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黃芪應該這麼挑選 不然你會買到漂白的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 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 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 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泡水代茶飲, 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黃芪以補虛為主, 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 增強心肌收縮力, 調節血糖含量。 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 改善心肌供血, 提高免疫功能, 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黃芪食用方便, 可煎湯, 煎膏, 浸酒, 入菜肴等。

黃芪的做法

每天用黃芪5~10克左右, 開水泡10~20分鐘後代茶飲用, 可反復沖泡。

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 水煎後服用, 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 用黃芪30克, 枸杞子15克, 水煎後服用, 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取黃芪50克左右, 煎湯以後, 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 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

也很有益。

黃芪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黃芪的相克食物:南杏仁、玄參、杏仁

黃芪+南杏仁: 身體不適

黃芪+玄參: 功能相克

黃芪+杏仁: 身體不適

需要注意的是, 黃芪並不適合天天服用, 並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喝的, 尤其注意, 一定不要過量食用。

禁忌人群:

從體質上來說, 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食黃芪;

從身體狀況來說, 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為什麼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 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 不讓外邪入侵。 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 就會變成閉門留寇, 把病邪關在體內, 無從宣洩了;

從季節來說, 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春天是生髮的季節, 人體需要宣發, 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

腎病屬陰虛, 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毒副作用, 應禁用;

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 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 易傷陰動血;

而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 使病情加重;

如果必須服用黃芪, 一定要配伍運用:陰虛患者使用黃芪, 必須配伍養陰藥使用, 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

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 如黃連、茵陳、黃芩等。

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 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西方最新研究的結果也證實, 服用黃芪的時候, 最好不要服用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 安道生,

是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藥), 否則互相會相克。

另外, 有一些品種有一定的毒性, 所以不能隨便服用, 服用量最好根據醫生的醫囑。

如何挑選黃芪?

黑皮芪外表皮淡黑色或香灰色、皮松肉緊, 內色鮮黃或淡黃, 味甘氣香, 嚼之渣少或無渣;

白皮芪外表黃白色, 皮肉緊貼。 質堅挺, 斷面具菊花心, 氣香味甘, 嚼之渣少;

而紅芪則外表紅棕色、具有核桃紋理, 內面黃白色, 質堅而稍韌, 粉性大, 味甜有豆腥氣。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