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薛之謙:每個人都渴望被懂得,又害怕被看穿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 但它一直在那裡, 總會在那裡。

——村上春樹

最近, 一檔真人秀節目掀起了一輪風浪, 節目用心理分析技術沙盤揭露薛之謙的內心世界, 讓大家看到了一個不為人知的薛之謙。 出於對個人隱私的尊重, 出於對心理行業邊界設置的強調, 各種質疑、抨擊及同情的聲音迅速掀起一波風浪。

我相信, 作為一檔娛樂節目(其他環節並非都是心理相關設置), 即使要用到沙盤做心理分析, 頂多也是滿足大家獵奇的心理, 同時帶給更多人警醒和心理教育的作用,

無法視作完整的諮詢技術使用。

那麼, 跳出對事件本身的對錯思考, 邁過社會輿論的是是非非, 我們可以如何通過這件事情, 多一些覺察自己、瞭解自己和保護自己呢?

每個人都渴望被懂得, 又害怕被看穿

在生活中, 我們都是自己內心世界裡的演員, 決定著一些重要情節, 要演得逼真還是一筆帶過, 斟酌著一些重要的話, 是要埋藏心裡還是勇敢說。 只是, 沒有特殊的彩排, 我們都是自己世界的編劇兼直播演員。

當心理醫生對薛之謙說, 你是一個孤獨的奮鬥者時, 薛之謙是點頭的, 這句話本身有他認同的含義。 可他認同的是什麼, 他如何理解這個詞, 我們卻無從知曉。 當我們沒有給到當事人足夠的空間去表達自己, 就無法理解這背後的深刻含義。

他認同孤獨嗎, 如果每一個人在自我成長的路上都孤獨, 那麼他經歷的是怎樣的孤獨?

他認同奮鬥者嗎?如果認同自己的努力, 他又如何理解自己一路走來的奮鬥?

他認同孤獨的奮鬥者嗎?如果在默默前行的路上感到孤獨,

那麼他自己覺得最不被旁人接納的是哪些部分?

在每個對話的當下, 都有很多種可能在發生。 也因為這些不同的可能, 每個人都很容易被別人輕易貼上標籤。 不管你點頭還是搖頭, 不管你是否接受, 我們沒辦法去改變外界的看法, 卻可以決定我們是否認同這些定義。

最理想的結果是, 這種孤獨可以被看見, 而內心的艱辛可以被理解。 可我們內在的定義, 有時候正是讓自己孤獨的原因, 既希望有人懂, 又害怕當我們呈現出最柔軟的部分之後, 再一次被誤解和傷害。

當薛之謙擺出自己的沙盤時, 旁觀的夥伴就突然來了一句:你就這麼點玩意兒!太少了吧!我不知道, 若是我們內心最珍惜、最寶貴的部分, 被自己小心翼翼安放在那裡的時候,

這樣的一句話, 會讓自己情何以堪。

一邊是自己的不舍, 一邊又得時刻提醒著自己, 趕快從情感世界撤回, 有很多雙眼睛在從不同的角度盯著自己。 這樣的場景, 或許對一個內心無比強大的人, 也會自然回應:我不記得了!

可他用手裡的那個象徵著咖喱飯的盤子搓著細沙, 眼淚就開始往下滾。 或許在理智的層面, 那一刻, 他已經停止去深入自我, 可在他的情感層面, 無聲的眼淚又似乎在說明, 他多麼渴望被人走近。

在我們看到的節目中, 既有薛之謙的意願(渴望被醫生理解), 又有他的抗拒(他感覺不舒服), 所以才有做完沙盤的他, 用變調的聲音說:這個心理測試是有問題的, 這一點也不好玩, 好不好!我討厭這個測試。

每個人的經歷都不會完美,我們的內心都有自己不隨意示人的地方,而內心最希望找尋的是:雖然我不完美,但我渴望被你溫柔接納,如此我們就可以放開顧慮,多一點去演真實的自己。

可是,除非有絕對安全的對話空間,我們的期待總很難如願,因為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戒備那些誤解自己的聲音。而娛樂節目上的那幕,不正是現實生活的一個小小縮影嗎。

