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說:媽媽,我要打死你……

我有多麼用力地攻擊你, 就有多麼的需要你

馬路邊上, 商超裡, 抑或許多家庭內部, 經常會見到跟媽媽撕扯的孩子。 那個小人兒, 恨恨地揮舞著小拳頭, 往媽媽身上砸, 小腿往媽媽身上踢打, 好似整個體內的洪荒之力都爆發了。 要命的是, 若孩子打了媽媽, 而媽媽卻搞不定孩子, 那麼她們做媽媽的能力很容易被懷疑, 甚至被否定。

新近播出的《不可思議的媽媽》裡頭, 鄭希怡就因為搞不定女兒而備受詬病, 甚至自己就開始懷疑起自己來。

我一個朋友也跟我訴苦過。 她兒子愛在她面前鬧。 每回一鬧, 孩子爸就邊上說一次:看看你, 把他都慣壞了。 朋友當時就一口老血。 事情真的這麼糟糕嗎?只在媽媽面前鬧騰的孩子, 究竟在說什麼?

他們的行為其實在表達:

因為知道你愛我, 不會真的記恨我、拋棄我, 我才敢跟你拼, 和你鬧。 同時因為我愛你, 又不知道如何說,

所以才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傳達。

說白了, 孩子們實在是愛誰, 就更容易欺負誰。 這跟很多成人沖所愛之人發火, 異曲同工。 我跟你哭啊鬧啊糾纏啊捶打啊, 只因為我想從你這裡要一些東西。 我有多麼用力地攻擊你, 就有多麼的需要你。

孩子通過“打”, 在要什麼?

0-2歲:媽媽,

我要愛和陪伴

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跟兒子相處了。 工作已經夠累了, 回家再面對兒子, 我總感覺力不從心。 跟他爸爸、奶奶一塊兒都還好, 到我面前就難纏得很。 比如, 我看電視的時候, 他會拿起電視遙控器打我、砸我, 我搶過來, 他就追在我身後哭喊。

一開始我會直接揍他, 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對, 現在我就躲開他, 我憋著火!可我不理他, 他會媽媽媽媽一聲比一聲高。 想想我兒子很可憐, 我不是個好媽媽!”

這是一個朋友給我的留言, 言辭中充滿了無力感。 朋友兒子是一周歲斷奶的, 斷了奶她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了。 這個一歲多的小孩, 其實經歷了“斷奶”、“媽媽上班”兩個分離事件導致的焦慮。 他體驗到的是:媽媽離開了,

我被拋棄了。

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夠, 只能用最原始的踢打、攻擊去跟媽媽表達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憂慮。 如果媽媽能情緒平和地接住孩子的攻擊, 就會像一雙無形的手承托和安撫到孩子, 把他從情緒的洪流中解救出來。

媽媽若以暴制暴, 抑或乾脆冷處理、不回應, 只會加重孩子的擔憂。 而更多的擔憂, 又會導致更多的攻擊。 如此, 母子間的互動陷入惡性循環。

要走出這個迴圈, 媽媽需要看到孩子攻擊性行為背後的潛臺詞:媽媽, 我好怕!快用你的擁抱安撫我, 用你的專心陪伴, 證明你還愛著我。

2-6歲:媽媽, 我需要幫助

馬雅舒的女兒米婭, 上《媽媽是超人》節目的時候四歲, 正是容易衝動、攻擊性強的年紀。 媽媽讓她睡覺, 她不肯,

還站到媽媽身上又打又踩。

這時的小女孩, 其實掉進了情緒的黑洞裡。 她的攻擊行為更像是在呼救:媽媽幫幫我, 憤怒淹沒了我, 讓我透不過氣來。

這時候, 媽媽最好能做到:保持情緒的穩定, 並堅守自己的底線, 待孩子情緒逐漸弱下來, 給以共情:你剛才很生氣/憤怒/傷心……因為……

這一系列做法,能幫孩子認清所處情境,引領孩子穿越情緒的黑洞。這裡,最重要的是媽媽能篤定地、有力量地待在那裡。這種力量感和掌控感,會讓孩子逐漸能夠學會控制他們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習得必要的規矩規範。

馬雅舒在女兒面前卻是一個慌亂的、不穩定的狀態。譬如,孩子要吃霜淇淋,她不同意;孩子一耍賴她就妥協了;再譬如,孩子不吃她備好的水果,偏要吃麵包,孩子一求她就同意了。

她不知道的是,一個任性的、反復戰勝媽媽的孩子,她並沒有安全感和快樂可言。因為她註定會在離開媽媽後,在外面的世界裡反復碰壁。她真正需要的不是媽媽無原則地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媽媽穩定地在那裡,並施加情緒上的搭救。

6-18歲:媽媽,我想要自主權

前兩天,聽一個親戚哭訴,她讀中學的兒子差一點打了她!

她說:“要去上補習班的,我看他磨蹭我就過去給他整理書包,多說了他幾句,兒子竟然跟我說髒話。我當時就火冒三丈打了他,他就想還手。不是他爸爸攔著那拳頭就砸到我身上了!”

