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反腐|“紅通”1號人員楊秀珠判了!她曾表示“死也要死在美國”

2017年10月13日,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百名紅通”1號人員楊秀珠貪污、受賄案, 對被告人楊秀珠以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八年, 並處罰金人民幣八十萬元;追繳楊秀珠貪污、受賄所得人民幣二千六百三十九萬九千四百五十五元。

經審理查明: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 被告人楊秀珠利用擔任溫州鐵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州市市長助理、副市長、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等職務上的便利,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侵吞公款共計人民幣1904.5155萬元;為請托單位和個人謀取利益, 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735.43萬元。

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 被告人楊秀珠的行為分別構成貪污罪、受賄罪, 依法應當數罪並罰。 鑒於楊秀珠主動回國投案, 如實供述罪行, 具有自首情節;認罪、悔罪,

積極退繳全部違法所得, 具有法定從輕、減輕及酌定從輕處罰情節, 依法可以減輕處罰。 法庭遂作出上述判決。

更多新聞

NEWS

資料圖

楊秀珠是誰?從拆房起家的女人

從經營饅頭、包子、餛飩開始, 初中文化的楊秀珠, 最終以官至廳級、涉案2.5億元、潛逃12年成為傳奇,

且過去多年, 從未真正淡出公眾視野。

原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楊秀珠最新的頭銜, 則是“紅色通緝令百人名單第一人”——在2015年上半年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公佈的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的紅色通緝令中, 名單首位即楊秀珠。

9月18日, 楊秀珠的弟弟、同是“百名紅通人員”的楊進軍, 被從美國強制遣返回中國, 這讓公眾對楊秀珠本人的未來再生猜想。

現年70歲的楊秀珠是地地道道的溫州人, 從早年的食品店營業員到副市長, 再到省建設廳副廳長, 繼而遁逃海外, 這個前女性高官是這座城市裡最為知名的“傳奇人物”, 儘管聲名狼藉, 但關於她的談資仍紛紛擾擾,

持續至今。

據《三聯生活週刊》報導, 溫州市政府的一位官員說, 楊秀珠當副市長的時候, 當年的惡劣脾氣不改, 能夠坐在桌子上對她的“馬仔”破口大駡, 有時就因為開會遲到的小事。 這位官員說, 他親耳聽見的時候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比如楊秀珠罵她提拔起來的規劃局長, “短命鬼, 老娘到了你還敢遲到”。

另一方面, 她又簡直就是大姐大:凡是她親近的下屬碰到問題, 無論是子女上學、親友就業, 還是在溫州越來越關鍵的住房問題, 她全部都能説明解決。 旁人看來難辦的住房問題, 她卻猶如小事一樁, 隨便找開發商批個條子, 就是幾萬元的優惠, 所以, 在溫州盛傳楊對其“馬仔”的好。 她的“馬仔”, 按照她的精心策劃, 幾乎散佈於城建的各個部門。

在繁華街道的十字路口, 溫州的“楊秀珠民間網站”的一個製作者告訴記者, 某幢樓之所以沒拆掉, 就是因為樓的主人給楊所管轄的規劃局送了好處, 不拆意味著繼續在升值的地面上盤踞, 將帶來更大的收入。 當年, 拆和不拆全部是楊的一句話。

楊最早廣為人知的發跡起源於她在溫州舊房改造中的角色, 上世紀80年代後期, 她在規劃局長位置上兼任溫州舊房改造指揮部的負責人。 溫州的舊房改造與全國其他的地方不同, 因為缺乏政府投入, 多年來溫州的一切公共建設均由民間資金解決, 像溫州機場、溫州各鄉鎮之間的高速公路等等。

沒有政府投入的舊房改造, 基本上全靠民間資金來解決, 拆與不拆, 給她留下了很大的利益空間。這樣一個在民間話語和官方現場都極其潑辣的女人打開了局面,楊確實威風凜凜,舊城的地塊不斷在拆遷中,不斷地在出售中。“她會爬上房頂去拆房。”面對溫州那些強硬的居民,楊做得更加強硬。“她穿著汗衫,不戴胸罩,破口大駡,那些居民都被這樣的領導嚇壞了。”在拆遷中,楊不諱言自己的權力,她本來是縣前街道上飲食店的服務員,當年欺負她的領導就曾被她大罵:“老娘現在有權力來欺負你。”

拆遷最直接的動因是溫州的土地緊缺,土地緊缺造成一方面土地升值,另一面卻是沒地安置動遷居民,居民要求回遷,但是,楊沒有考慮這樣的後果。目前,溫州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楊拆遷造成的後患無窮。她當時欠下的動遷費用到現在還沒有付清,而且,動遷費用在逐年增加,“到現在已經欠了六七億了”。市政府一位知情人說。

