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永春人注意!秋季到戶外千萬小心它,毒性堪比眼鏡蛇!已有人喪命

秋高氣爽的季節,

坐不住的成都人紛紛選擇出遊…

但是, 商妹兒在這裡鄭重提醒大家,

在戶外一定要小心它!

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中,

有人因為被它ju了一下,

病情嚴重, 搶救無效去世…

▲成群的馬蜂 圖據網路

在這個蜜蜂最活躍的季節

如果一不小心被蟄了,

怎麼辦?

9月接診蜂蜇傷患者28例

5日, 家住成都市郫都區的曾雄其(化名)夫妻倆正在地裡忙活, 一不小心“招惹”到蜂群, 遭遇“猛攻”。

所幸的是, 蜂群數量不多, 被蜇後, 50多歲的曾雄其和妻子一起被家人送到川大華西醫院急診科。

“來的時候已經出現醬油色尿液, 也就是橫紋肌溶解症狀。 ”川大華西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唐時元介紹, 因為送醫及時, 加上被蜇傷傷口較少, 患者的器官功能沒有很大損傷, 經過治療後有所好轉。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9月共收治28名被蜂蟄傷患者

而45歲的王利真(化名)就沒那麼幸運了。 同樣是在勞作時被馬蜂蜇傷, 王利真已被送到醫院就轉入重症監護室, 還出現腎衰症狀, 進行了透析治療。

據瞭解, 川大華西醫院接診的蜂蜇傷患者中, 以農民為主, “因為他們在野外工作時間較多, 不小心就惹到了。 ”唐時元說。 而從年齡來看, 小孩比較少, 一般是四五十歲的中老年。 “每年8月到11月, 是蜂蜇傷高峰期。 ”蔣臻說。

記者瞭解到, 國慶期間,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共收治6名蜂蟄傷患者, 其中一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 今年9月, 急診科共收治28名被蜂蟄傷送醫的患者, 其中又以被馬蜂蟄傷的居多。

蜜蜂、馬蜂都可蜇人致死

為什麼被馬蜂或蜜蜂蟄後會死亡?

蔣臻告訴記者, 被馬蜂或蜜蜂蜇後死亡的原因一般有兩種。

首先是傷者本身過敏, 這是個人體質的原因。

“有的人過敏反應, 哪怕被一隻蜜蜂蜇傷, 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喉頭水腫產生窒息, 來不及做氣管切開;或是過敏性休克血壓迅速下降, 致死率比較高。 ”

蔣臻說, 過敏性反應的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

第二種情況是群蜂蟄傷, 一般指被10只以上的蜂群攻擊, 大量蜂毒進入體內後, 造成橫紋肌溶解、腎功能衰竭, 最後出現多器官衰竭而亡。

“橫紋肌溶解的症狀之一, 就是尿液呈醬油色, 這時需要大量補液或透析治療。 ”唐時元說。

此外, 還有部分較少的情況,

是蜂蜇傷的局部位置特殊, 例如面部、喉部等關鍵部位, 也容易導致死亡。

▲被蜂蟄傷的傷口

被蟄傷後應做哪些處理?

唐時元介紹說, 被蜂蟄傷後, 首先要儘快拔除肉眼可見的毒刺, 切忌擠壓傷口。 其次, 進行局部沖洗, 蜜蜂毒液呈酸性, 蜇傷可選擇弱鹼性液體, 如氨水、小蘇打水、肥皂水、淡石灰水等;

而馬蜂毒液偏鹼性,可選擇弱酸性液體,如食醋、稀鹽酸等。然後,可以用蛇藥片碾碎調成糊狀外敷在傷處。

此外,腫脹明顯者可抬高被蜇傷部位的肢體,受傷24~48小時內局部冰敷。

▲圖據網路

“如果出現咽喉部梗阻、呼吸困難、全身冰冷、意識喪失等症狀,說明患者可能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應該馬上送到醫院。還有如果被一窩蜂群攻擊,身上多處受傷,即使暫時沒有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也要趕快送到醫院就診。

“一般來說,送到醫院搶救的病人多是毒素導致橫紋肌溶解,因為過敏性反應非常快。”蔣臻說。

秋季馬蜂兇猛 被襲後最好原地趴下

“秋季是馬蜂最活躍的時期。”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告訴記者,因為馬蜂是春季築巢繁殖,秋季種群數量達到高峰,從幾百隻到上千隻不等。同時,秋季昆蟲較多,以肉為食的馬蜂食物充足,捕食活動頻繁,密度高。

馬蜂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傷人呢?

