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競賽選拔、宣傳感召——技能明星受時代熱捧

“民間和媒體對聶鳳的盛讚, 反映出普羅大眾對技能人才和工匠精神有了更多認同和尊重。 ”

斬獲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美髮項目金牌的聶鳳, 最近成了令人豔羨的對象——她不僅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還成為中國國家集訓隊教練之一。 對於聶鳳在中國的走紅, 新加坡《聯合早報》這樣分析道。

工匠競湧, 源自沃土滋養。

長期以來, “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根深蒂固, 重學歷輕能力、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普遍存在, 導致技能人才隊伍底子薄、基礎差。 5年來, 著眼于破解這些難題, 各級人社部門廣泛開展各類技能競賽,

大力做好宣傳工作, 崇尚技藝的社會風尚蔚然一新。

人們看到, 蓬勃開展的技能大賽, 為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了圓夢的舞臺——

人社部共組團參加了3屆世界技能大賽, 累計取得5金、8銀、7銅和29個優勝獎的優異成績, 中國技能人才開始走向世界舞臺。 同時, 我國宣佈申辦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 並決定上海作為承辦城市。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非常高的技能水準。 ”世界技能組織主席西蒙·巴特利說, 中國積極參與世賽競技和申辦活動, 將有利於向世界展示中國歷史長河中的先進技能, 這對於中國選手和其他各國的參賽選手都是一種激勵。

人們看到, 如火如荼的宣傳, 催動工匠精神在落地生根——

2015年“五一”期間,

中央電視臺推出系列報導《大國工匠》, 講述了8位頂級技工匠心築夢的故事, 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近年來, 圍繞職業教育活動周、世界青年技能日、世界技能大賽參賽申辦, 各級人社部門積極開展宣傳活動, 《大國工匠》、《中國大能手》等成為耳熟能詳的品牌。

有網友評論說:“我剛參加工作, 幹的就是鉗工, 看了《大國工匠》, 信心有了, 覺得現在雖然很累, 但值得, 希望以後可以大有作為。 ”

大國重技, 智造未來。

一汽集團的王洪軍, 能在十幾分鐘內修復毀損車輛的鈑金, 不留痕跡;中石化的代旭升, 採油絕技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過億元;平高集團的張全民, 憑著數控機床的高超車工技藝, 使產品合格率達到99.9%……不斷壯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在改革發展洪流中各盡所能、大顯身手, 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推力。

回眸歷史, 中國不僅有《考工記》、《天工開物》這般科技著作, 亦出過許多的知名匠人, 自古至今工匠精神血脈綿綿不絕。

展望未來, 中國經濟加速轉型, 在邁向復興的偉大征程中, 需要集結更多高技能人才貢獻力量。

使命依舊在肩, 更待劈波前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