實際上,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小小的薛之謙,保護著自己的脆弱,害怕被別人誤解。

能否尊重內心的脆弱,是對成長最大考驗

看完這個節目時,固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我的內心也松了一口氣,當我去覺察自己時,發現我最開始對於薛的自我暴露有擔心的,還好的是他一直沒有忘記拒絕,哪怕可能面對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

即使讓情節逼真是活在當下的功課,但對於一個好演員來說,也需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脆弱。

當他用“我不記得了”來回絕醫生的繼續深入;

當他用“我做不到,我不要,我要瘋掉的”來拒絕做空椅子想像;

當他用“我會跟醫生私下去溝通的”告知挽留他的醫生和好奇他的小夥伴們時;

我們可以看到他很寶貴的另一面,懂得尊重自己的脆弱。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只有我們最清楚自己心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面臨著怎樣的艱難和不易。如何看待自己的脆弱,如何尊重自我,是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功課。

只有這樣,那些過往的傷痛,才真正有機會、有條件,在有能力自我保護的情況下,得到修復和痊癒。

每一段傷痛都有意義,要看你如何定義它

從心理醫生來看,不管是診斷還是貼標籤,這可能是特殊角色給到他的要求;而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講,不同的諮詢流派,看同一個問題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事件本身沒有立場的,而從不同的角度卻能看到不同的詮釋。

問題本身其實不是問題,我們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而如何看問題就取決於我們主觀的角度,想要因此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和期待。

比如,對於娛樂節目的取材來看,是越爆料越吸人眼球越好;對於社會評論的眼光來看,是評論本身越讓人引起關注越好;對於從我的角度來說,是希望越多人通過事件去覺察自己越好。

我們的內心世界不只有自己,還有別人。

薛之謙在節目裡哭了,那些眼淚裡,或許有很多的情緒和情感,當我們沒有機會懂得的時候,就很容易被誤以為有問題。而我們都不知道這對於他有什麼樣的意義?

如果無聲的眼淚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為何我們要排斥它,可以輕易給它一個脆弱的定義。

薛之謙說:我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我承認從沒有正常過,要不然我也不可能寫出那麼多的歌,不可能抑鬱。這一句話是意味深長的,似乎在講:是的,我承認自己的不健康,可是當面對這些過往,甚至是抑鬱,我從沒有放棄去寫歌,你為什麼不看看我為什麼在堅持?

而那些過去,又給我的今天帶來了怎樣寶貴的意義?

每一個外表的脆弱的人都是不需要被憐惜的,因為哪怕經歷曲折,哪怕情感傷痛劇烈,可只要他一直在行走,並試圖一次次去靠近自己的心,他的心就不會冰涼!

因為,在每一片內心的陰影裡,都有可以被點亮的燃料,那是我們相信的愛。而在薛之謙的心裡,有一碗他深愛的咖喱飯,有它就有愛,有它就有他詮釋自己的不同意義。

樹上春樹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我相信,在他無數個寫歌的日子裡,他也曾經在無數次地靠近自己內心,在歌曲中去表達自己的歡喜和傷悲,相比從沒有看過自己的人,他一點也不脆弱!

我們看到的只是過程中的一個開始,沒看到的是未知的許多種可能。真正的療愈,不是表面看到什麼,而是我們還要找到它在當事人心中的意義,還要陪伴他勇敢往前走,鼓勵他去重新定義自己的經歷!

每一段傷痛都有意義,要看你如何去定義它,也只有你決定如何去定義它。

不要輕易讓人有機會去詮釋你,如果一定要,那就選擇一個安全過程,一點點打開,再一點點縫合,完全無縫對接到你今後的生活中,不害怕被誤解,不需要做任何多餘的解釋。

最後,對於在我們面前呈現脆弱的薛之謙,我想留給他的是美好的祝福,也希望每一個人:懂得自己的不容易,溫柔地待自己,帶著理解和溫柔,重新和自己的經歷再相遇!