曾往市委書記臉上扔紙巾,送禮用車拉

據《三聯生活週刊報導》楊秀珠這個溫州女子保持了她的底層特色,就是沒拿官場規則當回事。曾經和她一桌吃飯的馬津龍親眼看見她團起餐巾紙往市委書記臉上扔,“僅僅是一言不合”。習慣官場表面文章的人可能會受不了,“尤其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書記長書記短地唱讚歌的時候”。

還有一次更重要的場合,楊秀珠也是如此表現,那是她選舉副市長被多數人大代表反對的場合,當時的市委書記還在努力為她拉票,沉著臉的她當眾大聲斥責書記:“棺材都抬到橋頭了,還說什麼說。”

與一般人在官場上的小心謹慎不同,她的很多行為甚至可以說是官場大忌:溫州電視臺的記者們都記得,楊愛出風頭,在看見攝像機對準自己後,她會推開旁邊的市委書記,搶在一眾人前;她在當副市長期間,還出錢請某製作班底來拍攝一部反映她改革成績的電視劇,名字叫《豐碑》,在溫州大放特放。

“那時候,我倒不覺得她多愛錢,因為在溫州,反對她的人太多了,一般人在那樣的環境下都會小心謹慎,多少雙眼睛盯在那裡。我就是覺得她愛權,愛出風頭。”對改革關心的馬津龍實際上並不關心楊,但是覺得她作為官場上的特例比較有趣,因為她頗有打破一切表面化文章的氣勢。

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楊討好上級的故事始終帶著幾分鄉土風味,並不是多麼出奇制勝的法寶:上面有人下來,她會立刻在溫州的華僑飯店佈置一間房間,裡面掛滿各種名牌服飾,讓領導和領導夫人去挑選衣服。楊在小汽車裡面裝了冰箱,凡是進省就給省幹部帶名貴海鮮。她當了省建設廳廳長之後,並沒有停止送禮的步伐,“每次回溫州,都是一卡車一卡車地往省城帶禮物”。楊的這種表現在溫州當時被視為正常。

為何出逃:昔日“牌友”頻頻“東窗事發”

2003年4月20日,星期天,杭州。一大早,楊秀珠聲稱老母親病了,要回一趟溫州,並交代下屬“這幾天沒事不要打我手機”。當天下午,一輛浙C04488牌照的全新豐田轎車丟棄在上海浦東機場。

4月21日,一名溫州華僑在紐約街頭看到楊秀珠。第二周,經有關部門調查核實,楊秀珠確實攜同女兒、女婿、外孫在上海離境,前往新加坡。在楊離開杭州20多天以後,浙江省紀委於5月13日作出立案調查決定。

據《山西晚報》報導,楊秀珠自動出局的直接原因是其昔日“牌友”頻頻“東窗事發”,其弟楊光榮受賄案被溫州鹿城區檢察院死死盯住,案情朝著她不願看到的方向發展。之前三份由多名老幹部和溫州市部分人大代表簽名的檢舉材料,分別上呈中紀委和浙江省領導,內容毫不隱諱直入主題,“楊秀珠的問題關乎民憤,她是溫州最大的巨貪”。

逃亡生活大曝光:疾病纏身需靠藥物維持

在美國擁有多處房產,變身包租婆過得還不錯

2003年4月20日,楊秀珠帶著女兒、女婿和外孫女,從上海登機離開中國,開始了出逃之路。

據此前媒體報導,她先到新加坡,後投奔到美國,那裡有她的兩個弟弟楊壽弟、楊進軍,還有一個堂妹楊海燕。旅美溫籍華僑阿昌(化名)透露,當時楊秀珠的幾個兄弟姐妹在美國基本都是為了打理楊秀珠在外的資產,其中楊海燕和楊秀珠的關係最為要好。他說,過去楊海燕的丈夫繆德興在溫州南門是個賣鴨子的商販,後來受楊秀珠提拔進入城建系統,幫楊秀珠打理事務。根據資料顯示,楊秀珠在美國的一處房產就是繆德興所在的公司轉賣給她的。