引起我注意的不是男孩打媽媽的動作,而是兒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這位媽媽卻仍在給孩子整理書包,監督孩子的生活點滴。

這個孩子動手“打”媽媽的動作,更像是要推開媽媽,希望跟媽媽保持距離。

加拿大年輕導演哈威爾·多蘭,在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我殺了我媽媽》中這樣說:“我確信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候都恨過自己的媽媽。”電影中的主角于貝爾19歲。他其實很愛母親。然而,他經常幻想“殺掉”母親。

整個電影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標題和放大的母子矛盾細節,去呈現一個孩子對媽媽愛恨交織的攻擊,不過是想表達:媽媽,我用“恨”來跟你保持距離;媽媽,請放手吧,你放手越多,我就受傷越少,越能夠真正長大。

給媽媽們的建議

客體關係理論說,人生關係兩大難,一個是怕被拋棄,一個是怕被吞噬。這兩樣,打媽媽的孩子占全了。

他們要麼為了不被愛、不被媽媽接納而擔心著;要麼為了跟媽媽過近、被媽媽的意志捆綁而憂慮著。

說到底,每個打媽媽的孩子,都是焦慮的孩子。媽媽們要做的,不是“打回去”,更不是完全不作為,而是施以援手。接住孩子的攻擊孩子很早就懂得攻擊了,“打”只是其中的一種。一個饑餓的小嬰兒,當媽媽把乳房送到孩子嘴邊時,孩子會狠狠地含住乳房,嘴巴裡還會哼唧或者哭鬧上一會兒。這個哭鬧、狠咬的動作,就是攻擊。

等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手臂,手指頭,他們逐漸又學會了打,摳,掐,抓等動作。心理學認為,從來到這個世上,孩子就有這樣一股原初的活力。餓了要吃奶,渴了要喝水,開心了要遊戲,憤怒了要哭鬧、甚至打人。

所有這些攻擊,都是一個飽含力量的“要”的動作。正是靠著這種黑暗的生命力,孩子得以存活于世。

所以,媽媽最好能夠耐受住孩子的攻擊(不打回去、不冷處理),守護在孩子身邊,待孩子情緒平穩下來再做溝通和引導。等孩子慢慢學會用語言去提出需要,去表達憤怒時,“打”慢慢就會被替代掉了。

扛住孩子的攻擊,並非任由他去打,為什麼有的孩子會一直打?因為孩子的“需要”一直未曾被父母看見,或者父母只知道暴力鎮壓,卻未曾教會孩子言語化,那麼孩子的打人行為,就會固著下來。

王豔當初帶兒子球球參加真人秀,被爆出兒子會直接打媽媽、罵媽媽豬頭。

對此,王豔顯然缺乏應有的界限。這樣的教養導致她兒子在節目中,罵導演,各種哭,各種不適應。

面對孩子的失控、攻擊,媽媽需要當即緊握住孩子的手,予以制止。抑或孩子父親介入阻攔。孩子需要這樣的限制。如果不,孩子事後其實會內疚。

最要緊的是,孩子可能會打順手了:今天能打,明天就能打;父母能打,其他人為何不能打;媽媽都允許我打她,那他日我就活該被別人打。

這樣的後果不可想像。為了孩子的安全、快樂,媽媽們必須要守住做媽媽的力量和底線。

該放手,就放手

讀到一個新聞,說一個年屆不惑的男人,把他的老母親手臂打骨折了,起因則是母親跑去勸他別賭了,回家管管孩子。

當輿論一邊倒地去指責白眼狼時,這個男人說:“她什麼事都愛管著我!我都這個年紀了她還事事來管我!”言語中充滿了難言的憤怒。這個兒子的大逆不道,的確令人心寒。然而,這位母親至今仍然把兒子當小孩子養的事實,卻更加令人心驚。

近日,小龍女吳卓林宣佈“出*櫃”,並PO出和女友的甜蜜照。吳綺莉淡定回應,並且祝福:不管怎樣,永遠愛你。

想起此前,新聞裡時不時爆出這對母女相愛相殺的新聞。吳卓林甚至接連報警“抓媽媽”,事實上只是為了拯救媽媽。

女兒同 * 性 * 戀這件事,吳綺莉應該不是才知道的。接受女兒出 * 櫃的事實,吳綺莉應該花了不少時間。

也許,這個媽媽真的已經想通了。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吧。對誰都好。

最後,海桑的一首詩歌,送給天下所有父母:

《一個小小孩》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這一系列做法,能幫孩子認清所處情境,引領孩子穿越情緒的黑洞。這裡,最重要的是媽媽能篤定地、有力量地待在那裡。這種力量感和掌控感,會讓孩子逐漸能夠學會控制他們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習得必要的規矩規範。

馬雅舒在女兒面前卻是一個慌亂的、不穩定的狀態。譬如,孩子要吃霜淇淋,她不同意;孩子一耍賴她就妥協了;再譬如,孩子不吃她備好的水果,偏要吃麵包,孩子一求她就同意了。

她不知道的是,一個任性的、反復戰勝媽媽的孩子,她並沒有安全感和快樂可言。因為她註定會在離開媽媽後,在外面的世界裡反復碰壁。她真正需要的不是媽媽無原則地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媽媽穩定地在那裡,並施加情緒上的搭救。

6-18歲:媽媽,我想要自主權

前兩天,聽一個親戚哭訴,她讀中學的兒子差一點打了她!

