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鮮為人知!桂林城現存最古老的城牆竟然在這裡

城牆

靜江府城池圖中的疊彩山和鎮嶺門

日前, 文物工作者在疊彩山上新發現宋代城牆, 根據實物及史料考證, 為南宋寶祐六年至景定元年間(1258-1260)廣南制置使李曾伯所建, 是桂林城現存最古老的城牆。

●隱藏在疊彩山上的城牆

在疊彩山上, 靜靜地佇立著三段總長約130米的古城牆, 它隱藏在茂密的樹木和山石之間, 很不起眼, 難以被人發現, 因此既未見之于任何的文章及資料, 也沒有收錄到文物普查檔案裡。 然而, 這段不為人知的城牆, 卻是桂林城現存最古老的城牆。

在仙鶴峰通向四望山的登山道旁, 沿著一條荒草小徑前行20余米, 我們可以看到在山坳裡, 依山勢橫亙著100余米的石質城牆, 從四望山陡峭處一直延伸到仙鶴峰的陡峭處,

大部分的城牆被樹冠、荊棘、藤條所包圍遮蔽而難以探尋。 城牆上部已殘缺, 厚約1米, 高2米至5米不等, 其中接近仙鶴峰的一側, 還有一個突出城牆的馬面, 馬面寬13.9米, 凸出城牆面4米, 高4.5米。

在仙鶴峰與明月峰之間的山坳裡, 同樣佇立著約20米的城牆, 這段城牆更高更加完整, 並完全敞露。 城牆高約5米。 此外, 北牖洞口前的平臺下麵, 也保存有約長11.3米、殘高2米的城牆。

這三段城牆, 都是用不是十分規整的塊石砌築, 塊石之間的灰漿大多已經脫落消失了, 部分石頭崩塌滾落, 城牆高度也尺寸不等, 因此看上去, 與城牆不是十分相像, 倒像是開發疊彩山旅遊後, 防止山土坍塌的擋土牆。 但是古代城牆標誌性組成部分——— 馬面的存在,

所處平緩山坳的特殊地理位置, 殘留城牆的材料工藝與鐵封山城牆的相似度, 以及史料翔實的記載, 都有力地證明這是宋代靜江府城牆的組成部分。

●桂林築城史及現存城牆

桂林城的建置始於西漢元鼎六年(前111), 然而兩漢、南北朝及隋代, 囿於史料的稀缺, 我們沒有發現確切的築城記載, 但南朝始安太守, 著名文學家顏延之所詠“未若獨秀者, 峨峨郛邑間”之句, 還是透露出當時桂林是有城牆的, 郛字的意思就是外城。

桂林城明確的築城記錄, 則始見於唐代莫休符所著的《桂林風土記》, 記述了唐初李靖築桂州子城, 此後蔡襲築外城及陳可環築夾城的情況。 北宋余靖在平定儂智高起義後, 在唐代的基礎上重修並拓展桂林城,

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特地撰寫了《桂州新城記》以記之。 南宋升桂州為靜江府, 南宋末年, 為抵禦南下的蒙古大軍, 從寶祐六年(1258)至鹹淳八年(1272), 廣南制置使李曾伯、廣西經略安撫使朱祀孫、趙汝霖、胡穎以接力的方式,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先後對靜江府城池進行了修築和擴建, 在鸚鵡山上還刻有中國最大的古代石刻城圖《靜江府城池圖》及章時發的《靜江府修築城池記》, 記錄了這十四年來規模宏大的修城情況。 景炎元年(1276), 阿裡海牙率蒙古大軍席捲南下, 以馬塈為首的南宋守軍據城禦敵, 力戰三個月, 經歷百余戰, 靜江府城方告失守。

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 乜爾吉尼在宋靜江府城牆的基礎上, 對桂林城進行了重新修葺, 將宋代磚城牆改為石質牆體。明代洪武年間,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又將桂林城池向南拓展,延伸至今西門橋、南門橋、文昌橋一帶。清代延用明代城池。

民國時期及解放以後,隨著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桂林的古城牆被大量拆除,變得支離破碎。據普查資料,現殘存13段城牆,總長1145.98米,主要分佈在古南門、東鎮門、寶積山、鸚鵡山、鐵封山上及翊武路一線,均為南宋末年朱祀孫、胡穎修築的靜江府城牆。其中古南門、東鎮門以及寶積山、鸚鵡山、鐵封山城牆在上世紀分別被公佈為桂林市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宋靜江府城牆公佈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最古老的城牆

據《靜江府城池圖》圖記記載,李曾伯築新城“自雪觀(今伏波山附近)起,至馬王山(今疊彩山木龍洞一帶),轉過桂嶺,至寶積山下北城堂腳止,共長七百二十丈”。李曾伯修築靜江府城時,將寶積山與疊彩山之間的鎮嶺門、寶積山和疊彩山的峭壁以及在疊彩山相對平緩的山坳上修築的城牆作為城北防線,並在寶積山、疊彩山的北麓挖掘濠塘作為護城河,今天的鐵佛塘和木龍湖就是當年的護城河。疊彩山上發現的這兩段城牆,為李曾伯于1258-1260年間所築,是桂林城現存最早的城牆。後來胡穎擴建靜江府城,將城牆北擴至鸚鵡山和鐵封山,疊彩山城牆變成桂林城北的第二道防線。在《靜江府城池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疊彩山諸峰之間繪有城牆。當時的城牆主要是以條石為基礎,城磚覆面,上部築女牆和凸字形的垛牆。