就算是潛逃,楊秀珠在當地溫州人圈子裡也是個名人。阿昌說,只要她白天出門走動,總會被溫州人看到,那段時間大家的飯桌話題總少不了“楊秀珠”。

多地輾轉隻身逃往荷蘭,說話行事顯眼,引人側目

2003年10月,楊秀珠的一個弟弟發現移民局的員警在到處找他姐姐。沒多久,楊秀珠又因在美房產欠稅被扯上官司。隨後,楊秀珠多地輾轉逃往荷蘭。

從小就生活在荷蘭的溫州人阿梅(化名)回憶起第一次見到楊秀珠時,還連連感歎:“我記得大約10年前,我在阿納姆的一家理髮店見到一個東方面孔的女人,一說話整個理髮店都聽得清清楚楚,對待服務員很無禮。”阿梅說,當時身邊有人告訴她,這是溫州出逃的官員楊秀珠。她覺得難以置信,一個出逃在外的人,竟然舉手投足如此顯眼,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有知情人透露,楊秀珠在荷蘭很少抛頭露面,直到一次華人聚會,楊秀珠來到阿姆斯特丹。聚會中,楊秀珠雖然化了妝改變了容貌,但她極具個人特點的行事風格和說話聲音還是被人認出,隨後有人報了警。2005年5月20日深夜,荷蘭國際員警走進楊秀珠的地下室,對她實行逮捕。

不過在溫州華僑圈還流傳著另一種說法,大致意思是楊秀珠從美國到荷蘭看望同鄉朋友,不巧遇上檢查,結果被捕。

究竟哪一個版本更接近事實,尚無從考證。

被羈押美國監獄後,疾病纏身需靠藥物維持

阿昌說,近幾年見過楊秀珠的朋友都說,楊秀珠現在的樣子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耳垂上紮滿了洞。他懷疑這些年逃亡路上,楊秀珠為了躲避風聲,採取了易容手段。但他稱,楊秀珠的獨特聲音和特點鮮明的個性,還是很容易讓人認出。

楊秀珠因違反美方免簽證計畫(VWP)的條款,被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羈押。在監獄羈押期間,她的身體狀況並不太好。知情人透露,她得的大多是老年病,主要靠藥物維持生命,日子不太好過。

紅色通緝令名單上的嫌疑犯正一個個被遣送回國。在亡命海外10餘年後,在中國的反腐態勢下,曾經“死也要死在美國”的楊秀珠也最終回國投案自首。眾人堅信,等待楊秀珠的終將是法律的嚴懲。

給她留下了很大的利益空間。這樣一個在民間話語和官方現場都極其潑辣的女人打開了局面,楊確實威風凜凜,舊城的地塊不斷在拆遷中,不斷地在出售中。“她會爬上房頂去拆房。”面對溫州那些強硬的居民,楊做得更加強硬。“她穿著汗衫,不戴胸罩,破口大駡,那些居民都被這樣的領導嚇壞了。”在拆遷中,楊不諱言自己的權力,她本來是縣前街道上飲食店的服務員,當年欺負她的領導就曾被她大罵:“老娘現在有權力來欺負你。”

拆遷最直接的動因是溫州的土地緊缺,土地緊缺造成一方面土地升值,另一面卻是沒地安置動遷居民,居民要求回遷,但是,楊沒有考慮這樣的後果。目前,溫州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楊拆遷造成的後患無窮。她當時欠下的動遷費用到現在還沒有付清,而且,動遷費用在逐年增加,“到現在已經欠了六七億了”。市政府一位知情人說。

曾往市委書記臉上扔紙巾,送禮用車拉

據《三聯生活週刊報導》楊秀珠這個溫州女子保持了她的底層特色,就是沒拿官場規則當回事。曾經和她一桌吃飯的馬津龍親眼看見她團起餐巾紙往市委書記臉上扔,“僅僅是一言不合”。習慣官場表面文章的人可能會受不了,“尤其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書記長書記短地唱讚歌的時候”。

還有一次更重要的場合,楊秀珠也是如此表現,那是她選舉副市長被多數人大代表反對的場合,當時的市委書記還在努力為她拉票,沉著臉的她當眾大聲斥責書記:“棺材都抬到橋頭了,還說什麼說。”

與一般人在官場上的小心謹慎不同,她的很多行為甚至可以說是官場大忌:溫州電視臺的記者們都記得,楊愛出風頭,在看見攝像機對準自己後,她會推開旁邊的市委書記,搶在一眾人前;她在當副市長期間,還出錢請某製作班底來拍攝一部反映她改革成績的電視劇,名字叫《豐碑》,在溫州大放特放。

“那時候,我倒不覺得她多愛錢,因為在溫州,反對她的人太多了,一般人在那樣的環境下都會小心謹慎,多少雙眼睛盯在那裡。我就是覺得她愛權,愛出風頭。”對改革關心的馬津龍實際上並不關心楊,但是覺得她作為官場上的特例比較有趣,因為她頗有打破一切表面化文章的氣勢。

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楊討好上級的故事始終帶著幾分鄉土風味,並不是多麼出奇制勝的法寶:上面有人下來,她會立刻在溫州的華僑飯店佈置一間房間,裡面掛滿各種名牌服飾,讓領導和領導夫人去挑選衣服。楊在小汽車裡面裝了冰箱,凡是進省就給省幹部帶名貴海鮮。她當了省建設廳廳長之後,並沒有停止送禮的步伐,“每次回溫州,都是一卡車一卡車地往省城帶禮物”。楊的這種表現在溫州當時被視為正常。