她說:“要去上補習班的,我看他磨蹭我就過去給他整理書包,多說了他幾句,兒子竟然跟我說髒話。我當時就火冒三丈打了他,他就想還手。不是他爸爸攔著那拳頭就砸到我身上了!”

引起我注意的不是男孩打媽媽的動作,而是兒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這位媽媽卻仍在給孩子整理書包,監督孩子的生活點滴。

這個孩子動手“打”媽媽的動作,更像是要推開媽媽,希望跟媽媽保持距離。

加拿大年輕導演哈威爾·多蘭,在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我殺了我媽媽》中這樣說:“我確信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候都恨過自己的媽媽。”電影中的主角于貝爾19歲。他其實很愛母親。然而,他經常幻想“殺掉”母親。

整個電影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標題和放大的母子矛盾細節,去呈現一個孩子對媽媽愛恨交織的攻擊,不過是想表達:媽媽,我用“恨”來跟你保持距離;媽媽,請放手吧,你放手越多,我就受傷越少,越能夠真正長大。

給媽媽們的建議

客體關係理論說,人生關係兩大難,一個是怕被拋棄,一個是怕被吞噬。這兩樣,打媽媽的孩子占全了。

他們要麼為了不被愛、不被媽媽接納而擔心著;要麼為了跟媽媽過近、被媽媽的意志捆綁而憂慮著。

說到底,每個打媽媽的孩子,都是焦慮的孩子。媽媽們要做的,不是“打回去”,更不是完全不作為,而是施以援手。接住孩子的攻擊孩子很早就懂得攻擊了,“打”只是其中的一種。一個饑餓的小嬰兒,當媽媽把乳房送到孩子嘴邊時,孩子會狠狠地含住乳房,嘴巴裡還會哼唧或者哭鬧上一會兒。這個哭鬧、狠咬的動作,就是攻擊。

等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手臂,手指頭,他們逐漸又學會了打,摳,掐,抓等動作。心理學認為,從來到這個世上,孩子就有這樣一股原初的活力。餓了要吃奶,渴了要喝水,開心了要遊戲,憤怒了要哭鬧、甚至打人。

所有這些攻擊,都是一個飽含力量的“要”的動作。正是靠著這種黑暗的生命力,孩子得以存活于世。

所以,媽媽最好能夠耐受住孩子的攻擊(不打回去、不冷處理),守護在孩子身邊,待孩子情緒平穩下來再做溝通和引導。等孩子慢慢學會用語言去提出需要,去表達憤怒時,“打”慢慢就會被替代掉了。

扛住孩子的攻擊,並非任由他去打,為什麼有的孩子會一直打?因為孩子的“需要”一直未曾被父母看見,或者父母只知道暴力鎮壓,卻未曾教會孩子言語化,那麼孩子的打人行為,就會固著下來。

王豔當初帶兒子球球參加真人秀,被爆出兒子會直接打媽媽、罵媽媽豬頭。

對此,王豔顯然缺乏應有的界限。這樣的教養導致她兒子在節目中,罵導演,各種哭,各種不適應。

面對孩子的失控、攻擊,媽媽需要當即緊握住孩子的手,予以制止。抑或孩子父親介入阻攔。孩子需要這樣的限制。如果不,孩子事後其實會內疚。

最要緊的是,孩子可能會打順手了:今天能打,明天就能打;父母能打,其他人為何不能打;媽媽都允許我打她,那他日我就活該被別人打。

這樣的後果不可想像。為了孩子的安全、快樂,媽媽們必須要守住做媽媽的力量和底線。

該放手,就放手

讀到一個新聞,說一個年屆不惑的男人,把他的老母親手臂打骨折了,起因則是母親跑去勸他別賭了,回家管管孩子。

當輿論一邊倒地去指責白眼狼時,這個男人說:“她什麼事都愛管著我!我都這個年紀了她還事事來管我!”言語中充滿了難言的憤怒。這個兒子的大逆不道,的確令人心寒。然而,這位母親至今仍然把兒子當小孩子養的事實,卻更加令人心驚。

近日,小龍女吳卓林宣佈“出*櫃”,並PO出和女友的甜蜜照。吳綺莉淡定回應,並且祝福:不管怎樣,永遠愛你。

想起此前,新聞裡時不時爆出這對母女相愛相殺的新聞。吳卓林甚至接連報警“抓媽媽”,事實上只是為了拯救媽媽。

女兒同 * 性 * 戀這件事,吳綺莉應該不是才知道的。接受女兒出 * 櫃的事實,吳綺莉應該花了不少時間。

也許,這個媽媽真的已經想通了。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吧。對誰都好。

最後,海桑的一首詩歌,送給天下所有父母:

《一個小小孩》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