儘管胡穎擴建靜江府城至鸚鵡山和鐵封山後,疊彩山已被包括在內城之中,山上城牆的防禦作用似乎有所下降。但元代乜爾吉尼重新修葺桂林城時,不僅沒有將其遺忘,反而將其作為修城的起點,在《至正修城碑陰記》中有這樣的記述:“起于東北寶積山連風洞,因山為城,增卑益高。”乜爾吉尼同樣最先修葺寶積山至疊彩山一線的城牆,為使城牆堅固,“凡城內外,自頂至踵,皆甃以大石,瀋米為膏,煉石為灰,搗如墐坭,塗澤其中。城兩廂皆砌石三重,基址堅厚,自下樹石,櫛比而上,端方周正,文理緻密,繚繞周回一十餘裡。”元代修城,將原來靜江府城牆的立面城磚全部換成料石,並在粘結材料中加入糯米汁,牢固度大大增加,這也是宋元築城方式最大的區別。

疊彩山城牆的發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旅遊價值。總長約130米的城牆,大大增加了現存靜江府城牆的長度,豐富了靜江府城池的內容,印證了靜江府城牆的修築沿革,為宋元兩代城池修築記錄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

疊彩山作為桂林開發最早的風景旅遊勝地之一,包含的文物資源非常豐富,既有歷史藝術價值極高的唐代以來的摩崖石刻和佛教造像,也有唐代木龍石塔、清代瞿張二公成仁處、仰止堂、桂林保衛戰碉堡等,新發現的靜江府城牆,則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山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將宋代磚城牆改為石質牆體。明代洪武年間,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又將桂林城池向南拓展,延伸至今西門橋、南門橋、文昌橋一帶。清代延用明代城池。

民國時期及解放以後,隨著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桂林的古城牆被大量拆除,變得支離破碎。據普查資料,現殘存13段城牆,總長1145.98米,主要分佈在古南門、東鎮門、寶積山、鸚鵡山、鐵封山上及翊武路一線,均為南宋末年朱祀孫、胡穎修築的靜江府城牆。其中古南門、東鎮門以及寶積山、鸚鵡山、鐵封山城牆在上世紀分別被公佈為桂林市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宋靜江府城牆公佈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最古老的城牆

據《靜江府城池圖》圖記記載,李曾伯築新城“自雪觀(今伏波山附近)起,至馬王山(今疊彩山木龍洞一帶),轉過桂嶺,至寶積山下北城堂腳止,共長七百二十丈”。李曾伯修築靜江府城時,將寶積山與疊彩山之間的鎮嶺門、寶積山和疊彩山的峭壁以及在疊彩山相對平緩的山坳上修築的城牆作為城北防線,並在寶積山、疊彩山的北麓挖掘濠塘作為護城河,今天的鐵佛塘和木龍湖就是當年的護城河。疊彩山上發現的這兩段城牆,為李曾伯于1258-1260年間所築,是桂林城現存最早的城牆。後來胡穎擴建靜江府城,將城牆北擴至鸚鵡山和鐵封山,疊彩山城牆變成桂林城北的第二道防線。在《靜江府城池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疊彩山諸峰之間繪有城牆。當時的城牆主要是以條石為基礎,城磚覆面,上部築女牆和凸字形的垛牆。

儘管胡穎擴建靜江府城至鸚鵡山和鐵封山後,疊彩山已被包括在內城之中,山上城牆的防禦作用似乎有所下降。但元代乜爾吉尼重新修葺桂林城時,不僅沒有將其遺忘,反而將其作為修城的起點,在《至正修城碑陰記》中有這樣的記述:“起于東北寶積山連風洞,因山為城,增卑益高。”乜爾吉尼同樣最先修葺寶積山至疊彩山一線的城牆,為使城牆堅固,“凡城內外,自頂至踵,皆甃以大石,瀋米為膏,煉石為灰,搗如墐坭,塗澤其中。城兩廂皆砌石三重,基址堅厚,自下樹石,櫛比而上,端方周正,文理緻密,繚繞周回一十餘裡。”元代修城,將原來靜江府城牆的立面城磚全部換成料石,並在粘結材料中加入糯米汁,牢固度大大增加,這也是宋元築城方式最大的區別。

疊彩山城牆的發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旅遊價值。總長約130米的城牆,大大增加了現存靜江府城牆的長度,豐富了靜江府城池的內容,印證了靜江府城牆的修築沿革,為宋元兩代城池修築記錄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

疊彩山作為桂林開發最早的風景旅遊勝地之一,包含的文物資源非常豐富,既有歷史藝術價值極高的唐代以來的摩崖石刻和佛教造像,也有唐代木龍石塔、清代瞿張二公成仁處、仰止堂、桂林保衛戰碉堡等,新發現的靜江府城牆,則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山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