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明明車增加了這麼多,Why就是不到我的店裡來?

最近朋友圈一直在流傳一句話:沒有利潤哪來的服務?

從這段話的意思來看, 就是我的服務高價是有理的, 我的服務好、產品好,

就應該高價!低價的東西肯定產品品質不好, 服務不好!這個邏輯正確嗎?很明顯, 邏輯不完全正確呀!

為什麼我低價的東西就一定是不好的???

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各行業的毛利, 來看一下我們現在行業所處的階段。

原來的社區超市或便利店, 一般在35%以上的毛利, 24小時店面可能更高。 沃爾瑪用25%的毛利開始橫衝直撞, 幹掉了大部分的小超市。 然後美國的好事多和德國的阿爾迪, 開始用低於14%的毛利異軍突起。 同樣的是超市行業, 如果你現在還在35%的毛利來經營, 你的日子會好過嗎?你說你是社區便利店, 就應該貴!那我告訴你, 京東天貓開始用15%的毛利來給你競爭了!而且別人可是一萬家為單位!

說到京東和天貓, 大家知道京東的毛利率是多少嗎?5%不到!在起家的家電方面,

甚至保持1%的毛利。 京東靠什麼起家?正品低價!淘寶靠什麼發展起來的?便宜呀!原來商場800的衣服, 淘寶直接200塊。 後市場企業比如途虎, 不也是靠低價才能迅速發展起來的嗎?

所以, 有沒有靠貴而活的很好的企業, 有。 但是很少。 那是4S店的業態, 而綜合維修廠在目前的環境下不具備這種基因。 上海有一個領結站, 絕對的貴。 但是別人生意做得也很好, 你能學得來嗎?

我們做事情都是普適性的, 寫文章也講究普適性。 就是勞動大眾能夠看得懂、學得會、做得到的, 不能天天高山仰止, 但是爬不上去學不會。

所以, 囉嗦這麼多, 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不要抱著貴的理由告訴自己, 麻痹自己。 我們就是可以做到又好又便宜,

否則等到別人殺到家門口, 我們還在不屑一顧, 但是你發現店面的生意每況愈下還不知道原因何在。

我曾經遇到一個客戶, 在一個店面保養了4年的車, 原來180元機油機濾工時費, 現在發現一個店面138元了, 果斷轉移過來而且還憤憤不平, 覺得別人一次保養多賺了他40塊錢, 4年就是多賺了他幾百塊錢, 以後再也不去原來那個店面保養了。 客戶的忠誠度不值這40塊錢!

汽車後市場, 剛開始進行升級和競爭, 在過去的這麼多年, 都還非常原始和無序。 由於主機廠的各種政策限制, 這就是一個非常無序的充斥著真真假假的市場。 一個配件就有原廠、改包、下線、副廠、品牌、假冒等各種分類。 這也是很多互聯網公司折戟沉沙的主要原因,

不在於我們資本和互聯網人能力不行, 而是這個市場是淺水下面的沼澤地。

我們傳統行業人每個人都耗在原地、動彈不得, 只能在周邊的區域弄點小魚小蝦, 喂飽自己和家人。 你妄想著一進來就能拉起大網、撈起大魚大蝦大螃蟹, 一方面會發現水太淺, 造好的輪船進去就擱淺。 而且大魚都在主機廠這個大坑裡面, 你的網進不去。 同時淤泥太深, 一不小心掉進去就很難出來。 只不過你個子大, 耗進去的時候更難出來。

所以這個行業必須保持高毛利, 才能生存下去, 這也是原來的固有法則, 50%的毛利是起步, 美容市場更是80%以上。 但是市場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這個沼澤地已經有人開始拉起小網,

或者訓練了幾百個釣魚高手, 在收割這個沼澤地裡面的魚蝦了。 而我們傳統人都在感歎,

明明車增加了這麼多, 為什麼就是不到我的店裡來!

因為你貴!京東上80的美孚一號, 你店裡是120, 更或者150!

雖然我們都知道實體店就應該比網路貴一些, 但是客戶會認可你的貴的理由嗎?我們只有靠恐嚇這一招來嚇唬客戶了。 網上買的有假的, 你看都沒有授權!你看多少假的案例。 你在網上買了, 還是要到我店裡安裝呀!

我們也有很多線上客戶轉化到線下的案例, 但是這不是長久之計。 我們能夠利用互聯網和資本短期內的無計可施, 苟延殘喘幾年。 但是資本不會善罷甘休的, 都在虎視眈眈。 我們這樣的麻痹行銷只能讓自己多活幾年而已, 不能從根本性的改變我們門店自己的未來宿命。

無論是上門保養、還是O2O,還是實體連鎖店,我們最終講究的其實就是,商品成本、商業效率、客戶體驗。不論什麼樣的業態,你的成本,你的效率,你的客戶體驗決定了這個模式能否走得通走得遠。

所以不要抱著貴就是好的理由麻痹自己,抓緊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模式。要麼你學習領結站,貴的有理,而且很多客戶埋單!要麼你就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價格低但是量大。吃掉你周圍的對手,做好防禦。

後市場風雨欲來,競爭才剛剛開始!很多人可以退休了,這個市場一定屬於大資本大連鎖大網路的時代。單打獨鬥的夫妻店,要有絕活才能生存!

而這個市場的破局一定不是靠貴,而是靠物美價廉,只有這個價廉,才能有規模!低價從來都是硬道理!

不能從根本性的改變我們門店自己的未來宿命。

無論是上門保養、還是O2O,還是實體連鎖店,我們最終講究的其實就是,商品成本、商業效率、客戶體驗。不論什麼樣的業態,你的成本,你的效率,你的客戶體驗決定了這個模式能否走得通走得遠。

所以不要抱著貴就是好的理由麻痹自己,抓緊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模式。要麼你學習領結站,貴的有理,而且很多客戶埋單!要麼你就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價格低但是量大。吃掉你周圍的對手,做好防禦。

後市場風雨欲來,競爭才剛剛開始!很多人可以退休了,這個市場一定屬於大資本大連鎖大網路的時代。單打獨鬥的夫妻店,要有絕活才能生存!

而這個市場的破局一定不是靠貴,而是靠物美價廉,只有這個價廉,才能有規模!低價從來都是硬道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