為何出逃:昔日“牌友”頻頻“東窗事發”

2003年4月20日,星期天,杭州。一大早,楊秀珠聲稱老母親病了,要回一趟溫州,並交代下屬“這幾天沒事不要打我手機”。當天下午,一輛浙C04488牌照的全新豐田轎車丟棄在上海浦東機場。

4月21日,一名溫州華僑在紐約街頭看到楊秀珠。第二周,經有關部門調查核實,楊秀珠確實攜同女兒、女婿、外孫在上海離境,前往新加坡。在楊離開杭州20多天以後,浙江省紀委於5月13日作出立案調查決定。

據《山西晚報》報導,楊秀珠自動出局的直接原因是其昔日“牌友”頻頻“東窗事發”,其弟楊光榮受賄案被溫州鹿城區檢察院死死盯住,案情朝著她不願看到的方向發展。之前三份由多名老幹部和溫州市部分人大代表簽名的檢舉材料,分別上呈中紀委和浙江省領導,內容毫不隱諱直入主題,“楊秀珠的問題關乎民憤,她是溫州最大的巨貪”。

逃亡生活大曝光:疾病纏身需靠藥物維持

在美國擁有多處房產,變身包租婆過得還不錯

2003年4月20日,楊秀珠帶著女兒、女婿和外孫女,從上海登機離開中國,開始了出逃之路。

據此前媒體報導,她先到新加坡,後投奔到美國,那裡有她的兩個弟弟楊壽弟、楊進軍,還有一個堂妹楊海燕。旅美溫籍華僑阿昌(化名)透露,當時楊秀珠的幾個兄弟姐妹在美國基本都是為了打理楊秀珠在外的資產,其中楊海燕和楊秀珠的關係最為要好。他說,過去楊海燕的丈夫繆德興在溫州南門是個賣鴨子的商販,後來受楊秀珠提拔進入城建系統,幫楊秀珠打理事務。根據資料顯示,楊秀珠在美國的一處房產就是繆德興所在的公司轉賣給她的。

就算是潛逃,楊秀珠在當地溫州人圈子裡也是個名人。阿昌說,只要她白天出門走動,總會被溫州人看到,那段時間大家的飯桌話題總少不了“楊秀珠”。

多地輾轉隻身逃往荷蘭,說話行事顯眼,引人側目

2003年10月,楊秀珠的一個弟弟發現移民局的員警在到處找他姐姐。沒多久,楊秀珠又因在美房產欠稅被扯上官司。隨後,楊秀珠多地輾轉逃往荷蘭。

從小就生活在荷蘭的溫州人阿梅(化名)回憶起第一次見到楊秀珠時,還連連感歎:“我記得大約10年前,我在阿納姆的一家理髮店見到一個東方面孔的女人,一說話整個理髮店都聽得清清楚楚,對待服務員很無禮。”阿梅說,當時身邊有人告訴她,這是溫州出逃的官員楊秀珠。她覺得難以置信,一個出逃在外的人,竟然舉手投足如此顯眼,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有知情人透露,楊秀珠在荷蘭很少抛頭露面,直到一次華人聚會,楊秀珠來到阿姆斯特丹。聚會中,楊秀珠雖然化了妝改變了容貌,但她極具個人特點的行事風格和說話聲音還是被人認出,隨後有人報了警。2005年5月20日深夜,荷蘭國際員警走進楊秀珠的地下室,對她實行逮捕。

不過在溫州華僑圈還流傳著另一種說法,大致意思是楊秀珠從美國到荷蘭看望同鄉朋友,不巧遇上檢查,結果被捕。

究竟哪一個版本更接近事實,尚無從考證。

被羈押美國監獄後,疾病纏身需靠藥物維持

阿昌說,近幾年見過楊秀珠的朋友都說,楊秀珠現在的樣子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耳垂上紮滿了洞。他懷疑這些年逃亡路上,楊秀珠為了躲避風聲,採取了易容手段。但他稱,楊秀珠的獨特聲音和特點鮮明的個性,還是很容易讓人認出。

楊秀珠因違反美方免簽證計畫(VWP)的條款,被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羈押。在監獄羈押期間,她的身體狀況並不太好。知情人透露,她得的大多是老年病,主要靠藥物維持生命,日子不太好過。

紅色通緝令名單上的嫌疑犯正一個個被遣送回國。在亡命海外10餘年後,在中國的反腐態勢下,曾經“死也要死在美國”的楊秀珠也最終回國投案自首。眾人堅信,等待楊秀珠的終將是法律的嚴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