···

每個人的經歷都不會完美,我們的內心都有自己不隨意示人的地方,而內心最希望找尋的是:雖然我不完美,但我渴望被你溫柔接納,如此我們就可以放開顧慮,多一點去演真實的自己。

可是,除非有絕對安全的對話空間,我們的期待總很難如願,因為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戒備那些誤解自己的聲音。而娛樂節目上的那幕,不正是現實生活的一個小小縮影嗎。

實際上,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小小的薛之謙,保護著自己的脆弱,害怕被別人誤解。

能否尊重內心的脆弱,是對成長最大考驗

看完這個節目時,固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我的內心也松了一口氣,當我去覺察自己時,發現我最開始對於薛的自我暴露有擔心的,還好的是他一直沒有忘記拒絕,哪怕可能面對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

即使讓情節逼真是活在當下的功課,但對於一個好演員來說,也需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脆弱。

當他用“我不記得了”來回絕醫生的繼續深入;

當他用“我做不到,我不要,我要瘋掉的”來拒絕做空椅子想像;

當他用“我會跟醫生私下去溝通的”告知挽留他的醫生和好奇他的小夥伴們時;

我們可以看到他很寶貴的另一面,懂得尊重自己的脆弱。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只有我們最清楚自己心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面臨著怎樣的艱難和不易。如何看待自己的脆弱,如何尊重自我,是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功課。

只有這樣,那些過往的傷痛,才真正有機會、有條件,在有能力自我保護的情況下,得到修復和痊癒。

每一段傷痛都有意義,要看你如何定義它

從心理醫生來看,不管是診斷還是貼標籤,這可能是特殊角色給到他的要求;而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講,不同的諮詢流派,看同一個問題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事件本身沒有立場的,而從不同的角度卻能看到不同的詮釋。

問題本身其實不是問題,我們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而如何看問題就取決於我們主觀的角度,想要因此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和期待。

比如,對於娛樂節目的取材來看,是越爆料越吸人眼球越好;對於社會評論的眼光來看,是評論本身越讓人引起關注越好;對於從我的角度來說,是希望越多人通過事件去覺察自己越好。

我們的內心世界不只有自己,還有別人。

薛之謙在節目裡哭了,那些眼淚裡,或許有很多的情緒和情感,當我們沒有機會懂得的時候,就很容易被誤以為有問題。而我們都不知道這對於他有什麼樣的意義?

如果無聲的眼淚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為何我們要排斥它,可以輕易給它一個脆弱的定義。

薛之謙說:我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我承認從沒有正常過,要不然我也不可能寫出那麼多的歌,不可能抑鬱。這一句話是意味深長的,似乎在講:是的,我承認自己的不健康,可是當面對這些過往,甚至是抑鬱,我從沒有放棄去寫歌,你為什麼不看看我為什麼在堅持?

而那些過去,又給我的今天帶來了怎樣寶貴的意義?

每一個外表的脆弱的人都是不需要被憐惜的,因為哪怕經歷曲折,哪怕情感傷痛劇烈,可只要他一直在行走,並試圖一次次去靠近自己的心,他的心就不會冰涼!

因為,在每一片內心的陰影裡,都有可以被點亮的燃料,那是我們相信的愛。而在薛之謙的心裡,有一碗他深愛的咖喱飯,有它就有愛,有它就有他詮釋自己的不同意義。

樹上春樹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我相信,在他無數個寫歌的日子裡,他也曾經在無數次地靠近自己內心,在歌曲中去表達自己的歡喜和傷悲,相比從沒有看過自己的人,他一點也不脆弱!

我們看到的只是過程中的一個開始,沒看到的是未知的許多種可能。真正的療愈,不是表面看到什麼,而是我們還要找到它在當事人心中的意義,還要陪伴他勇敢往前走,鼓勵他去重新定義自己的經歷!

每一段傷痛都有意義,要看你如何去定義它,也只有你決定如何去定義它。

不要輕易讓人有機會去詮釋你,如果一定要,那就選擇一個安全過程,一點點打開,再一點點縫合,完全無縫對接到你今後的生活中,不害怕被誤解,不需要做任何多餘的解釋。

最後,對於在我們面前呈現脆弱的薛之謙,我想留給他的是美好的祝福,也希望每一個人:懂得自己的不容易,溫柔地待自己,帶著理解和溫柔,重新和自己的經歷再相遇!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