成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