趙力說,馬蜂領域性極強、攻擊性極強,但也並不會主動傷人,除非人類進入其警戒範圍。

“如果發現身邊有馬蜂繞著飛,就一定要警惕了。”趙力說,這是馬蜂在“偵查”,此時如果人拍打或突然活動劇烈,馬蜂就會認為活動目標具有攻擊性,向蜂群發出資訊激素進行防衛。

其次,部分氣味濃烈的化妝品成分可能與馬蜂資訊激素相符,也會激怒蜂群。此外,馬蜂較“偏愛”喝酒的人。“馬蜂會吃成熟的水果,發酵的氣味與酒味相同,會被當成食物。”趙力說。

▲馬蜂 圖據網路

在野外,如果不慎進入馬蜂警戒圈,千萬要保持鎮靜,慢慢地移動出其範圍。如果馬蜂已經發起進攻的話,最好的措施是立即趴下,用衣物遮擋住頭部等裸露和重要部位。

“馬蜂一般會攻擊比較高的活動物體。”趙力說,如果帶有手絹等,可以在空中揮舞多次,然後盡可能扔向遠處,吸引馬蜂轉移目標,人就可以慢慢脫離蜂群位置。

對於蜜蜂傷人,趙力說,馬蜂的毒性比蜜蜂更強,一般來說,50只馬蜂蜇人其毒素就可能致人死亡,而被蜜蜂蜇而致命,大概需要500只左右。“馬蜂的透明質酸酶等弱鹼性毒液進入血液迴圈,類似於眼鏡蛇的毒素。”

在戶外的時候千萬注意!

覺得實用請點ZAN!

如氨水、小蘇打水、肥皂水、淡石灰水等;

而馬蜂毒液偏鹼性,可選擇弱酸性液體,如食醋、稀鹽酸等。然後,可以用蛇藥片碾碎調成糊狀外敷在傷處。

此外,腫脹明顯者可抬高被蜇傷部位的肢體,受傷24~48小時內局部冰敷。

▲圖據網路

“如果出現咽喉部梗阻、呼吸困難、全身冰冷、意識喪失等症狀,說明患者可能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應該馬上送到醫院。還有如果被一窩蜂群攻擊,身上多處受傷,即使暫時沒有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也要趕快送到醫院就診。

“一般來說,送到醫院搶救的病人多是毒素導致橫紋肌溶解,因為過敏性反應非常快。”蔣臻說。

秋季馬蜂兇猛 被襲後最好原地趴下

“秋季是馬蜂最活躍的時期。”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告訴記者,因為馬蜂是春季築巢繁殖,秋季種群數量達到高峰,從幾百隻到上千隻不等。同時,秋季昆蟲較多,以肉為食的馬蜂食物充足,捕食活動頻繁,密度高。

馬蜂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傷人呢?

趙力說,馬蜂領域性極強、攻擊性極強,但也並不會主動傷人,除非人類進入其警戒範圍。

“如果發現身邊有馬蜂繞著飛,就一定要警惕了。”趙力說,這是馬蜂在“偵查”,此時如果人拍打或突然活動劇烈,馬蜂就會認為活動目標具有攻擊性,向蜂群發出資訊激素進行防衛。

其次,部分氣味濃烈的化妝品成分可能與馬蜂資訊激素相符,也會激怒蜂群。此外,馬蜂較“偏愛”喝酒的人。“馬蜂會吃成熟的水果,發酵的氣味與酒味相同,會被當成食物。”趙力說。

▲馬蜂 圖據網路

在野外,如果不慎進入馬蜂警戒圈,千萬要保持鎮靜,慢慢地移動出其範圍。如果馬蜂已經發起進攻的話,最好的措施是立即趴下,用衣物遮擋住頭部等裸露和重要部位。

“馬蜂一般會攻擊比較高的活動物體。”趙力說,如果帶有手絹等,可以在空中揮舞多次,然後盡可能扔向遠處,吸引馬蜂轉移目標,人就可以慢慢脫離蜂群位置。

對於蜜蜂傷人,趙力說,馬蜂的毒性比蜜蜂更強,一般來說,50只馬蜂蜇人其毒素就可能致人死亡,而被蜜蜂蜇而致命,大概需要500只左右。“馬蜂的透明質酸酶等弱鹼性毒液進入血液迴圈,類似於眼鏡蛇的毒素。”

在戶外的時候千萬注意!

覺得實用請點Z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