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滬津鄂三地自貿區採訪:百余項制度創新成果獲推廣

在自貿區 企業感受開放的脈動(好政策, 讓生活更美好)

2014年10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審議《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進展和可複製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意見》。 此後, 關於自貿區建設的多項政策檔出臺, 自貿試驗區總結的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 如今, 1+3+7自貿區格局形成, 各類企業在貿易投資、營商環境等方面感受著怎樣的變化?近日, 本報記者前往上海、天津、湖北三地自貿區採訪。

——編 者

上海

完善金融業營商環境

記者:上海是重要國際金融城市, 自貿區推出多項試點舉措,

為金融業營造了怎樣的營商環境?

交銀租賃自貿區專業子公司副總經理李玲:2014年10月, 我們的航空航運金融租賃業務正式開張。

如今, 公司加快發展自貿區內飛機、船舶租賃業務, 更利用自貿區平臺在境內外設立SPV(特殊目的載體)公司, 拓展全球業務。 自貿區成立後每年的新增租賃業務投放, 遠超自貿區成立前通過上海綜保區的業務量。

浦發行上海分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朱承備: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是最受企業歡迎的業務之一。

我們是人行首批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試點銀行, 2013年底向企業推薦跨向資金池, 服務跨國企業的跨境資金管理。 這既服務了本地客戶和新興互聯網企業, 還吸引了異地公司和知名外資企業在上海設立資金平臺。

天津

推展“單一視窗”做法

記者:今年2月, 原先在國地稅分別辦理的192個事項, 天津自貿區商務片區實現統一受理, 在全國自貿區中尚屬首例。 一線服務時, 群眾有什麼反響?

窗口稅務專員劉津辰:不少來辦稅的人說, 以前來回跑兩三天, 現在十幾分鐘就能在稅務綜合一窗搞定, 大大節省成本。

在這裡, 稅務辦事視窗有一名受理人員、一台裝有國地稅兩個系統的電腦。 企業在單一視窗就可以辦理所有涉稅事項, 一次排隊、一次諮詢、一次辦理。

窗口稅務專員趙傑:我們不同於全國其他地區, 行政審批“接辦分離”, 視窗辦事人員都是企業服務管家。 現在, 新操作服務規範出臺, 新系統上線,

避免了我們因為業務不熟影響企業信用, 還可以一次性全面完成企業應納稅種。

 湖北

學習借鑒轉變政府職能

記者:作為第三批自貿區, 湖北有何使命?武漢片區如何揚長補短?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綜保辦副主任戴希:國家賦予湖北自貿區的使命, 是有序承接產業轉移, 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起到引領示範作用。

武漢片區是湖北自貿區面積最大板塊和最成熟區域, 也是全國自貿區中單一面積最大的區域。 我們主要學習借鑒上海自貿區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等方面的經驗。 比如, 政務服務改革方面, 將互為前置的規劃、環保、水務、園林等串聯審批,

改為容缺受理的並聯審批。 4月1日掛牌以來, 投資專案審批時間縮短1/3以上, 收件一次性通過率由不足30%提高到98%以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