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滴滴就業報告出爐,多數司機有本職工作,經濟越發達越喜歡開滴滴

10月13日, 《新經濟, 新就業——2017年滴滴出行平臺就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爐。 在今年的《報告》中, 對網約車司機這一全新職業的形象進行了更加直觀的資料展示, 讓大眾對於網約車司機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報告》中顯示, 滴滴出行平臺上多數司機有本職工作, 並且經濟越發達的地區, 人們越喜歡開滴滴。

靈活、回報率較高、穩定, 網約車司機人數逐年遞增

近年來, 國家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實施了一系列積極的就業政策。 各種新業態、新經濟層出不窮, 極大釋放了民間的創新創業潛力。 新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調整經濟結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作為新經濟下的全新職業, 以滴滴司機為代表的網約車司機擁有極為靈活的就業方式, 同時工作時間與收入基本成正比, 所以相對穩定且回報率較高的特性,

也讓滴滴出行平臺網約車司機的人數逐年遞增。

司機所在行業分佈圖

《報告》資料顯示, 本職工作之外開滴滴的司機中, 62.34%的司機是因為本職工作收入太低, 47.04%是因為工作清閒。 尤其是對傳統去產能行業的職工而言, 有更大比例(71.12%)的煤炭、鋼鐵行業職工司機選擇在滴滴平臺是因為本職工作收入太低。

同時, 認為原工作存在下崗風險的比例(22.82%)也高於其他司機(16.36%)。 在不充分就業的大環境下, 以滴滴平臺為代表的分享經濟平臺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就業緩衝器、減震器, 對社會穩定貢獻做出了巨大貢獻。

開網約車, 極大的減輕了司機家庭負擔

調研顯示, 本職工作之外開滴滴的司機中, 62.34%的司機是因為本職工作收入太低, 47.04%是因為工作清閒。 這其中, 傳統去產能行業的職工, 有更大比例(71.12%)的煤炭、鋼鐵行業職工司機選擇在滴滴平臺是因為本職工作收入太低。 因此, 很對人選擇開滴滴等網約車, 是希望能夠緩解生活壓力, 增加收入補貼家用,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網約車司機個人月均總收入

《報告》中對於網約車司機的收入也做了詳細的統計。 資料顯示, 網約車司機個人月均總收入在3000—5000元之間的占比最大, 為39.69%, 3000元以下的占比23.54%, 個人月均收入5000-7000元之間的占20.38%。

從收入占比來看, 網約車收入占司機家庭月總收入的22.3%。 而對平臺137萬零就業家庭、單人就業家庭來說, 滴滴平臺收入占其家庭總收入平均為77.1%, 成為家庭收入的保障, 極大地減輕了家庭負擔。 可以說, 網約車收入對增加司機群體的個人收入、減輕其生活負擔具有重要作用。

2015年,國家針對就業給出了“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的指示,首次提出了“新就業形態”的概念。 現如今, 新就業已經成為社會大趨勢, 多元化選擇就業模式的時代已經來臨。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 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持續融合, 創造出了更多全新的就業機會, 也促進了像滴滴出行這樣的企業最大化地創造社會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